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夕法尼亞大學宣布:
從2025-2026申請季起,全面取消本科申請中的“可選校友對話(Optional Alumni Conversations)”。
校友面試這一延續數十年的傳統環節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與此同時,賓大將啟動一項新的校友志愿者計劃,重心從“招生季的短期交流”轉向“錄取后的長期支持”,包括歡迎新生、學術指導、職業規劃等,貫穿學生的本科學習階段。
來源:留學雜志
副教務長兼本科招生主任惠特尼·索爾(Whitney Soule)與校友關系高級副校長胡普斯·溫普勒(Hoopes Wampler)在公告中寫道,取代“招生季簡短交流”的,是一項“全年持續開展的志愿服務體驗,旨在支持學生在賓大各階段的發展”。
這項變動是對PAAP的最新調整。PAAP本是一個旨在促進賓大校友與新生建立聯系的項目。索爾與溫普勒將新版PAAP描述為一個“全面、覆蓋全校的導師計劃”,提供諸如祝賀和歡迎錄取學生的機會。
他們表示,這一變化是響應當前校友大使的反饋,包括他們希望“將寶貴時間用于更有意義和更具回報性的工作”。兩人指出,大學近年來申請人數創下新高,促使學校需要重新分配校友的“專業能力”,以帶來“持久的影響”。
賓大招生事務副院長兼戰略傳播主管保羅·理查茲(Paul Richards)在致《賓大每日報》(The Daily Pennsylvanian)的一份書面聲明中稱,新模式是“賓大招生辦公室與校友關系部門之間長期、穩固合作關系的延續與進化”。
這一招生流程更新的全部細節將于8月1日對外公布,屆時賓大本科申請系統將正式上線。“申請者將看到我們不再將校友對話列為可選的申請要求之一,”理查茲寫道。
在上一輪招生中,賓大共收到72,544份本科申請,是學校歷史上最具競爭力的一年。
相比之下,PAAP成立時的2012年,僅收到約31,000份申請,增長顯著。
根據該公告中附帶的FAQ網頁,申請數量的迅速增長與審核時間的壓縮,使得以公平及時的方式維持一對一對話變得愈發困難。
根據新設計的項目,傳統的一對一校友對話將被全年貫穿的歡迎、指導和支持新生與在校生的舉措所取代。“從被錄取學生決定入讀賓大的那一刻起,您將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并引導他們在學術、課外和職業探索中的發展,”索爾與溫普勒寫道。
理查茲補充道:“校友志愿者將能專注于與錄取和在校學生建立有意義且持久的聯系,而非與可能最終并未入學的申請者進行簡短交流。”
公告還附上了一份意向表格,供校友填寫參與意愿與導師目標,以協助規劃項目方向。根據表格內容,新模式還將為校友間的互相指導提供機會。
這一決定是在賓大招生辦公室于2023-24申請周期將校友面試轉為非評估性對話之后做出的。目前,賓大招生官網仍將校友對話描述為“學生向一位有親身經歷的人了解賓大的機會”。
賓大董事會主席拉馬南·拉加文德蘭(Ramanan Raghavendran)也在消息中表達了他對“推動校友關系新舉措試點”的支持。他本人已在PAAP項目中服務了16年。
“對我而言,這一變革的核心,是激發我們35萬名校友的參與,他們每個人都擁有寶貴的經驗和知識——這是極少數大學才能擁有的資源,”拉加文德蘭補充說,“所有的旅程,都始于第一步。”
表面看,這是一次面試制度的調整;但背后,其實反映出賓大對本科招生理念的一次系統性重構。
過去,參與校友面試被視為一種“示好”學校的方式,也就是美本招生中常說的“demonstrated interest”,向招生官展示你真的很喜歡這所學校。但在申請者人數不斷膨脹的今天,這種象征性互動的邊際價值正在下降。
賓大的決定傳達出一個清晰的信號:我們更看重申請者是否真正了解我們、適合我們,而不是是否參加過一次形式化的會談。
更重要的是,賓大此舉也是一種資源重心的調整。從“用校友協助挑人”,轉向“用校友陪伴成長”。
這背后是頂尖大學對自身使命的重新理解:不僅要選拔出最優秀的申請者,更要確保被錄取的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獲得持續支持、實現長期發展。
這意味著,未來的招生關注點,可能不再是“誰最會包裝自己”,而是“誰最能證明自己與這所學校真正匹配”。
取消面試,對于那些善于溝通、有故事可講的學生而言,少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但這也迫使申請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申請材料本身。
當面試不再存在,申請文書的地位水漲船高,特別是“Why School”或“Why Major”類補充文書,不再是簡單表達“我喜歡你”,而是要有理有據地說明:“我了解你、我適合你,我也知道如何利用你的資源”。
活動列表和“附加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欄成為可以靈活使用的空間。那些原本可能在面試中談及的興趣點、成長經歷、個人特質,完全可以通過這些渠道展現出來。
沒有校友面試,并不代表不能表達興趣。你還是可以利用學校官網、招生視頻、學術資料,參與線上講座、線下宣講等活動,展現主動性和對學校文化的理解。
賓大取消校友面試,不是對學生表達機會的“封口”,而是對整個招生流程的一次重構。對于有準備的申請者來說,這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我們不能再依賴一場對話打動學校,而要靠一整套更扎實、更深入的材料證明自己。
01
如何獲取學校信息
瀏覽官網和招生博客:深入研究賓大的課程設置、學院風格、校園資源等。
觀看招生視頻與錄取官 Q&A:賓大經常發布官方講座、信息會視頻,內容涵蓋申請策略、校園文化等。
利用社交平臺:在 YouTube、Reddit、Quora 或 LinkedIn 上尋找賓大學生的分享。
加入申請者群體或論壇:如 College Confidential、ZeeMee、ApplyWave 等。
02
用文書展現對賓大的熱情
由于無法借助校友對話展示興趣,文書(尤其是 Why Penn)需要更有針對性和深度:
明確具體的課程、項目、教授、社團或校園文化與你的背景或目標如何匹配。
結合你所在國家或文化背景,寫出你將如何獨特地為賓大社區做出貢獻。
03
保持其他形式的聯系
雖無校友對話,但仍可通過以下方式接觸賓大:
●參加賓大在本地或線上舉辦的招生說明會、學校展會等。
●給賓大招生辦公室寫信提問(內容要具體、有誠意,不問官網已有信息)。
●若認識賓大在讀學生或校友,可私下請教經驗,但不必“模擬面試”。
04
可以提交第三方面試InitialView
An InitialView interview is not required, but you are welcome to submit one. Because there is an associated cost, fee waivers are available from InitialView for students for whom it would be prohibitively expensive.Applicants can submit the InitialView interview as supplemental information.The interview is not a replacement for any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ing requirements.
中文翻譯:
InitialView 面試不是必需的,但歡迎你提交。如果該服務費用對你來說負擔較重,InitialView 提供費用減免。申請人可以將 InitialView 面試作為補充材料提交。請注意,這一面試不能替代任何英語語言能力測試的要求。
來源:留學雜志綜合自 The Daily Pennsylvanian、留學字典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伙伴反饋收不到更新,這里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