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選清北還是選港大?這個問題曾讓一眾學霸和家長們犯了難。一些人覺得高分去申請港大“虧了”且學費高昂,一些人覺得港大更國際化,多元和包容,QS排名17,對未來的留學生涯有更多幫助。
然而,最新的本科錄取數據估算,港大一點也不簡單,錄取率僅到5%!其錄取難度直逼“哈耶普斯麻”這些大藤!
曾經被視為“性價比升學捷徑”的港大,正以驚人的速度“藤校化”,留學圈熱議:港大為什么變得如此難進?它正在變成下一所亞洲藤校?
2.5萬人排隊,只為1400個錄取名額——這不是熱門演唱會搶票,學霸排長隊等錄取,而是2025年香港大學本科申請的真實場景。
5%,這是今年港大的錄取率。
什么概念?哈佛的錄取率是3.9%,耶魯是4.3%,普林斯頓是4.8%。換句話說,港大正站在藤校的門口,告訴申請者:“我已不再只是高性價比選擇,而是亞洲最難申請的學校之一。”
這并非一夜之間的變化。如果拉長時間線,港大的錄取難度變化更為顯著:
2015年,港大錄取率還在15%-17%;
2020年前后,維持在10%左右;
2024年,已經只有6%-7%;
2025年,這個數字再度跌破5%。
圖源:The Standard(2025 年本科申請報道)
從相對“寬松”到“稀缺”資源,港大用十年時間越來越“精英篩選”,在內地和國際高分學生眼中完成了從一所性價比名校到“亞洲藤校”的轉型。
那么,港大為什么變得如此難進?
在QS 2025世界大學排名中,港大躍升至第17位,位居亞洲前三。其商科、法學、醫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穩居全球前20–30,有些甚至高居亞洲第一。
圖源:topuniversities
圖源:香港大學官網
十年前,港大仍在QS榜單30–40位區間徘徊。通過近些年大幅增加科研經費、推動國際合作與校企共建實驗室,港大吸引了一批世界頂尖教授和科研項目,使其研究影響力顯著提升。
圖源:topuniversities(港大歷年QS榜單排名)
港大的信號很明確:我不僅是“港校一哥”,更要站到全球舞臺中心。
不僅如此,港大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也躋身世界前列。根據2024年QS全球就業競爭力排名,港大畢業生位列全球第10名,超過部分歐美老牌名校。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地理優勢,使得港大學生可以更早接觸到國際投行、四大會計事務所、跨國科技企業。對于畢業想進入高薪行業的學生而言,這無疑是“硬核”的跳板。
圖源:香港大學官網
“大灣區快速發展,使港大與騰訊、字節、華為等科技巨頭開展了聯合項目,形成了校企直通車。”
圖源:華為官網(香港大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對于內地高分考生來說,港大已經成為“清北+國際化平臺”的另一種替代。港大成為“另一條直達精英圈的通道”。
港大的入學標準既參考高考成績,也綜合考查標化考試(A-Level、IB、AP)和綜合素質,這讓擁有國際課程背景的學生獲得更多機會。
“如果高考夠不上清北,那就拼一把港大。”
這是近兩年家長群里常見的共識。
過去家長不惜砸錢沖美本,直至今日,美國政府仍持續收緊對華留學生政策,
2025年5月,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甚至撤銷了哈佛大學的SEVP認證,迫使學生尋找替代方案
在這場“留學風暴中,港校率先做出表率,。這一舉動,既凸顯了香港高校在全球教育亂局中的敏銳度,也為后續港校申請熱潮埋下伏筆。
同時,港大自2021年起對QS前50名校本科生開設“快速轉學通道”,看似降低門檻,實則通過GPA3.5+和課程匹配度進行嚴格篩選。大量來自牛津、劍橋、新國大、UCLA等頂尖名校的學霸也加入競爭,使得港大申請“卷度”再創新高,更有權威性。
圖源:香港大學官網
正因如此,港校在這場全球留學博弈中成為‘安全牌’,綜合考量下來,尤其港大越來越像是“穩健的投資”:
與美英高校的高學費相比,港大的學費更低;同時學歷在回國后的認可度高;與內地的往返更加便利,不用擔心“拒簽”或“身份中斷”的問題。
對于申請者來說,港大已經不僅僅是性價比高的選擇,它還成為了家長和學生規避不確定性、規劃未來的理想之選。
高考生,留學生,高凈值和體制內家庭都紛紛看向港大。
有家長調侃道:
“如果百萬學費才能賭一所美本藤校,還不如30萬/年拿一個港大+全球認可的學歷。”
2025年港大的錄取門檻全面提高,A-Level、AP、高考的標化成績要求均全面上調。若通過高考,需要超一本線130–150分,熱門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幾乎逼近清北水平。但‘達標’并不意味著‘穩錄’,港大更看重科研項目、競賽和社會實踐等綜合素質。”
同時,港校正加強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審查。港大商學院曾與香港廉政公署聯手查出30多起偽造學歷案例,涉事中介被起訴,申請資格也被撤銷。
如果說藤校看重個性化背景和文書故事,那么港大更直接:成績與學術能力為先,但最終目標一樣——精英篩選。
未來五年,港大的錄取率有可能進一步下降,預計將降至4%或更低,這使得它與藤校的競爭力愈加接近。隨著這一趨勢的發展,亞洲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重新洗牌,港大、新加坡國大、南洋理工等高校將共同承接全球留學需求,逐步形成亞洲高等教育的新高地。“亞洲名校三足鼎立”的格局還會有變動嗎?
對于未來的申請者而言,準備多個備選方案將是明智之選。不僅僅是港大,申請者還應同時關注美英名校、澳洲等其他熱門院校,制定靈活的申請策略。同時,科研經歷、國際競賽、公益項目等背景建設將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最重要的是,港大已不再是“備胎”選擇,它已經不只是內地高分考生的“保底校”,而是一個與全球頂尖高校并肩的教育舞臺。
“港大藤校化不僅代表其實力跨越,更預示全球留學生生態的重新定向——當美英不再是唯一標桿,香港正成為下一代留學生的核心戰場。”那么您怎么看?香港大學成為“亞洲新藤校”是否名副其實?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伙伴反饋收不到更新,這里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