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連師,杖國致事之人。每與人言文,常曰:后學之人,不敢稱先。所學僅能誠意正心修身而已!不足道哉!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孔子有言: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師以從心之年言后學正心而已,人知傳連師有謙德也,而我知傳連師達本矣。
旬有五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傳連師至廬州小居,登峰兄邀之聚與寄云堂。師攜其新書《藍夢集》贈之眾友。
吾本俗人,不學無術,不通性情,不知道理,無是非之心,無鑒賞之功。然家琰、國松、延寶、其琨等眾師循循善誘而不棄,登峰、多來等眾兄以至情感之而不息。因余生性頑劣,冥頑不化,故行事讀書作文,唯憑一己好惡之心,率性而為。今憑之,觀之書,讀之辭,覺之涓涓而實實,知師之文本立而新生之道存矣!可以光明正大以使人知之矣,不然善之過大矣!古人云:見善不揚,罪甚于惡之徒!
或有人言,其書(書法)守舊多而創新少,其詩復古足而適今淡。此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偏頗之言。不知學書之道,不知學詩之道,亦不知學之道!是學之道失之久矣。
不足而以為足,是失足也;不正而以為正,是失正也;不善而以為善,是失善也;皆是不知而以為知,是皆失知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身未立何以立人,己心未達以何達人?
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學之道,先己后人,先本后末,先繼后續,先承后傳。本固邦寧,根深葉茂,己正而人立。豈能本末倒置,先后失序?
傳連師曰:吾后學也。豈真后乎?好為人師,人之大患也。師言后學,是不好為人師之禮,是好學不已之樂也!
孔子曰:先進于禮樂者,野人也。后進于禮樂者,君子也。或有人言:如用之,則吾從先進,是何意?
噫!歸休乎君!
君子不失言亦不失人。吾雖非君子,卻有君子之師,故不得不言。知孔子之言:用之從先進,卻不知孔子之言:繪事后素。此執一不化,封建之知,是不知也,失知也!惡夫佞者也。
仁義之道,起于夫婦、父子、兄弟相愛之間,推之可達天下之人心;禮樂刑賞之原,出于相忌之際,用之可正人心之所失。相愛則有所不忍,相忌則有所不敢。
孔子之言從周,是周公吐哺,以文章禮樂和柔天下,安治黎庶。查《詩》之載周文,寬緩而和柔,《書》之記周事委曲而繁重。周之道尊尊而親親,貴老而慈幼,父子相愛,兄弟相悅,朋友相信。觀《詩》之錄商文駿發而嚴厲,《書》之敘商情,簡潔而明肅。知商之風俗剛強而不屈,自強而不息,故湯以法律令之以行。優柔可以長久,常困于不勝;剛強易折,而其末也,乃可以立。故周久而不振,商有所立而不久。
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凡事若可行,不必皆有故事,民悅國泰天下安,雖無明文經典亦當行。禮雖不同,天下未達大同既不可無禮。法雖有異,未達至治不可無法。
有可變者有不可變者,有無為而成者亦有有為而不成者。修辭以立其誠,游藝以和與眾。豈能為賓乎?
知此則可以曰知《詩》、《書》也,可以續詩也,可以寫書矣。
莊子曰:瞽者無以與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
繪事后素,禮后乎?子曰:可與言《詩》矣!知此,則知傳連師續詩可矣!寫書亦可矣!
今之所謂言詩寫書者,比比皆舍本求末、有名無實、任刑廢德、見利忘義、逐物失心者。
列子曰:窮年不相知情,自以智之深也。窮年而不相語術;自以巧之微也。窮年不相曉悟,自以為才之得也。窮年不相謫發,自以行無戾也。窮年不相顧眄,自以時之適也。
無學而之樂,卻有自以之心。吾不屑一顧矣!
予雖憑好惡之心,此好惡之心,亦是仁心。不聞孔子之言: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乎?人不知我,我不慍。不知傳連師,不可忍也,是可忍孰不可忍?以我不忍之心,作《后學君子》一文以記之,使后人知后學不后,立本為先。
孔子言:君子哉若人。是矣,君子哉,傳連師也!(文/李多善)
楊傳連贈送《藍夢集》給李延寶先生
楊傳連為李登峰所寫書法作品
作者簡介:楊傳連,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六安市詩詞學會顧問,六安市書法家協會顧問。楊傳連先生終生從教,曾長期擔任六安地區行署教委主任,六安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教育局長。曾任巢湖學院黨委副書記,皖西學院督導員,安徽省教育學會副會長,省教育廳督學,安徽現代信息工程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等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