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27日訊(通訊員 徐靜碧 劉春 記者 姜天圣)2025年7月,一封來自復旦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書,悄然抵達鎮江。收件人潘成宇,這位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鎮江分院)2019屆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用十一年的光陰完成了一場從職校生到頂尖學府博士生的非凡旅程。
錄取通知書
這條路上沒有驚天逆轉的劇本,有的是一位平凡青年以選擇為筆、以堅持為墨,在歲月里一筆一畫寫就的精彩答卷。
2014年,當潘成宇初入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時,他不過是班級中不起眼的一員。班主任蔡雪老師記得這位“從未拿過第一”的學生,他的名字很少閃耀在領獎臺的聚光燈下。然而,在蔡老師如春風化雨般的言傳身教中——從探討學習本質的懇切交流,到備考“專轉本”時耐心細致的答疑解惑——一顆向上生長的種子,悄然埋入少年心中。
那些平凡日子里的引導,讓潘成宇第一次清晰觸摸到了“向上”的切實可能。
2018年9月,這顆種子破土而出,催動他踏上“專轉本”的備考征途。每日雷打不動的認真復習,最終在2019年春天結出碩果——他成功考入三江學院機械專業。
潘成宇
當疫情將課堂搬上網絡,潘成宇并未止步于本科的門檻。他敏銳意識到“本科學歷不是終點”,毅然投入長達八個月的考研攻堅戰。2021年,江蘇科技大學材料專業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成為他堅持路上的厚重里程碑。
從機械到材料,潘成宇直面跨專業的陡峭山壁。研一扎實的基礎學習,為他埋下了攀登學術高峰的種子。研二、研三實驗室里長明的燈火,見證了他完成課題設計、撰寫并發表數篇SCI論文的奮斗軌跡。青春的汗水無聲浸潤著科研的沃土。
考博之路并非坦途,因科研成果尚顯單薄,他曾被心儀的院校拒之門外。對潘成宇而言,失敗絕非停滯不前,而是沉淀與再出發的契機。
在那一年的沉潛時光里,他梳理成果、潛心研究、繼續發表論文,默默積聚力量。當2025年復旦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書驚喜降臨,不僅為這段十一年的曲折攀登畫上圓滿句號,更為他開啟了求知路上的嶄新篇章。
潘成宇的故事里沒有傳奇般的一步登天,卻有著平凡土壤中倔強生長的強大力量。從職校生到名校博士,他用十一年光陰證明:優秀從不拘泥于一種形態——那些在平凡起點上勇敢選擇方向的定力,在挫折低谷中依然緊握初心的韌性,才是青春最為動人的光芒。
他的足跡無聲印證:人生道路的寬度,終究由堅持的深度與選擇的勇氣共同丈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