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發布二季度財報,下滑趨勢雖未完全剎停,但相比一季度的史上最差季報,汽車業務已經從ICU暫時轉入普通病房。
雖說224.96億美元的當季營收創下了2012年以來同比最大降幅,但環比止跌回升16%,讓資本市場松了一口大氣。
汽車業務貢獻最大,貢獻收入166.61億美元,同比下滑16%,但勝在有上季度襯托,環比增長19%,各項細分指標都略超機構預期。
換句話說,特斯拉二季度的主旋律是“止住頹勢”。在汽車業務疲態盡顯,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未見起色的時候,小修小補的煥新Model Y,又幫特斯拉續了一口氣。
煥新Model Y救市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出史上最差季報:凈利潤暴跌71% ,汽車收入同比驟降20%,陷入實質虧損狀態。馬斯克緊急與白宮切割,結束了公司的無人駕駛狀態。
同期Model Y時隔五年迎來改款,放在燃油車時代也算慢的。特斯拉用“盡管對比”的海報開啟新款車型預定,但國內輿論毫不領情,主流觀點是“改了個寂寞”。
除了沒有沿用Model 3的屏幕換擋,見仁見智的簡潔內飾,幾乎沒有的舒適性配置,小動干戈的外觀微調,處處透露著一股歷史的厚重感。
但事實證明,平庸的Model Y改款在二季度成功挽救了特斯拉慘淡的汽車業務。
相比一季度,特斯拉二季度的汽車銷量從33.6萬輛提高到38.4萬輛,雖然絕對值增長不多,離巔峰期也相去甚遠,但由于新款Model Y上市定價更高,不僅帶動賣車收入提高,也讓毛利率奇跡回暖。
考慮到Model 3/Y承擔了特斯拉95%以上的銷量,Model Y蟬聯兩年全球銷冠,又是舉足輕重的走量功臣。因此,特斯拉汽車業務的表現,幾乎錨定于Model Y的市場表現。
一方面,新款Model Y漲價1萬多元(美國上調1000美元),帶動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從16.2%提高到17.2%,暫時止住了汽車毛利率不斷下滑的趨勢。
另一方面,特斯拉單車銷售均價從一季度的27.45萬元提高到29.39萬元,讓單車銷售均價也終于開始上行。
也就是說,雖然國內新車齊齊對標特斯拉的配置,普及彩電冰箱大沙發,廉頗老矣的靈魂拷問震耳欲聾。但事實證明,“改了個寂寞”的Model Y在消費市場依然頗具競爭力。
在中國市場,新版Model Y首周交付量迅速突破6000輛[1],上半年,Model Y穩坐SUV銷量榜首位置,同時繼續領跑25萬-35萬元價位的銷量榜單。
陳舊的產品矩陣雖然飽受爭議,但新版Model Y沒有辜負特斯拉所望,初戰告捷。除了預定量破紀錄但還在產能爬坡的小米YU7,已經六歲高齡的Model Y的確有些孤獨求敗。
因此。從公司經營來看,特斯拉對Model Y“小修小補”的策略,反而是個非常務實的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特斯拉選擇繼續壓榨Model Y的剩余價值,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是面向中國市場的特供車型長軸六座版Model Y。雖然具體細節尚未公布,但不出意外會是Model Y的簡單拉皮。
二是陳年大餅“Model 2/Q”最終定位為廉價版Model Y。在財報電話環節,馬斯克罕見當了一回老實人,透露平價車型將在四季度推出,而且“長得很像Model Y”。
可以推測,在頻繁跳票后,特斯拉選擇繼續魔改Model Y,填充廉價車型產品線。
FSD和Robotaxi業務初見落地端倪,機器人量產規劃不及預期,未來一段時間里,Model Y還得繼續一邊挨罵一邊養家。
務實的偷懶
2024年,特斯拉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還有6%,到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進一步縮水到了4.8%[2]。
對著Model Y縫縫補補,很大程度上源自Cybertruck的失利和Model 2/Q的長期難產。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皮卡市場,2024年美國最暢銷的前十大車型中,有四款皮卡車型,分別是GMC Sierra、Ram Pickup、雪佛蘭 Silverado、福特 F系列,合計銷量200萬輛出頭。
假設Cybertruck能切走10%到20%的銷量,也對應著20到40萬的交付量。作為對比,Model Y去年在美國的交付量是37萬輛。
在馬斯克的規劃中,Cybertruck很可能會在美國承接Model Y的走量任務。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Cybertruck初期手握百萬訂單,但最終轉化率只有大約2%,未能順利接棒。
特斯拉廉價車型的命運更加多舛。其最早現身是2020年電池日的一張海報,近百萬觀眾見證了畫餅仙人馬斯克的一套“連環餅”:量產4680電芯-降低電池價格-推出平價車型-達成2030年2000萬銷量目標。
電池日上獲批露臉的平價車型
按照設想,4680電芯配合CTC(Cell to Chassis)裝配工藝,加上一體壓鑄技術,新車型不僅能大幅減重,還能將成本砍掉一半。
結果消費者耐心苦等三年,只等來了一批又一批對標Model Y的“中國版Model 2”陸續上市。
Cybertruck陰溝翻船,Model 2/Q造不出來,讓特斯拉的汽車銷量結構中缺少了兩塊重要拼圖,只能讓Model 3/Y長期獨挑大梁。
但Model 3的定位本身并不大眾,如今Model Y獨木難支,因此特斯拉對Model Y的縫縫補補,意在長軸版Model Y和廉價版Model Y能彌補Cybertruck與Model 2/Q未能實現的銷量。
那么特斯拉的研發投入都投向了哪里?答案自然是人工智能。
雖然汽車業務一直在縫縫補補,但馬斯克對人工智能確實走了心。2024年,特斯拉資本支出超過100億美元,今年二季度,支出繼續保持向上姿態。
由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特斯拉自由現金流情況越發惡化,從去年三季度27.42億美元一路下滑至1.46億美元。
6月份,特斯拉再接再厲,宣布追加約80億美元資本開支,重點投資人工智能研發等領域。
厚此薄彼之下,廉價車型也要體諒馬總的難處,從最初計劃的單獨增設產線,變成了利用現有產線進行生產——這恐怕就是馬斯克口中“長得很像Model Y”的原因。
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不改本色,繼續畫出大餅兩張:
一是Robortaxi運營規模擴大10倍——每英里成本爭取降到0.3美元以下——明年下半年在美國部署超過100萬輛Robotaxi(實際上是2020年的目標)。
二是特斯拉將從“前自動駕駛時代”昂首邁入“后自動駕駛時代”,自己正在撰寫一份新的宏圖計劃(Master Plan),目前還沒寫完。
摩根士丹利第一時間潑上冷水一盆:Robotaxi大規模落地要到2028年左右,馬斯克口中“明年產生實質性貢獻”過于樂觀。而相比已經實際投入運營的Robotaxi業務,Optimus還是燒錢的無底洞。
所以,馬斯克的選擇看似偷懶,實則無可奈何:再苦一苦Model Y。
參考資料
[1] 探店特斯拉:煥新Model Y已獲20萬訂單,將努力引入Cybertruck,36氪
[2] 2025年6月份全國新能源市場深度分析報告,乘聯會
編輯:李墨天
責任編輯:徐珊珊
封面圖片來自ShotDec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