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李大大餅
本文系作者授權轉載
#清華教授稱躺平態度極不負責#上了微博熱搜。
這位清華教授認為,“躺平”不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還對不起億萬個努力工作的納稅人;而網友則表示:已經在努力不給社會添麻煩了,教授“何不食肉糜”?
正好前段時間潛入到了“ 躺平吧 ”的貼吧,說說我了解到的情況。
最近刷微博,刷到了一個貼吧截圖,內容是“ 躺平吧 ”的一個老哥為了 “躺平” 而嘗試自己培育小球藻并且靠喝小球藻維持生存。。。
帖子的名字叫 “ 只要有陽光,就餓不死我 ”。
貼子現已被刪,不知道后面會不會恢復
這讓我十分好奇,跑去貼吧瞅了一眼。
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一個嘩眾取寵的帖子,但我發現他好像是認真的……
他先是貼出了小球藻的營養價值 ↓
隨后,開始計算產量問題并且積極進行擴產 ↓
在這一切完成之后,他又發了個帖子,叫 “ 沒有陽光,也餓不死我了 ” ↓
因為,他的擴培室裝了燈圖片
為了慶祝這個時刻,他還用小球藻+自己水培出來的薄荷做了一杯特調。。。
再后來,他聽取了其他吧友的建議,用燕麥來讓飲食更加均衡和健康,老哥還挺幽默,說“營養十分給力”。
緊接著,這哥們想出了一個天才般的騷操作 —— 用煮燕麥剩下的水去培養小球藻,形成一種循環 (他的水培薄荷下面養了小螃蟹,不過帖子被刪了我找不到圖了) 。
這之后,他提出,天天這么大杯大杯的喝有點受不了,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提純一下。說想眾籌買個顯微鏡,用來驗證培育提純出的小球藻是否含有小球藻,是不是足夠健康無毒。
看到這里,我有一種圖窮匕見的感覺:丫不是來騙錢的吧???
萬萬沒想到,是我太臟了,他真的買了。。。
在老哥的計算下,小球藻+燕麥+各種各樣雜七雜八的成本,可以做到大概 300 多塊解決一個月的飲食生理需求(沒記錯的話是這個數,原貼刪了我找不到了) 。
雖然明知道這哥們有濃濃的民科氣息,但最近幾天我還是忍不住每天去看看他發沒發新帖,看看小球藻們活的怎么樣了。
結果今天帖子被刪了……
我大概猜測了一下原因,首先這個東西挺有風險的,萬一誰真的去學了沒準喝出個好歹來,其次他帖子里放收款碼也有一定的非法集資風險,綜合來看,刪了也沒毛病。
在這之后,我開始暗中觀察帖子所在的整個 “ 躺平吧 ” 中的動向。
他們跟 “ 佛系 ” 青年們有些類似,但是又沒有完全相同。
這個自己養雞吃蛋+自己種菜+5 塊錢面條吃兩天的大叔,平靜祥和的更新著他在農村的躺平故事。
甚至,字里行間,還有那么一絲哲味。
要說他跟那些不上進不努力、過一天是一天的懶漢比吧,他還非常的自律,每天健身和游泳,強度還挺高。
雖然有點怪,但不像是那種一點苦不能吃的人……
同時,他也在想弄個 “ 群演保鏢 ” 的工作,剛好他體格比較壯又看起來像保鏢。
結果,又被生活錘了。。。
他開始向生活發出怒吼:“我連3500塊的工作都搶不過別人,保鏢他們也要找小白臉 。”
而躺平吧里的老哥,并不都像他一樣,有些人在外人看來生活不錯,但也想躺平。
下面的留言里,有人罵他說他父母養了個廢物。
而他的回復很平靜。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能屈能伸”……吧?
更有一個月薪 16K 的老哥,現在辭職靠送外賣生活,順路復習想考公務員。
提到為什么要躺平,他說“上班心情如上墳”。
吧里一些其他老哥,覺得上面那種是來炫富的,然后說了自己工作的苦。
寥寥幾句,卻給人一種非常大的無奈感。
老板不讓休息,還騙說晚上能喝雞湯,如果他不做,馬上就有人會替代掉他。
下面有人噴他都這狀況了為什么還奢侈的吃魚。
這盤魚,27 塊。
或許,這 27 塊是他對自己的獎勵,也給了他繼續與生活對線的勇氣。
老板那么艸蛋,生活也有些許落魄。
扛著這么多苦楚吃 27 塊一盤的魚,是給生活留下尊嚴的方式。
躺平吧的爆火,還引來了一些正在讀書的孩子。
有趣的是,這個貼吧,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 “ 墮落 ”,不是在 “ 教人不要再努力 ”。
這個帖子下面,全在罵這個學生。
“好好上學,別來這糞坑。”
還有一個大學生發帖說想躺平,也是被吧友一頓勸退。
然后我才發現,他們并不是懶漢,并不是不想努力,他們只是工作了多年之后,發現努力跟回報不成正比,不想變成一個人形干電池而變得佛了。
甚至,真正在貼吧里能做到行動上躺平的,就那么幾個,大多數人,只是向往躺平的生活而已。
就像古代的不少詩人,向往陶淵明的田園生活,但行動上卻不停地寫詩想被看中,以此走仕途去奮斗。
他們依然放不下自己的生活,放不下自己的責任。
或許,包括喝小球藻在內的躺平吧里的一切,不過是一群想跟內卷作斗爭的人進行的一場大型集體行為藝術。
表面上他們躺了。
實際上他們又沒躺。
屎難吃,錢難賺。
有時候人需要有一個情緒宣泄的出口,所以才會有“躺平”這樣的集體行為藝術。
我覺得沒有必要對他們上綱上線。
尤其是對于那些已經占據了社會優質資源的專家教授們,可能無法體會到那種普通人掙扎努力后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的心情,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多一點同理心,允許他們在網上釋放一下心理上的壓力。
只要他們沒給社會添麻煩,又有什么關系呢?
當然, “人是活的,不應該是死的。 ”
只要人活著,總會有辦法。
別停止奮斗,唯一能讓你真正躺平的東西,
就是你腦子里的知識
和你勤勞的雙手。
P.s
如果你看了今天的文章之后開始懷疑人生,勸你大可不必,這只是一種網絡文化現象,就像我正文中說的,更像是一場大型的集體行為藝術,我只是覺得這一切很有趣,所以寫給大家看一樂,不必當真。
一定不要停止努力,別跟我說什么 “ 聽君一席話,多打十年工 ”。
這個世界,依然充滿機會,真的。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