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俄羅斯海軍正式將最新的955A“北風之神-A”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波扎爾斯基公爵”號編入現役。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出席了升旗儀式,這一事件標志著俄羅斯戰略性海軍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波扎爾斯基公爵”號是北風之神系列中的第七艘,代表了俄羅斯核威懾潛艇設計的巔峰,與前代相比,在隱身性、生存能力和導彈搭載能力方面都更為出色。
955A“北風之神-A”級潛艇是原始“北風之神”級的改進型,配備了先進的聲納系統、優化的艇體流體動力學設計以及更安靜的推進系統,以增強作戰隱身性能。每艘潛艇裝備16枚RSM-56“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多達6個獨立瞄準的核彈頭。除了戰略導彈武器庫外,“北風之神”級根據型號不同,配備8個或6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能夠發射多種重型魚雷和反艦導彈。在水下作戰和自衛方面,該級潛艇配備了REPS-324“施拉格鮑姆”系統,即6個外置533毫米專用發射管,可發射反魚雷對抗措施。這些潛艇還能發射RPK-2“暴風雪”導彈,具備反潛和反艦打擊能力。這套全面的武器系統確保“北風之神”級潛艇不僅是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也是遠洋作戰中多用途的作戰平臺。
這些潛艇旨在確保俄羅斯的二次打擊能力,構成了該國海基核三位一體的支柱。“波扎爾斯基公爵”號預計將隸屬于北方艦隊,按照俄羅斯的戰略海洋戰略,在北極和大西洋地區巡邏。
在服役儀式上,普京總統宣布到2030年將再服役6艘核潛艇(也即每年不少于一艘)。這些潛艇都將配備“波塞冬”核動力、核武裝無人水下航行器,這是一種重新定義海軍威懾力的戰略武器系統。俄羅斯海軍于2015年首次披露該武器,北約稱之為“峽谷”或“狀態-6”,“波塞冬”魚雷是水下戰爭領域最具雄心和爭議的發展之一。2016年11月首次測試的“波塞冬”是一種洲際射程的核動力自主魚雷,由小型核反應堆提供動力。
據報道,“波塞冬”的最高速度為100節(約185公里/小時),射程約10,000公里,作戰深度可達1,000米,其設計目的是突破傳統的反潛防御系統。它通過聲學和熱抑制技術增強隱身性,能夠難以被探測地穿透敵方沿海防御。這種魚雷直徑可達2米,可攜帶估計當量達數兆噸的核有效載荷,有未經證實的報道稱其當量可能高達100兆噸——是有史以來引爆過的最強大核武器“沙皇炸彈”的兩倍。
俄羅斯總統助理兼俄羅斯海事委員會主席尼古拉·帕特魯舍夫強調,正在部署的核動力潛艇以及“波塞冬”武器的整合,強化了俄羅斯的戰略核盾牌。他證實,一項涵蓋2025-2050年的更新版海軍造船戰略正在制定中,將于9月提交普京總統批準。該計劃有望確定俄羅斯海軍的長期發展軌跡,鞏固其在戰略威懾、先進水下能力以及在全球關鍵地區維持海上優勢方面的重點。
截至2025年年中,俄羅斯海軍共運營79艘潛艇,其中54艘為核動力。這支部隊包括14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由8艘“北風之神”級和6艘較舊的“德爾塔”IV級及III級組成。俄羅斯還部署了13艘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包括6艘“奧斯卡”II級和7艘“亞森”級。海軍擁有16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分為12艘“阿庫拉”級和4艘“ Sierra”級。在專用類別中,有10艘核動力特種任務潛艇,用于深海作業和情報任務,以及1艘專用特種潛艇。
常規(非核動力)攻擊潛艇部隊由25艘柴電潛艇組成,包括“基洛”級、改進型“基洛”級以及較新型的“拉達”級潛艇。這種核動力與柴電動力平臺的組合,使俄羅斯擁有一支多用途且可全球部署的水下力量,能夠執行遠程戰略威懾、精確打擊和區域制海任務。
相比之下,美國海軍運營71艘核動力潛艇,包括1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潛艇、4艘改裝的“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潛艇,以及約53艘“弗吉尼亞”級、“海狼”級和“洛杉磯”級快速攻擊潛艇。美國戰略潛艇配備“三叉戟”II D5導彈,每艘潛艇能夠攜帶多達24個發射管,并部署多枚核彈頭。美國海軍的潛艇艦隊擁有數量顯著更多的海基核彈頭儲備,估計約為4032枚,而俄羅斯的潛射核彈頭為1648枚。
盡管俄羅斯繼續對其潛艇部隊進行現代化和擴充,特別是通過“北風之神-A”級和“亞森”級計劃,以及“波塞冬”等新型戰略平臺,但美國在核潛艇總數、技術成熟度、全球基地基礎設施和作戰節奏方面仍保持明顯優勢。盡管如此,俄羅斯當前的發展軌跡表明,它堅定致力于維持可靠且具有生存能力的水下二次打擊能力。
俄羅斯戰略潛艇艦隊的這一最新擴充,標志著其再次強調將水下威懾作為國家國防政策的支柱,尤其是在北約在東歐的存在不斷擴大以及美國與其盟友的海上協作日益加強的背景下。“波扎爾斯基公爵”號的服役以及配備“波塞冬”的平臺整合,提升了俄羅斯的全球力量投送能力,并使西方的導彈防御規劃變得更加復雜。“波塞冬”魚雷憑借其無與倫比的射程、深度和兆噸級當量的彈頭,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威脅:一種自主的、核武裝的二次打擊武器,能夠繞過常規導彈防御系統,以災難性的影響打擊沿海人口中心或航母戰斗群。
對于歐洲而言,這一發展加劇了對俄羅斯水下打擊范圍的擔憂,特別是在北大西洋、波羅的海和地中海地區,北約部隊仍易受不可預測的水下入侵威脅。對美國來說,“波塞冬”帶來了現有反潛戰戰略難以應對的挑戰。隨著俄羅斯繼續對其核潛艇能力進行現代化和多樣化改造,其從水下發動毀滅性報復打擊的能力變得更具生存性和不可預測性——這改變了戰略平衡,并增強了莫斯科在威懾和外交方面的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