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清晨的菜市場上,一籃籃鵝蛋悄然成為了許多家庭的新寵。普通禽蛋里普普通通的鵝蛋,因為其獨特的營養和實用吃法,受到了食客和健康達人們的大力追捧。一些本地養殖戶坦言,鵝蛋熱銷的背后,是人們對心臟和視力保護的關注逐漸升溫。
捧在掌心的鵝蛋,粗糙厚實的蛋殼,白凈中透著一股鄉村氣息。不要小瞧了它,鵝蛋的分量和營養都不是雞蛋所能比擬。一只鵝蛋下肚,抵得上三只雞蛋里頭的好!每100克鵝蛋蛋白質含量將近13克,比雞蛋高出約五分之一,而且其氨基酸結構跟人體的需求更為接近,吸收利用都更充分。
不少人可能將鵝蛋與“厚重”“腥氣”劃上等號,但了解過后才知道,那隱藏其中的寶貴成分卻是護眼、護心的利器。長期對著電腦的人,或是經常熬夜刷手機的年輕人,備受眼疲勞困擾。鵝蛋里含量相當可觀的葉黃素與玉米黃質,讓它儼然成了“天然藍光防護鏡”。而鵝蛋富含的卵磷脂,被證實對調節血脂、提升血管彈性非常關鍵,也難怪那些泡在健身房的阿姨大叔,每天一個鵝蛋堅持數月,覺得渾身筋骨都暢快不少。
如何挑到新鮮的鵝蛋是個小門道。表面細小毛孔清晰,搖起來沒有晃動聲,這兩點最管用。剛買回的鵝蛋靠在桌上靜置兩天,等它蛋白松弛后再下鍋,做出來的口感能柔滑幾個級別。水煮鵝蛋,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冷水下鍋,燒開后小火八分鐘,蛋白Q彈,蛋黃噗呲粉糯。「鵝蛋羹」則征服了南北吃貨,打蛋加溫水攪勻,上鍋蒸十分鐘,蛋羹細膩如布丁,老人孩子都夸贊消化好。
烹飪鵝蛋也有不少巧思。炒的時候加入青椒、木耳,或者融入提前焯好的香椿碎,鵝蛋原本的濃厚被蔬菜的新鮮氣息平衡,幾乎沒有腥味。有人擔心鵝蛋味道重,其實只要加點料酒、白胡椒粉,靜置片刻再炒,腥味自然煙消云散。高溫快炒還能讓蛋白鎖鮮,卻不覺油膩。
鵝蛋好處雖多,終歸是高脂蛋白的食物,大人每天一顆足夠,老人、小孩隔天試試,既能保證攝取營養,又不會讓身體負擔過重。有意思的是,鵝蛋的最佳賞味期其實現正在春末到初秋,每年這個時候的鵝蛋最為新鮮、滋味也最為醇厚。但很少有人把鵝蛋和豪奢聯系在一起,它始終以扎實的品質和實惠的價格,守護著尋常百姓家的飲食安全感。鵝蛋,不只是菜場的低調寵兒,更是我們廚房里最容易被忽略的健康衛士。夏天的早餐或者午餐,把握住這一口,不單純是表面的美味,更是一份滋養身心的輕松儀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