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歐盟局勢逆天巨變!馮德萊恩干得漂亮
日前,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抵達北京,出席第二十五次中國 — 歐盟領導人會晤。
長期以來,歐盟一直將“戰略自主”掛在嘴邊。從理論上講,“戰略自主”意味著歐盟能夠獨立地界定自身的價值觀和利益,并據此自主地采取行動。然而,在現實政治中,歐盟的表現卻常常差強人意。一個典型的現象是,在確定其對中國的立場之前,歐盟往往需要等待華盛頓的首肯。這種行為模式,無疑嚴重削弱了歐盟的自主性。在國際事務中,歐盟若總是跟在美國身后亦步亦趨,又何談 “戰略自主”?這就好比一個人,明明想獨立行走,卻始終緊緊抓住別人的衣角,如何能走出屬于自己的步伐?
回顧過去,當歐盟一味跟隨美國做事時,可謂是 “賠了夫人又折兵”。在經濟上,歐盟多次被美國收割。例如,美國通過一系列金融操作和貿易政策,讓歐盟的經濟利益受損。美國的一些金融機構在歐洲市場興風作浪,擾亂歐洲金融秩序,從中謀取巨額利潤。在貿易方面,美國對歐盟也毫不手軟,一視同仁地加征關稅,使得歐盟的出口產業面臨巨大壓力。汽車產業一直是歐盟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國提高汽車進口關稅后,歐盟汽車出口量大幅下滑,許多汽車企業利潤銳減,甚至不得不裁員減產。
而在地緣政治上,歐盟的處境也十分尷尬。如今,歐盟面臨著與烏克蘭類似的境遇,被美俄視為地緣政治博弈中的一枚棋子,如同被放在餐桌上的一盤菜,命運不由自己掌控。在俄烏沖突中,歐盟在美國的裹挾下,對俄羅斯實施了多輪制裁。然而,這些制裁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讓歐盟自身深受其害。歐洲能源價格飆升,許多依賴能源的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企業甚至不得不停產或轉移到其他地區。德國的化工產業就深受其害,大量化工企業因能源成本過高而陷入困境,許多工廠被迫減產甚至關閉,導致大量工人失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與美國截然不同的態度。中國一直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歐盟合作,拉歐盟一把,讓歐盟從可能被宰割的 “盤中餐” 變成備受尊重的 “座上賓”。中歐之間的合作歷史悠久且成果豐碩。在貿易領域,中歐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歐盟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在汽車、機械、電子等多個領域的貿易往來頻繁,為雙方企業和消費者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從歐盟進口了大量的高端機械設備和先進技術,推動了國內產業的升級改造;歐盟則從中國進口了豐富多樣的物美價廉的商品,滿足了歐洲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在投資方面,中歐雙向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投資涉及多個領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歐洲企業也在中國市場不斷拓展業務,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02 美俄心態徹底崩了
此次第二十五次中國 — 歐盟領導人會晤,無疑為歐盟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自身戰略定位的絕佳機會。歐盟不應僅僅基于現實的壓力才向中國低頭,而應深刻思考與中國合作對于實現其 “戰略自主” 的重大意義。如果歐盟能夠摒棄偏見,真正從自身利益出發,與中國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那么歐盟有望在國際舞臺上獲得更大的戰略空間,實現真正的 “戰略自主”。
要知道,歐盟可是差點就被美俄所瓜分,如果不是這個時候棄暗投明,否則后果歐盟應該聽清楚的,不然也不會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反敗為勝,讓美俄快到手的鴨子飛了。
03 結語
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一直秉持著公平、公正、合作共贏的原則,但中國也是有原則和底線的,對于歐盟一貫以來反復無常,我們也是看在嚴厲的,希望歐盟好好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不要玩火自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