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區作為沈陽都市圈北向發展的重要支點,正以"產城共融"的智慧實踐重塑城市格局。本期《棟察·新知》對話沈北新區房產局局長楊雪林,解碼回暖背后的發展邏輯,探訪好房子標準下的品質進階之路。
市場發出信號
李棟:作為沈陽北部的置業熱點,沈北樓市2025年的發展態勢備受關注。您如何評價當前市場表現?
楊雪林:2025年的沈北新區房地產市場,在諸多積極因素的協同作用下,已然展現出穩健向好的發展態勢。經過對市場數據的深入分析和對行業動態的持續跟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沈北樓市已經走出了此前的低谷,成功止跌回穩,并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
從關鍵指標來看,我區房地產銷售一直穩居全市前三,2025年以來沈北新區新建商品房備案均價有小幅提升,為正增長,穩住了價格底線,市場活力顯著提升。按照目前區內剩余庫存,供需關系趨于平衡,這意味著市場消化庫存的速度加快,供需兩端進入良性互動階段。與此同時,新的開發建設意向和項目不斷涌現。2025年,沈北新區共有16家房地產企業有開發建設意向,新建項目8個,包括融創金地御景、明發等優質項目。續建項目8個,如中金樾府、中金壹號院等,為市場持續注入活力。
綜合這些關鍵指標與項目動態,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判斷,沈北新區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止跌回穩,并且正在朝著量價趨穩、品質驅動的新階段穩步邁進。未來,我們將繼續強化供需適配性,嚴控交付風險,推動好房子標準全域覆蓋,確保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為沈北新區的居民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居住選擇。
產城融合新范式
李棟:沈北新區如何將產業勢能轉化為樓市發展動力?
楊雪林:產業興盛是沈北新區的重要優勢,區內產業集聚效應顯著,涵蓋了先進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多個高端產業領域,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為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形成"產業鏈-人才鏈-住房鏈"的深度咬合。
以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為核心理念,沈北新區通過“政策+產業+生態”三重賦能,構建起人才引進、產業升級與房地產發展的良性循環。產業集聚帶來就業人口增長,人才的流入又為產業注入創新活力,推動產業升級,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則為人才提供安居之所,滿足他們的居住需求,三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共同推動沈北新區向著更加繁榮、更具活力的方向邁進。
品質革命進行時
李棟:面對"產品力時代",沈北新區的房企是否也在向高品質住房轉型?政府將如何引導房企提升產品力?
楊雪林:2025年沈陽樓市確實迎來了“產品力時代”,市場愈發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品質。從沈北新區的情況來看,區內房企已經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趨勢,并積極向高品質住房轉型。
從沈北新區2025年入市的新項目中金壹號院、榮信森林之境呈現,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轉型的決心和成果。中金壹號院新項目 3.1 米的層高,其產品設計理念與好房子新規不謀而合。
從政府層面而言,我們將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多種措施推動房企提升產品力。一方面,我們將加強對規劃和設計的引導,鼓勵房企引入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打造具有前瞻性的高品質住宅。同時,在建設過程中,強化質量監督和監管力度,確保房屋質量達到高標準。此外,我們還會通過政策扶持和激勵措施,鼓勵房企在科技應用、綠色節能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這些舉措,引導房企不斷提升產品力,促進沈北新區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讓沈北新區的居民能夠享受到更加優質、舒適的居住體驗。
改善型住區新標桿
李棟:哪些板塊最能代表沈北改善型住宅發展方向?
楊雪林:回顧沈北新區北上、東拓、西晉的發展趨勢,整個道義板塊多個方向的發展面貌已經呈現在大家面前,品牌房企、成熟配套、優越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等因素成就了沈北高品質居住的發展需求。
以道義板塊蒲河路沿線為例,其位于沈北新區的北部核心位置,交通網絡發達,緊鄰地鐵線路和多條城市主干道,無論是前往市區還是周邊區域都極為便捷。區域內商業配套豐富,大型購物中心、超市、餐飲娛樂場所一應俱全,這片區域內,匯置尚島可以說是沈北改善住宅的標桿項目之一,如今現房銷售備受歡迎。
另外道義板塊沈北路沿線區域,這里同樣展現出改善住宅板塊的高品質特質。沈北路作為沈北新區的重要交通干道,沿線交通便利,多條公交線路交織,地鐵站點也近在咫尺,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商業配套全面,購物消費十分便捷。教育資源豐富。板塊內的中金壹號院項目,更是目前沈北樓市改善住宅的佼佼者。
沈北新區通過"產業筑基、品質鑄魂、生態塑形"的三重奏,正在譜寫"北國金廊"的時代新篇。正如楊雪林在采訪尾聲所言:"當住房回歸居住本質,城市才能綻放持久魅力。"這片涌動著創新基因的熱土,正以"產城人"深度融合的實踐,為東北振興提供著鮮活的城市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