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歷時18天的“再愛之旅”,一場關于愛情與現實的博弈,讓全國人民都認識了麥麥熏雞和奶皮子的實力。卓資山熏雞,就真的那么好吃?
作為卓資山熏雞的原產地——內蒙古烏蘭察布,既然能被《再見愛人4》選做起點,它可不只有熏雞。
這里有童話般純真的景色,綠蔭茫茫、牛羊成群的草原,足夠療愈一切創傷;這里有天外來客般的地貌,巨大的溝壑仿佛可以觸摸到大地之心。
這里還有最給面子的風,不僅“吹”出一個空中的三峽,也在張泉靈對談的關鍵時刻吹倒了那根“學會放手”的桿子,成就了2024年綜藝之神降臨的名場面。
烏蘭察布,這個北京向西一步的地方,可沒那么簡單。
01遷徙而來的城市,成就了熏雞
一只簡單的熏雞,怎么就能打在麥琳的“心趴”上?
烏蘭察布的草原面積足有約5106.43萬畝,這座城市的六成土地都是草原[1],環境優美,水草豐茂。
卓資山散養的草雞,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要么說是“麥琳嚴選”,好的原料只是卓資山熏雞的基礎,先“鹵”后“熏”的工藝才是風味的秘密。
新鮮的整雞用秘方燜煮入味后,還要投入熏爐中,用柏、杏、桃等枝干做成的“鋸末面子”熏烤雞肉。如此做出的熏雞,色澤紅潤油亮,肉質軟爛肥嫩,味道鮮美濃香[2]。
熏雞,因在節目出圈而爆火 / 圖蟲創意
別看只是一只雞,卓資山熏雞已經有百年歷史。百年不倒的秘密,正在于移民帶來的革新。
雖然早在上世紀20年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制作鹵雞。但當時工藝簡單,味道一般,未享盛名。后來,河北籍人李珍和北京籍人張蘭太來到烏蘭察布,把外來熏鹵工藝和本土方法結合起來,風味獨特的卓資山熏雞就此誕生[3]。
1923年,北京至綏遠的平綏鐵路通車,不僅拉來了客源,也帶來了外來的新鮮血液。兩個外地人,就這樣意外成就了熏雞。
平綏鐵路,不僅讓兩地人來往便利,也促進了兩地文化交流 / 視覺中國
熏雞的誕生就是一個小小的縮影。歷史上不斷的移民遷徙,才造就出今天的烏蘭察布。
這里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的交匯之地。蒙古帝國時,烏蘭察布一帶曾經是蒙古鐵騎挺進中原的前沿。
明清時,察哈爾部、杜爾伯特部、漢人、滿人等族人來到烏蘭察布草原。這里逐漸成為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等多個民族共有的家園。
清代以來,來自山西的漢族通過“走西口”不斷涌入烏蘭察布地區,到清末期形成移民高潮[4]。烏蘭察布因而也兼具山西的質樸和內蒙古的豪放。
正因為如此,這里美食多樣且豐富,不僅保留了游牧民族“肉為食、酪為漿”的傳統,也融入了農耕民族以谷物為主的飲食習慣。
麥琳點名的奶皮子,正是蒙古族的傳統美食。它是牛、羊鮮乳倒入鍋中慢火微煮后表面凝結的一層臘脂肪,屬鮮奶中的精華,奶香濃郁,加上奶茶、奶果子、炒米食用更是獨具風味[5]。
奶皮子,常常配以奶茶、炒米食用,是典型的蒙古族美食 / 圖蟲創意
奶皮子是土生土長的美食,而土豆作為外來作物也意外找到了宜居的土壤。
烏蘭察布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養成了土豆綿沙的口感。山藥搗精精、磨擦擦、玻璃餃子,烏蘭察布人把土豆美食做出百般花樣,不枉獲得“薯都”的稱號。
雖然吃瓜群眾的目光都被熏雞和奶皮子抓走了,但烏蘭察布還有更值得關注的風景。
02熏雞之外,有風有光有風光
節目錄制正值8月,盛夏炎炎,烏蘭察布的夏季平均氣溫卻只有18.8℃,比北京和天津足足低了約10℃[6]。
這里空氣質量也非常好,全年空氣指數優良天數超過350天[6]。盛夏時節,在草原上避暑心曠神怡,清爽宜人。
而節目伊始,就以一顆“大地紅心”作為眾人旅途的起點。
這顆暗藏節目組巧思的紅心,正是坐落在烏蘭察布四子王旗西北部的腦木更山,當地人稱“大紅山”。千億年來的火山噴發和巖漿活動塑造了這里,從高處俯瞰的時候,大地心臟的脈絡就這樣赤誠地展露在眼前。
俯瞰四子王旗大紅山,壯觀的大地心臟脈絡無比清晰 / 圖蟲創意
而在名場面之夫妻畫像環節,當畫家為嘉賓們畫像時,滿眼望去,水鳥正在遨游,草地郁郁蔥蔥,牛羊埋頭吃草。
這里是烏蘭察布興和縣的澇利海,無需筆刷,就是一幅天然的濕地草原畫卷,可以療愈一切受到傷害的心情。
這的風光有的甚至已經“超越地球”,如同天外來客般奇異。
谷力腦包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一排排整齊排列,如同黑色水晶。它是火山噴發后冷卻收縮的熔巖,蘊藏著地球2500多萬年前演化的秘密。
寸草未生的烏蘭哈達火山,一萬年里漫長時光就噴發過一次,高空俯瞰就像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踏足其上又如同身處火星。
這個滿眼灰黑色的火山,在這兩年成了網紅爆款。節假日時,放眼望去都是身著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員們”。
烏蘭哈達火山群,有種《火星救援》的荒蕪感 / 圖蟲創意
而作為一個“風光之都”,除了這些震撼眼球的 “風光”,烏蘭察布更是既有“風”,也有“光”。
烏蘭察布是中國光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5500至6200兆焦/平方米,年均利用時數最高可達1900小時,屬于國家光能資源高值區[7]。
草原上的風呼呼地刮,刮倒了3位女嘉賓和飛行嘉賓張泉靈對談時應聲倒下的那根柱子,塑造了今年綜藝“真神降臨”的天啟場景。
烏蘭察布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在草原上建起了能源基地 / 圖蟲創意
草原上的風也為烏蘭察布帶來了海量的風能。廣闊的有效風場面積已經占到全國的十分之一,可開發利用的風電資源3000萬千瓦[8],號稱“空中三峽” 。
即便資源稟賦已經足夠強,但烏蘭察布這座城市卻一直發展地不溫不火。
03北京向西一步,值得被看見
盡管烏蘭察布一直在嘗試,但奈何基礎薄弱,底子太差,發展總是差強人意,GDP常年位居全區中下游,2020年以來一直是全區倒數第四[9]。
回望過去,烏蘭察布所轄11個旗縣區中,有10個是貧困縣(旗)[10],深度貧困人口一度占內蒙古的46.2%[11]。
作為傳統農區,烏蘭察布曾長期依賴農業發展。2016年,烏蘭察布全市農牧業生產經營人員總數約為56.4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近26.8%[12][13]。
牛群在烏蘭察布的紅石崖高山草原上覓食 / 圖蟲創意
而天冷風大,又遏制了這里的農業發展。烏蘭察布天氣寒冷,又常常刮大風,土地還貧瘠,這讓 “地上無草、地下無寶”一度成為這座城市的真實寫照。
經濟結構的單一,讓烏蘭察布無法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人口流失愈發嚴重。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約170.63萬人,相比十年之前的約214.36萬人,減少了足足20.4%[14]。
烏蘭察布并不是沒有實力,但怎么挖掘是個難題。雖然困難,烏蘭察布也在努力破局。
雖說是座邊境城市,但烏蘭察布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遙遠。這里距北京240公里,是內蒙古自治區距離北京最近的盟市,高鐵最快1個半小時就可以直達,距北京僅有“一步之遙”。
鄰近蒙古國的它,正位于中蒙俄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截至2024年10月,烏蘭察布中歐班列累計開行了806列,通達俄羅斯、白俄羅斯等8個國家[15],是妥妥的國家陸港物流樞紐。
列車在草原上馳騁著,烏蘭察布成為連接中蒙俄的重要節點城市 / 圖蟲創意
而利用能源和氣候優勢,烏蘭察布早就布局起大數據中心,一個“草原云谷”已初現端倪。這里可利用的自然冷卻時間長達10個月,在同等技術條件下可以節約能耗20%到30%[16]。
正因為風光富集、綠電充沛,烏蘭察布成為“東數西算”的天選之地。
截至2024年6月,烏蘭察布簽約機架規模超105萬架,算力達16409P,智能算力占比74%[16]。華為問界汽車、盤古大模型、上汽集團、大疆無人機、復旦大學等企業、院校先后將智慧模型、智能駕駛、仿真模擬等模型部署在這里。
憑借能源優勢,烏蘭察布吸引了許多名企業,將大數據中心落于此地 / 圖蟲創意
烏蘭察布尋求破局的努力,總算是有些眉目。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084.6億元,同比增長7.8%、居全區第4;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居全區第3[17]。
《再見愛人4》中,3對夫妻在烏蘭察布一起賞壯麗美景,燃璀璨煙花,觀浩瀚星空。在所有流量都沖向“麥熏雞”之時,當大家的心情隨著嘉賓旅程而承受如過山車般起伏“受傷”之時,不如回過頭來,欣賞一下這能夠治愈眼睛的風景。這片美麗土地,值得被看見。
參考文獻:
[1]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 烏蘭察布市草原保護與建設利用規劃.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wulanchabu.gov.cn/gfxwj/1397651.html.
[2] 邢野. (2001). 內蒙古十通:內蒙古旅游資源通志.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3] 丁國梁. (2016). 卓資山熏雞. 中國畜牧業(7), 84-85.
[4] 屈羅木圖. (2018). 清末族移民遷入烏蘭察布地區及相關問題考析. 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06), 123-126.
[5] 李子遲, & 王志標. (2010). 千城記:白話地方志-內蒙古烏蘭察布:京蒙門戶(2). 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
[6]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 (2023). 中國草原避暑之都.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wulanchabu.gov.cn/csmp/75.html.
[7] 張麗娟. (2024). 烏蘭察布:新能源發展向“綠”而行. 烏蘭察布日報.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wulanchabu.gov.cn/jrwlcb/1545423.html.
[8] 滕佳. (2023). “風光”無限涌綠能. 烏蘭察布日報.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wulanchabu.gov.cn/jrwlcb/1378853.html.
[9] 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 (2024,2023,2022). 內蒙古統計年鑒2023,2022,2021.
[10] 人民日報. (2018).烏蘭察布健康扶貧開對“藥方”. Retrieved 5 December 2024 from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511/c1001-29978523.html.
[11] 新華社. (2020).新生活、新盼頭——脫貧攻堅新形勢速覽.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gov.cn/xinwen/2020-05/20/content_5513234.htm.
[12] 烏蘭察布市統計局. (2018). 烏蘭察布統計年鑒2017.
[13] 烏蘭察布市統計局. (2018). 烏蘭察布市第三次全市農牧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wulanchabu.gov.cn/tjgb/5378.html.
[14] 烏蘭察布市統計局. (2021). 烏蘭察布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tjj.wulanchabu.gov.cn/tjgb/454654.html.[15] 王錦鵬. (2024). 中歐班列(烏蘭察布)東通道首發成功. 烏蘭察布日報.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wulanchabu.gov.cn/jrwlcb/1597149.html.
[16] 賽娜. (2024). 從“大肚能容”到“精于算計”,烏蘭察布大數據產業孕育新質生產力. 烏蘭察布日報.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nm.people.com.cn/n2/2024/0517/c347192-40847938.html.
[17] 烏蘭察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 關于烏蘭察布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www.wulanchabu.gov.cn/zfgb/148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