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杭州一位醫院急診科主任發的朋友圈
小伙子有真是個倔脾氣,也怨不得患了心梗。
估計小伙子會有三種結局:
1. 血栓自行溶解一部分,心功能影響不大。看運氣。
2. 心肌壞死明顯,遺留疤痕,后期惡性心律失常和慢性心衰。
3. 這么作,有很大突發心臟驟停風險,在院外發生的話,就OVER了,如同之前株洲那位房產公司老總,老婆還年輕,孩子還小,他人走了。
作為90后,20多歲年紀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意味著如果有兄弟姐妹的話,發生類似問題可能性大,這就是家族遺傳傾向。
很難理解這種拒絕醫治的底氣來自于哪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學習成績,如何看待疾病如何正確在醫療系統獲得幫助,也應該是科學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很多人可能覺得年輕人能抗,實際可能相反,越年輕的心梗,越容易猝死。
老年人冠心病心梗,多有一個冠狀動脈逐漸狹窄或者反復心絞痛的慢性缺血過程,經常建立了較好的代償性的側枝循環,在發生急性心梗時,有了缺血預適應,反而不容易發生室顫,導致猝死。
而年輕人心肌梗死時,心臟冠狀動脈突發完全堵塞,心肌急性缺血,缺少側枝循環,缺少缺血預適應的過程,更容易發生室顫、猝死。
普通人沒法自己診斷心梗,但會有一些征兆提示心梗可能,例如
1.突發胸悶胸痛,胸部壓榨感瀕死感,伴冷汗,皮膚濕冷。
2. 疼痛可能放射到肩背部或者左側手臂內側
3. 心梗疼痛時間多超過15分鐘,硝酸甘油難以緩解。
4. 部分心梗可能沒有胸痛,而是表現為牙痛、頸痛、背痛、上腹痛等。
5. 一些女性、伴有糖尿病患者可能始終都沒有疼痛,僅有暈厥、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等癥狀
一旦可疑心梗發生,記住以下四條救命措施:
呼叫急救車
安靜坐下或躺下休息,不要走動
一旦突發失去意識且沒有呼吸或僅瀕死喘息,即刻心肺復蘇+早期AED電除顫。
到達醫院后,聽醫生話,快速簽字同意行溶栓或手術介入治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