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彎灣
插圖|Esmé Shapiro
過去這兩年,我覺得時間過得非常之快,這種感覺,是我過去很多年都沒有感覺到的。
年輕的時候,經常感嘆時間過得太慢,還經常吐槽無聊。比如讀書的時候,總是希望趕緊放假,總是嫌時間過得太慢;放假了呢,在家待不了幾天,又覺得在家太無聊、時間過得太慢。
但是這幾年,恨不得每天都跟時間拉拔河——平時工作的時候,感覺剛打開電腦什么都還沒做,一天就沒了,回顧一下過去一年沒什么進步、也沒掙到什么錢,一年又沒了;好不容易回趟老家過年吧,在家沒待幾天,好多人都還沒見、好多事都還沒做,一個春節假期又沒了。
人到成年,很快就到中年,到了中年,很快就會到老年,一到老年,很快又會跟這個世界說拜拜了——人的一生,何其之短啊。
小時候寫文章,總喜歡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作為開頭,其實是不太懂光陰到底是如何似箭的,反倒覺得光陰四濺——年少的光陰實在是太多了,漫山遍野都是光陰,睜眼閉眼都是光陰,目光所到之處,都是無窮無盡的光陰。
現在一把年紀了,似乎是被光陰的那一箭所傷,才恍然明白,光陰似箭的意思——光陰的那一箭,終于是射到我了。
前有七八年吧,有一年春節我回家,跟一幫子人,吃完夜宵去KTV,飲酒作樂,放聲高歌。
有位表哥,大我十多歲,他點了一首李宗盛的《給自己的歌》,剛沒唱幾句,唱到“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已偷光你的選擇”,大哥就突然開始顫抖,哭了起來——當時我真的完全無法理解,心里多少還有點鄙視,覺得他喝了兩口貓尿就開始矯情、神經病。
但現在我真的體會到他的那種難過了——人不是有無限未來的,我們所期待的“以后”是越來越少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年紀越大越有限。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大器晚成的故事,也會聽到很多“一切都還來得及”的雞湯,但事實是,大部分人,到了三十多、四十多歲,一輩子基本上也就那樣了,而且,年少的時候你以為你會跟別人不同,但年紀越大越發現,自己就是“大部分人”中的一位。
是啊,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多么痛的領悟。
三年前,我在豆瓣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老哥寫的,他說他39歲了,想干點事業,在廣西投了五萬還是十萬開了個奶茶店,黃了,身無分文,想要再干點什么事,已經沒有錢、沒有那股勁兒了。
他一個人租了一個小破屋,里面就一張床。
他說,年輕時候,父母催婚,他反感、反抗,覺得人生要自由,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做主,他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喜歡放蕩一生,什么狗屁戀愛、狗屁婚姻,都不值得浪費時間。
可是等他39歲了,想結婚、想戀愛,都來不及了,父母也不再催婚了,甚至對這件事避而不提,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飯,吃的都是沉默。
夜晚,他一個人躺在床上,靠在床邊的墻上,摳著墻上的墻皮,墻皮掉下來了,他的眼淚也跟著掉了下來。
他悔恨,覺得自己虛度了半生。
這個帖子當時看得我毛骨悚然,我感覺這位老哥正過著的生活,就是我將來的樣子,假如我39歲了,也是一個人住在租來的小破屋里摳墻皮,那樣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想想都可怕。
事實上,那樣的生活無論是否是我想要的,我都有可能就會過上那樣的生活,因為假如我渾渾噩噩,到了那個歲數,時間將會偷光我所有的選擇。
前幾天我看到一本清朝的書,叫《幽夢影》,里面都是些短小的句子,相當于當今某個人的微博或者朋友圈啥的,里面有句話,刺激到我了:
“不治生產,其后必致累人;專務交游,其后必致累己?!?/p>
這句話什么意思呢,我大概翻譯一下,意思就是:
如果你現在不好好勞動,以后你就要拖累別人;如果你現在每天都只知道喝酒蹦迪、交朋結友、不干正事,以后你就會過得很艱難、悔恨不已。
當然了,這么理解,只是字面意思,還不夠震撼。
如果你往深了想,就可怕多了。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青春是有限的,“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些話聽起來好聽,但它是很不負責的。
有人聽到這種言論,馬上就會提出質疑,“什么?不負責任?身體是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我想干嘛就干嘛,只要不違法,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何來不負責?”
是的,單純地及時行樂,就是不負責,而且是對你自己不負責。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我們總認為自己就是自己,自己能代表自己。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無法代表自己,就像“真香定律”一樣,前一個小時的你說寧愿餓死也不吃飯,一個小時后的你吃得比誰都多,還感嘆“唉呀媽呀真香”——一個小時前的你,能代表一個小時后的你嗎?一個小時前的你,是一個小時后的你嗎?
不是。
往遠了說,18歲的時候,你說你不上大學,要專門打游戲,別人勸你要好好學習,你不聽,你說道理你都懂,你會為你的選擇買單、你為你的人生買單,可是30歲、40歲的時候,你還會覺得當初寧愿打游戲也不上學的決定是對的嗎?你還會覺得18歲的你,能為40歲的你負責嗎?
不能。
人是自私的,自私到什么程度呢?
最淺顯的自私,是只想自己,不想別人,更深一層的自私,是只想此時此刻、當下的自己,不想以后的自己。
比如有些單身女孩,喜歡上了一個有婦之夫,她明明知道沒有結果、明明知道最后會一塌糊涂,但是她還是要奮不顧身,她會說,“我不要結果,哪怕我跟他在一起哪怕一個月,我就覺得值了”——可是過了一個月,她被有婦之夫拋棄了,她才悔不當初,覺得自己不該趟這趟渾水。
所以,我們要有個清醒的認識——人生是分階段的,至少是可以分成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幾個階段,就像一個流水線,前面一個部門,是必須要為后面一個部門負責的,如果把人擴大成人類來講,就更清楚了,人類至少可以分為三代人,爺爺那一代、父親那一代、孩子這一代,如果爺爺那一代很自私,只想著他們自己,樹林隨便砍、垃圾隨便造,他們那一代是舒服了,可是子孫后代呢?
30歲、40歲、50歲,就是20歲那個你的子孫后代,你是需要為他們考慮的。
如何考慮呢?
及時行樂、游手好閑這些,是最低級的不負責任,這個正常人都明白,無需多講。
可怕的,是假裝努力、以為自己很努力,但其實只是在重復勞動、打發光陰,每天下來、每年下來,都在日復一日的重復,沒有進步、沒有發展、沒有成長,在年末的時候才會感嘆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你的工作和生活里沒有內容,365天,天天都一樣,當大腦開始壓縮回憶,過去的歲月就是薄餅一張,無滋無味,無法飽腹。
我現在最深的感受就是,人一定要好好工作,用心工作。
用心跟用力還不一樣,用力是加班加點、是996,這對于個人而言是沒太大用處的,而用心,是提高效率、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一言以蔽之的話,就是要求發展。
我是個專門寫情感類文章的作者,但寫的情感文章越多、見過為情所困的人越多,我越發現,那些玩意兒沒有用,都不說那些愛不愛的事情有沒有意義了,就是把大量的時間消耗在感情上,本身就是不值得提倡的。
因為感情的發展是有限的,它并沒有無限的空間讓人去追求,再好的感情,都是能望得到頭的,它不會讓人越來越幸福。大部分人在結婚生子后,就開始了麻木的婚姻生活,其實這也怨不得誰,婚姻這種結構本來就是這樣,它的存在是為了提高生產的效率、降低生活成本,而不是為人提供主觀感受上的幸福。
我們對婚姻的期待也應該修改一下,別指望婚姻本身能給你帶來幸福了,只要它不給你添麻煩,你就該燒高香了。
人,無論是愿不愿意,你最終都得回歸到自身上來,有些道理,你可以默認為就是真理,比如沒錢就是很困難,比如沒有正事兒干就是很無聊。
天底下大部分惱人的事無外乎就是因為沒錢,或者沒正事兒干。
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沒錢才引起的——不用恥于談錢、不用回避這個問題,錢就是很重要、無比的重要,當然了,掙錢不是為了什么榮華富貴錦衣玉食,掙錢的意義很簡單——就是去避免沒錢所帶來的的窘迫與憋屈。
除了沒錢,剩下的就是沒事干了,有個成語叫“無事生非”,沒正事兒干,你就只能想干些亂七八糟的事,那些事,只會讓你陷入更深的無聊與痛苦。
綜上所述,總結一句:
新的一年,干正事,求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