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馬斯克顛覆式創新的終極秘訣
繼喬布斯之后,硅谷最受關注的企業家非“硅谷鋼鐵俠”莫屬。
沒錯,他就是埃隆·馬斯克,他是風格獨具的夢想家、創業家與工業家,也是眼光獨到、一在開創新商業模式的企業家。從PayPal到特斯拉、Space X、太陽城,這個人時常會有一些超乎常人的想法,被認為是從火星來到了地球。
世界主流觀點都是造火箭發衛星的費用是天價,除了國家出資,個人根本不可能涉足這個領域。
然而,馬斯克不信邪,偏偏想要將第一枚火箭發送到火星,從2002年開始不斷探索,隨后航空公司“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誕生,然后發現一個重大難題——購買運載火箭的成本高達6500萬美元。
馬斯克曾說:“我更傾向于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物理學教會我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去推理,而不是用類比的思維去推理。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第一性原理究竟是什么。火箭是由什么制成的?航空級鋁合金,再加上一些鈦、銅和碳纖維。然后我會問自己,這些材料在市場上值多少錢?結果是,這些火箭原材料的成本大約是火箭價格的2%。”
馬斯克沿著這個思路,采取縮減成本的措施,短短幾年時間,發射火箭的成本削減至原本的十分之一,利潤大幅度上升。
同樣的問題在Tesla早期研制電動汽車的時候也遇到過,當時儲能電池的價格是每千瓦時600美元,85千瓦電池的價格將超過5萬美元。
利用第一性原理思維,馬斯克仔細分析電池的組成:電池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這些電池原料的市場價格是多少?電池的組成包括碳、鎳、鋁和一些聚合物。如果我們從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這些原材料然后組合成電池,需要多少錢?原來只要 80 美元/千瓦時。
基于此,特斯拉在2013年開始自己建立了電池廠,很快就進行了大規模生產,投產之后電池的價格可以下降30%,每年可以支持150萬輛電動車對電池的需求。
這也是得益于第一性原理的實際應用。
馬斯克是怎么看第一性原理的呢?他說:
“我們運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對別人已經做過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們也都去做,這樣發展的結果只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
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質,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直至今天,馬斯克在SpaceX所做的一切,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與第一性原理密不可分。
那么,馬斯克所謂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是從混沌大學聽說這個概念的。
在新書《第一性原理》中,李善友教授為創業者、企業家深度解析第一性原理這個萬事萬物的根本性命題,這本書不僅是混沌大學的創新必讀書,更是凝聚了李善友教授的創新課堂的知識精華,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現了李善友教授所傳遞的創新思想,也刷新了我對哲學的認知。
02.馬斯克所謂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1.第一性原理是世界背后永恒的理念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任何一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它是一個根基性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違反。”
這是對第一性原理最早的闡釋,他認為第一性原理接近于上帝,“認為神性無所不在,就在那自然之中。”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第一性原理是事物的本體、本質、本性,是事物背后的支配理念,而不是現象層面流變的物質。
其實,第一性原理是個計算物理專業名詞,廣義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學原理的計算。第一性原理就是從頭計算,不需要任何參數,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體系基態的基本性質的原理。
聽起來還是非常抽象,其實,第一性原理在各個學科的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幾何學中的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經濟學中的供求理論,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當供過于求時價格下降;
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方程E=mc2,實現了宏觀世界的大一統;
喬布斯的“簡潔”,用蘋果影響了全世界;
馬斯克的“成本理論”,造就了特斯拉、Space X:
老子曾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那個“一”也是第一性原理。
……
盡管不是所有人將其定義為第一性原理,但是思考方法都源于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好比樹木的根基,沒有人會看到繁茂枝干下的樹根,但它決定了樹的一切。
2.第一性原理盛行多虧了鋼鐵俠
這個原理古已有之,全球盛行卻是在2017年,特別火爆,如同圣經一般在創業圈流傳開來,每個創業者一見面就問:“你這個商業模式第一性原理是什么?”沒聽說過第一性原理的創業者和投資者,似乎立馬矮人一頭。
還是要感謝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他公開表示自己成功的秘密是運用了第一性原理作為思考的框架:打破一切知識的藩籬,回歸到事物本源去思考基礎性的問題,在不參照經驗或其它的情況下,從物質/世界的最本源出發思考事物/系統。
馬斯克作為現實中的鋼鐵俠,傳播效應自然是不消說,第一性原理也被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們奉為圭臬。
“我相信有一種很好的思考架構,就是第一性原理,我們能夠真正地去思考一些基礎的真理,并且從中去論證,而不是類推。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類推地思考問題,也就是模仿別人做的事情并加以微幅更改。但當你想要做一些新的東西時,必須要運用第一性原理來思考。”
埃隆對第一性原理如此推崇。
深奧晦澀的哲學思維,落地到商業實踐,這是馬斯克的聰明之處,也是第一性原理的價值所在。
3.第一性原理優于類比思維
人們思考問題的時候,習慣采用類比思維,也稱為比較思維,習慣性從別人那里復制經驗。
比如說從小爸媽就拿隔壁家的孩子來對比;
比如創業者喜歡聽馬云、喬布斯之類的成功學;
比如經濟周期,房地產行業分析喜歡和美國、日本同時期的變化趨勢相比。
類比是一種重要的邏輯思維和推理方法,是人們解決陌生問題的一種常用策略。
類比思維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陌生的、不熟悉的問題與熟悉的問題或其他相似事物進行類比,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然而,在一個信息超載的vuca時代,很容易被表面信息所遮蔽,而不能深入看待問題。
彼得·蒂爾在《從0到1》中曾說:
“商業世界的每一刻都不會重演,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再開發操作系統,下一個拉里佩奇或是謝爾蓋布林不會再研發搜索引擎,下一個扎克伯格也不會去創建社交網絡,如果你照搬這些人的做法,你不是在向他們學習。”
歷史值得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但是未來十年什么會變化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我們應該問的是未來十年什么不變?如果能找到不變的,把所有的資源和精力,毫無保留地投入在不變的事物上,其力量不可同日而語。
也就是應用第一性原理,重新思考商業模式,重新認識這個熟悉的世界,層層地深入挖掘,直至剩下最基礎的事實真相。
03.“第一性原理”的理解和借鑒意義
既然第一性原理優于類比思維,那我們普通人該如何學習運用“第一性原理”思考法呢?
作為一名學生,學習第一性原理思考法,能否快速提升成績?
作為一名職場人士,根據第一性原理思考法,能否實現升職加薪?
作為一名創業者,通過第一性原理思考法,能否找到下一個“風口”?
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性原理”思考法改變的是“對世界的真正理解”和“塑造世界資源的認知”。
如果我們需要掌握某個特定領域的知識,可以把知識體系想象成一棵樹,不勞而獲的知識如同水果,似乎就擺在你面前,你迫不及待采摘,放入箱底收藏,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應用第一性原理的人,首先會分辨出是哪一種水果,比如說看到蘋果,繼續找尋連在樹枝上每個分枝,以及組成更大的成為主干的整體的子集。
關于樹的信息收集再多都只是停留在表層,深入探尋會發現根才是樹最基本的部分,它從泥土中吸收源源不斷的營養輸送到樹枝,最終產生果實。
真正偉大的思想家總是專注于構建知識樹,像亞里士多德一樣,他在經驗和理性之間來回穿梭,逐漸建立一個有組織有結構的知識體系。
對于一名打工人來說,如果你想實質提升“工資”收入,根據“第一性原理”思考法,除了怨天尤人之外,你有很多選擇。
可以跳槽獲取更高的薪酬,可以換到價值貢獻更高的崗位,可以提升專業技能,贏得更好的晉升機會,也可以華麗轉身,直接創業當老板。
選擇哪一條路不是關鍵,關鍵在于你依據什么原因做出選擇。
你是否通過第一性原理,去思考你的優勢在哪里,你的熱情天賦是什么?你的職業規劃有多長,你的夢想有多遠?你的職業目標是什么?你的人生使命又是什么?
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是“把電腦帶入每一個家庭?“
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還是“讓人類移民火星”?
當一個人想清楚人生使命的“第一原理”,薪資收入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人生自我實現也不遠了。
對于一名創業者而言,運用“第一性原理”思考法有助于企業創新和產品優化。
幾千年來,沒有人想過將包袋與輪子結合起來,直到1970年,伯納德·薩多夫在機場搬運自己的行李,看見一個工人用滑輪移動一架笨重的機器,才想到將包袋與輪子結合,從而發明了第一個滾輪行李箱。
創新的最好方法可能要先將事物分解為最基本的原理。一旦你理解了一個想法的基本原理,你就可以重新安排它們改變它們,或者把它們放在一起來創造一個新的想法或者產品。
這就是創新。
固有思維和習慣性模仿是第一性原理思維的常見障礙。
伊隆·馬斯克說“人們通常用類比來生活”,正如曾經輝煌無比的諾基亞不曾想到智能手機的到來。
Think Different”的喬布斯也是第一性原理的踐行者,他時刻保持思考的敏捷性,追根溯源,標新立異。
04.結語
卡曾斯曾說:“把時間用在思考上是最能節省時間的事情。”
閱讀《第一性原理》最大的感受就是思考本身沒有邊界,真實的世界混沌、復雜,我們要用第一性原理于自己的事業和生活當中,不斷探尋構建世界的基本邏輯,打破原有認知,建立新的系統,更好的實現人生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