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合并了萊蕪,也沒有改變局面。那山東省會為何是濟南,而不是青島?
【山東】
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面積約15.81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十九位。山東半島突出于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海岸線長約3345千米。
山東地勢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有兩片山地,中南部為魯中南山地丘陵(齊魯丘陵),包括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尼山等,東部和東南部為膠東丘陵,包括昆崳山、牙山、艾山、大澤山、嶗山、五蓮山等。山東最高峰是泰山玉皇頂,海拔約1532.7米。
山東省有幾處平原,黃河西北方為華北平原的海河平原,黃河以南泰山以西為華北平原魯西平原,泰山-魯山以北漳衛河-漳衛新河以南為魯北平原,齊魯丘陵與膠東丘陵之間的膠萊河流域是膠萊平原。
黃河從西往東繞過泰山,橫貫山東省,經過9個地級市,在東營市墾利區入海。
從歷史文化來看,山東半島最具影響力的是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和魯國,存在時間約八百年。齊國魯國隔著泰山和魯山,山東半島長期受齊魯文化影響,山東省的簡稱就是魯。齊國定都臨淄(今淄博市臨淄區),魯國定都曲阜(山東濟寧曲阜),如今這兩個地方都不是省會,濟南才是。
【濟南】
濟南位于山東省的中部,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齊魯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面積10244.45平方千米。
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黃河,依山背水,地勢險要,呈南高北低,最高峰為云梯山,海拔976米。
濟南是山東省會,是副省級城市。濟南常住人口為681萬(2010年)、920萬(2020年),952萬(2024年)。
上古時期,舜帝曾漁于雷澤,躬耕于歷山(濟南市區南部的千佛山)。商周時代,濟南為古譚國地,春秋戰國屬齊國,稱濼、鞍、歷下等。
濟南之名來源于西漢時的濟南郡,“濟”指濟水,濟南意為濟水之南。黃河經過多次改道,西漢濟水所在,現在是黃河,如今濟南位于黃河以南。
楚漢時期,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項羽三年、漢王劉邦三年、齊王田廣二年)十月,漢國大將軍韓信聞使臣酈食其與齊王結盟,立即率領左丞相曹參、御史大夫灌嬰等諸將,統領六萬大軍,從趙國渡過平原津,向齊國歷城進發。
漢軍擊殺齊軍大將田解,俘虜車騎將軍華無傷,拉開了滅亡齊國的序幕。古人云只要山東有難,歷城(濟南)首當戰守之要沖,也就是說濟南作為山東的要塞存在,而非中心城市。
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濟南府成為山東省會,直到今天,有600多年了。
朱棣遷都北京以后,濟南的地位更加穩固。濟南距離京杭大運河比較近,位于京師和江南中間位置,可以就近守護京師的錢糧漕運通道。
【青島】
青島位于山東省東南部,地處山東半島南部、膠州灣東岸,東、南瀕臨黃海,面積約1.13萬平方千米。
青島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勢陡峻,嶗頂(巨峰)海拔1132.7米,是青島最高峰。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鐵橛山(海拔595.1米)等組成的膠南山群。
大沽河源于大澤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經青島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城陽,注入膠州灣,干流長約180千米。
青島是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青島常住人口約 872萬(2010年)、1007萬(2020年)、1044萬(2024年),持續增長。
青島是個年輕的城市,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逼清朝簽下《膠澳租借條約》,租借膠州灣沿岸,即膠澳。
膠州灣古稱膠澳,是個半封閉海灣,近似喇叭形。
膠州灣東西寬約25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面積約353.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米,最大水深64米。膠州灣口稱為淮子口,約3千米寬。
膠州灣是中國北方難得的不凍深水良港,青島港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海上運輸樞紐,港口吞吐量躋身全球前十位。
膠州灣跨海大橋,又稱青島海灣大橋,連接起青島市區、黃島、紅島和膠州四地。大橋東起青島主城區海爾路,西經紅島到黃島,長36.48千米,海上段長度約為25千米。
青島至黃島的路程縮短近30千米,比走環膠州灣高速節省20分鐘,一舉打破曾經青黃不接(青島與黃島不相連)的局面。
濟南與青島,一個做省會,一個做經濟中心,二者相輔相成,珠璧交輝,傳為美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