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4日起,泰柬邊境沖突已持續四日,截至目前,雙方傷亡人數突破30,流離失所民眾超10萬。眼見局勢瀕臨失控,美國正式介入斡旋。
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真實社交"平臺發聲,稱美方已與泰柬兩國展開對話,并發出明確警告:若沖突持續,此前達成的貿易協議將作廢。這一"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迅速見效——泰柬兩國被迫同意啟動停火談判。泰國外交部對美方調停表達感謝,柬埔寨首相洪馬奈則更進一步,盛贊特朗普具備"化解多起國際沖突的豐富經驗"。
對泰柬而言,美國調停的分量遠超其他國家或組織——兩國經濟高度依賴美方的關稅優惠。以柬埔寨為例,若美方取消近期談妥的36%關稅,稅率將飆升至49%;泰國同樣面臨風險,已協商至20%左右的關稅可能重回36%。這意味著數月談判成果將付諸東流,兩國不得不謹慎權衡。
恰在特朗普介入之際,因"洪森電話門"事件接受調查的泰國總理佩通坦,再次召開新聞發布會。她直言,此次沖突與泰方近期加大打擊跨境電詐力度密切相關——其下令切斷柬方相關園區水電供應后,可能觸動了某些個人或家族利益,引發柬方強烈反彈。盡管沖突升級,佩通坦強調此舉保護了泰國民眾及他國公民免受詐騙之害,并無悔意。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此前與洪森的私下溝通,經歷"電話門"風波后的佩通坦,政治手段更顯成熟與直接。盡管未明確點名,但結合洪森助理東達拉、顧問付國安先后卷入涉詐案件的事實,此次沖突的根源已呼之欲出——除地緣矛盾外,更涉及洪森與他信兩大家族的私人利益糾葛。本可控制的邊境摩擦,因兩國內部政治分歧與利益沖突的疊加,最終升級為軍事對抗。對佩通坦而言,既然洪森通過"電話門"使其陷入被動,如今沖突已難收場,不妨公開部分內幕,以輿論壓力反制對方。
這場沖突的復雜演變,既暴露了地緣矛盾的頑固性,也折射出兩國高層利益交織的深層困境。隨著美國深度介入,后續走向仍充滿變數。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