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一位交警遇到一個熱性驚厥抽搐的孩子,把自己的手指給孩子咬著,喊出了“咬我,咬死我也不會松開”這樣令人動容的言語,并且逆行極速送到醫院。孩子安然無恙。
我看到新華網,人民日報都原文轉載了,閱讀量自然是千萬計。
但從急救的角度來說,相對于熱性驚厥造成的傷害,塞東西、逆行、超速造成的危害更大更嚴重。
最可悲的是大媒體以正能量的名義推波助瀾,只要流量不要臉面,吃相超級難看。
癲癇或熱性驚厥發作,不要往嘴里塞任何東西這個知識點,近五年來不斷有醫生網友給人民日報小編留言,指出“塞東西防止舌咬傷”是錯誤的觀念,日報小編卻從未修正,屢屢誤導公眾。
癲癇或熱性驚厥發作抽搐時,很少會咬舌,即使咬到也多是唇角或舌尖小的損傷,并且往往在初始抽搐時已經咬到,也就很難提前預防。而在其后的持續抽搐過程中,舌肌收縮反而很難咬到。
而塞東西過程中,各種損傷都會發生,撬掉牙齒、異物誤吸窒息、出血、血行傳播疾病風險…
所以,意識喪失抽搐者,應讓其安全、安靜的抽一會兒,以保護、避免二次損傷為急救目標,在抽搐結束后觀察呼吸,有呼吸的側臥;沒有呼吸的心肺復蘇,直到急救車到來。
就在我寫完以上這些文字的時候,今晚日報小編又發了一篇正能量,又是給癲癇患者嘴里塞東西。這次的實施者是一群援疆的醫護人員,尷尬了。
我一直想說,無論是公眾還是醫療機構,或者是醫學院校,急救教育還需要很大的提高空間,如果我們在這上面用點心,健康中國應該會前進一大步,這比較容易做到,也更容易惠及萬千百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