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澳大利亞總理成功訪華,為中澳關系的穩定取得了成果。但好景不長——2025年7月26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吉朗市,澳大利亞政府與英國政府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吉朗協議》。這是一項為期50年的防務合作協議,旨在推進下一代SSN-AUKUS級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建造、運營及長期維護工作。這項歷史性協議標志著AUKUS伙伴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在美方參與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確保了雙邊潛艇的生產。
根據《吉朗協議》,英國皇家海軍承諾將采購多達12艘SSN-AUKUS潛艇,以取代其目前的機敏級潛艇艦隊。英國計劃實現每18個月建造1艘潛艇的速度,交付工作將于2030年代末開始,一直持續到2040年代中期。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計劃在南澳大利亞州的奧斯本海軍造船廠建造至少5艘SSN-AUKUS潛艇,且有可能將數量擴大至8艘。澳大利亞建造的第一艘SSN-AUKUS潛艇預計將于2040年代初服役,這標志著其自主核動力潛艇建造工作迎來重要里程碑。
為了填補國內潛艇建造投入使用前的能力空白,澳大利亞還將從2030年代初開始采購3艘美國建造的弗吉尼亞級潛艇。這支過渡艦隊將確保澳大利亞在核動力潛艇操作方面積累實戰經驗,同時與美國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合作培訓相關人員。目前,澳大利亞的船員已經嵌入盟軍部隊,參與維護作業,并親身體驗核動力系統相關工作。
SSN-AUKUS級潛艇是有史以來盟軍研發的最先進的潛艇平臺。該潛艇以英國的SSNR(核動力替代潛艇)設計為基礎,將整合美國研發的推進系統和垂直發射能力,包括“戰斧”巡航導彈的集成。這新一代潛艇將具備更強的隱身性能、高續航能力的核反應堆、先進的聲納系統、抗網絡攻擊的指揮系統以及人工智能輔助的戰術管理工具。SSN-AUKUS潛艇艦隊設計用于執行多種任務,涵蓋反潛戰、遠程打擊和情報收集等,預計到2080年代仍能保持水下戰略優勢。
該協議對AUKUS三國的國防工業都具有重大意義。澳大利亞將向英國國防工業基地投資46億美元,用于支持反應堆設計、零部件制造和人才培養。此外,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向美國潛艇工業基地投入16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底,這筆款項將達到20億美元。這些資金旨在提高美國造船廠的產能,特別是弗吉尼亞級潛艇的生產能力——美國國會目前正試圖擴大該級潛艇的生產,以滿足國內及AUKUS相關的需求。
在英國,BAE系統公司和巴布科克公司已經啟動了SSN-AUKUS潛艇關鍵部件(包括武器發射系統)的長周期采購合同,巴羅因弗內斯將作為主要建造地點。英國國防部預計,未來25年,通過跨國供應鏈,SSN-AUKUS項目可能會為英國帶來超過200億英鎊的出口收入。英國企業將為澳大利亞建造的潛艇提供零部件,而澳大利亞的相關產業也將為英國建造的潛艇供應組件,這將建立一個雙邊的、具備互操作性的潛艇生產生態系統。
該協議包含了有關監管監督、核管理和廢物處理的詳細條款,以確保符合國際不擴散標準。澳大利亞將在國內處理乏核燃料,兩國都承諾建立透明的治理機制。退出條款允許在提前一年通知的情況下退出協議,為應對未來的政治變動提供了風險管理緩沖。
《吉朗協議》最具戰略意義的方面之一是其簽署時機。該協議簽署之際,美國政府正進行正式的政策審查,特朗普總統重啟“美國優先”議程,對AUKUS協議的長期可行性提出了質疑。美國國防部內部也對AUKUS承諾可能對美國海軍潛艇可用性產生的影響表示擔憂。批評人士警告稱,滿足澳大利亞的需求可能會推遲弗吉尼亞級潛艇交付給美國艦隊的時間,這促使高級國防官員重新評估時間表和工業產出策略。
盡管存在這種不確定性,英國和澳大利亞現已確定了一種自給自足的長期潛艇生產模式,確保了戰略韌性。這一舉措反映了盟軍防務規劃的更廣泛演變——地區大國在保持與美國系統互操作性的同時,正承擔更大的自主性。SSN-AUKUS項目也展示了如何通過多國工業合作、技術轉讓和監管協調來建造和維持先進的水下作戰能力。
英澳兩國艦隊計劃建造多達20艘SSN-AUKUS潛艇,再加上美國的過渡平臺支持以及廣泛的三邊工業協調,《吉朗協議》定義了主要印太盟友未來水下作戰的格局。《陸軍認知》將繼續獨家報道SSN-AUKUS潛艇的建造進展、工業整合情況以及其部署對未來幾十年海洋安全產生的戰略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