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站在瀑布跟前,聽著水砸下來的轟隆聲,總忍不住想,這水就這么一直流,難道真的用不完?其實啊,瀑布能一直嘩嘩淌,可不是什么魔法,是地球自己攢了一套流水系統(tǒng),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撐到現(xiàn)在。
先說水是從哪兒來的。山里下雨、下雪,高海拔的冰川慢慢化了,這些水不會閑著,要么順著地面匯成小溪,要么往地下鉆,順著石頭縫慢慢淌。黃果樹瀑布的水,追根溯源就是長江源頭的冰川融水,一路匯合了無數(shù)支流才攢出那么大流量。還有些地方像個大海綿,土壤、巖石里藏著水,旱季的時候慢慢往外滲,就像給瀑布備了個應急水箱,不至于一下子斷流。
地球還有個厲害的本事,能讓水循環(huán)起來。太陽把江河湖海的水曬成水汽,飄到天上變成云,下雨下雪又落回地面,順著河流往低處走,最后再流回大海。就這么一圈圈轉,全球每年有50萬立方千米的水在參與這個循環(huán),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差不多等于把海水從頭到尾過濾了40遍。加上重力總在干活,水天生喜歡從高往低跑,遇到懸崖、陡坡這些有落差的地方,自然就成了瀑布,而重力會一直把上游的水拉過來,讓瀑布斷不了線。
光有水還不夠,石頭也得搭把手。有些地方的石頭脾氣不一樣,有的硬邦邦像塊鐵板,有的軟乎乎經(jīng)不起沖。比如硬巖石旁邊是軟巖石,河水天天沖,軟的那邊很快被磨出個坎,硬的那邊懸在上面,水一沖就只能往下跳,瀑布就這么形成了。地殼運動也幫了忙,地下的斷層、裂縫像天然的水管,總能把水引到瀑布頂端。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更有意思,能存住水,旱季慢慢放,讓瀑布的水不至于時大時小太夸張。
不過瀑布也不是永遠不變的。水流天天沖,底下的石頭會被磨掉,瀑布的位置其實在慢慢往后退,有的一年退幾厘米,有的能退好幾米。維多利亞瀑布就有人測算過,照這速度,50萬年后可能就見不著了。人類的活動也會影響它,修水庫截了水,或者抽太多地下水,都可能讓瀑布瘦下來,甚至斷流。
說到底,瀑布能一直流,是水源補給、水循環(huán)、地質構造在互相配合,像一場精密的平衡游戲。但這平衡也很脆弱,自然的變化、人類的舉動,都可能讓這場游戲慢慢變樣。
你有沒有見過特別壯觀的瀑布?當時有沒有想過它背后這些事兒?來評論區(qū)聊聊,說不定能發(fā)現(xiàn)更多關于瀑布的小秘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