截至7月27日,全國已有23個省份公布了2025年養老金調整方案,由此,23省份定額調整標準排行也出爐了,來看看23省份定額調整標準一覽表,哪里更高呢?有什么特點和趨勢呢?
23省份養老金定額調整標準一覽表
從7月24日首批5個省份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山東、天津、北京、上海、新疆),到7月25日17個省份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再到7月26日甘肅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至此,23個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已經全部出爐。
思之想之匯總排序列了以下23省份養老金定額調整標準一覽表:
2025年養老金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式進行,定額調整是第1步,是每個省份的退休人員,不管是誰都統一增加一樣的金額,這體現的是公平。
定額調整標準哪里更高呢?
從23省份養老金定額調整標準一覽表來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上海、西藏和青海。
其中,上海以50元的定額調整標準暫時排名全國第一,31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全部公布之后,預計還是上海第一,因為去年上海就是第1名,剩余的8個省份很難超過上海。
西藏以49元的定額調整標準排名第二,僅僅比上海少了一塊錢,上海和西藏可以說是養老金調整的雙雄,因為定額調整標準在全國范圍遙遙領先,上海市定額調整50元俱樂部的唯一成員,而西藏則是目前40元俱樂部的唯一成員。
而排名第三的青海,定額調整標準是39元,比前兩名要少了不少,所以可以說上海和西藏是斷層式的領先。
再來看排行的另一端,北京是18塊錢暫時排在末位,但這只是表面現象,雖然北京的定額調整標準目前是最低的,但是北京的2025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可是最受好評的一個,因為北京工齡單價1.8元是很高的,而且養老金掛鉤調整既體現了提低控高,也體現了多繳多得,而且65歲就能夠多漲養老金,總之是良心的方案。
定額調整標準體現哪些趨勢?
在定額調整標準的排名前5名中,除了上海之外,其他省份都是西部的省份,這也充分說明了一個趨勢,這就是養老金的調整向艱苦邊遠地區傾斜。
另外,定額調整標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趨勢,跟去年相比,定額調整標準普遍下調了。
在這23個省份當中,只有江蘇和浙江的定額調整標準跟去年是持平的,沒有下調,其他省份定額調整標準都紛紛下調了,下調的金額是不盡一致的,但下調是一個大趨勢。
這也是必然的,因為2025年的養老金漲幅是2%,比去年的3%是下調的,今年為了體現更多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傾斜調整的比重是在提升的,相應的定額調整標準和掛鉤調整標準是普遍下調的,畢竟總盤子就這么大。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還有8個省份沒有公布具體的養老金調整細則,所以目前的這個排序還不是最終版的,等8個省份公布之后,也就是31個省份全部出齊之后,還會總結一個31省份的養老金定額調整排行榜,到時分享給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