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丨玉晨
北京市水文總站7月27日0時30分升級發布洪水紅色預警;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市氣象局同日升級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懷柔區、密云區、延慶區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確保城市平穩運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刻不容緩。
7月20日起,北京市正式進入主汛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下八上”時期,是一年中降雨最多、最集中且強度最強的時期,也是防汛防洪的最關鍵時期。據預測,今年汛期北京將呈現降水總量偏多、氣溫偏高、高溫日數偏多的特點。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出現階段性極端強降雨概率較高,西南部山區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較高。
這兩天的實際情況印證了這一預測。7月26日的強降雨已導致密云區47個村斷電,163個通訊基站信號中斷。延慶區珍珠泉鄉13個行政村出現斷電,懷柔、密云、延慶多條國省干線出現邊坡滑塌、路基橋涵水毀等險情,部分路段交通中斷。北京密云潮白河支流白河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北京密云水庫出現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
汛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戰場。截至 7月27日,密云全區共轉移18個鎮149個村1452戶3065人,密云區消防救援支隊的五支突擊隊,正分別向馮家峪鎮寶峪嶺、石城鎮捧河灣、不老屯鎮石峪、西駝古、香水峪方向突進。另有區級隊伍10余支1220人,市級隊伍支援252人參與搶險救援,所有村莊均已取得聯系。針對延慶區珍珠泉鄉桃條溝村轉移安置群眾的后續安全問題,當地正組織力量全力進行再次轉移。供電部門兩支搶修隊伍正利用無人機開展受損線路巡視,待條件允許后即開展復電搶修和應急供電保障。針對落石塌方等路段,搶險人員和搶險設備已開展現場清理,目前正在推進中。
安全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防汛工作,特別是應對好“七下八上”主汛期,事關城市平穩運行,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容有任何閃失。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暴雨洪澇突發性、極端性、反常性越來越明顯,突破歷史紀錄、顛覆傳統認知的洪澇災害頻繁發生。就北京而言,2023年,臺風“杜蘇芮”北上深入內陸,導致京津冀地區遭遇連續5天極端強降雨,北京門頭溝清水鎮累計點雨量接近常年全年降雨量的2倍。2024年,北京仍然經歷了局地極端強降水、雷暴大風等高影響天氣的考驗。在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中,北京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洪水調度能力、山洪災害防御能力、積水內澇防御能力、支撐保障能力均得到進一步提升。時刻繃緊安全度汛這根弦,讓北京在一次次極端天氣考驗面前從容應對。
從嚴狠抓落實,不容絲毫懈怠。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雨情、汛情發展瞬息萬變,防汛搶險就是一場與時間的極速賽跑。要突出重點,盯緊末梢,在“防”字上下足功夫,加強強降雨期間尤其是偏遠山區和夜間的監測預報預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必須落實到點到人,確保應轉盡轉、應轉早轉。遇有極端降雨時,下凹式橋涵和個別排水系統標準比較低的路段、地鐵、半地下室、地下車庫等地下空間仍存在防汛風險,防倒灌、應急疏散避險和應急搶險措施必須在第一時間到位。北京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9400余處,山洪溝道350多條,郊區旅游景點與山洪地質災害的隱患點重疊,暑期旅游旺季與汛期雨季重疊,戶外運動和旅游人員流動性大與山區通信盲區重疊,預警轉移難度不小,必須打足提前量,未雨綢繆。
對于公眾而言,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和汛情預警信息,學習并掌握有關汛期防災、抗災、避災的知識,做好防范和應急準備,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只要各級各部門主動上前,形成全市一盤棋防汛格局,每位市民積極參與,都做防汛明白人,大家擰成一股繩,就一定能安全度過今年的主汛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