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房研所
年輕人如何買好人生第一套房
它關乎物質,關乎精神,
關乎造房者的信仰——
關乎年輕人如何買好人生第一套房。
漫畫/西里
作者 | 小外
一
可能是因為熟悉——
我對買房這件事,從來沒有過焦慮。
買自己買的起的房子;有錢就買沒錢就不買;手里有多少錢就買多少錢的房子;不買貴的,只買對的——
就這么簡單。
小時候的農村,我爸爸找人蓋房子(那時還不流行買房子)——沒記錯的話,他是村里第一個蓋起青磚瓦房的人,一套青磚一套紅磚,一個房前一個房后。
屋前有棵香椿樹,年年長一樹。
一到春天,村里人都會爬到屋頂上去摘香椿,后來,害我一聞到香椿就想吐。小時候的我像個假小子,整天上樹爬墻,還偷家里的錢,跑去買好吃的。二青是我的小跟班,有次喜歡上小賣部里一種類似盲盒的零食......買來買去,總也抽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款。
我看著來氣,一口氣給他買了一打。
他驚呆了——覺得我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其實,錢是我爸的。我爸知道我經常拿他錢,為了教育我,便教我一句話——
“小錢買糖,大錢買房。”
因為這句話,參加工作后第一件事,我就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
買房那年,我二十五歲,收入不高,工作也不穩定——
卻堅定的認為自己前途無量。
二
后來——
我買了人生中第二套房、第三套房......
但永遠記得,自己第一套房子里的快樂時光。
有時候,我覺得,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某種程度來講,他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走向。前幾天,和一口氣買過27套房子,最后又失去了他們的小苑聊天,說起我們人生中第一套房,他說——如果歲月可以重來,希望自己的人生就定格在北京的第一套房子里——
在那里娶妻生子,和鄰居們打籃球,孩子就在家門口的小學讀書,再開個小飯館——
百年老店那種,可以傳給兒子的那種。
其實一踏進北京,命運就給了他一生之中幾乎是最好的房子——珠江帝景和后現代城——
他卻不知道而已。
那個時候的他,卻不這么想,總想擁有更多更大更豪更闊氣的房子,從一居室到四居室到寫字樓到大別墅到商鋪......走著走著,他卻在買房怪圈里迷失了方向——
“我終于失去了你們,從愛人到房子。”
談起那段生活,他常常覺得是個命運的玩笑。人為什么買房,為什么生活,為什么去愛,這些簡單的問題,他幾乎用了一輩子,繞了好大好大的彎子——
才有些明白。
第一,買房要趁早;第二,房子,就是人生某個階段的舒適地帶。日子急了,就想辦法緩下來——
謂之躺平——
沒有幸福的躺平,就談不上優雅的內卷。
三
一轉眼,我們都不再年輕。
但是——年輕人如何買好人生第一套房,卻可以從故事里取取經。
前幾天,一個別墅開發商說,現在客戶都是90后甚至95后了——“有些年輕人買起房子來,一出手就是巔峰。”我當時的想法卻是——很多做不到出手即巔峰的年輕人,如何買好人生第一套房?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
2018年,我和小外在日本旅游,地鐵里遇到一個留學生,和小外一起聊漫畫,不亦樂乎。后來,我問他畢業后會不會回國?比如北京。他說不打算回去——
理由是買不起房子。
這個回答讓我想了很久。
因為我一聽,就知道他陷入了一個高房價輿論的誤區,本能的認為中國所有的房子都是一工作幾十年都買不起的,索性放棄了。但實際上——房子不是炫富的工具,只要一個年輕人不是上來就盯著頂豪、高大上的房子——就像一個人買車不一定上來就是奔馳寶馬的頂配——仔細算算,他是買的起的。
買完以后,還可以真的躺平。
這種躺平,是無需內卷的躺平,是自由自在的躺平,是自我平衡的躺平,是為了家為了愛為了房貸奮斗之后緩下來的躺平。
前幾天和碧桂園設計師聊起這個話題,談到一個好房子的本原,談到當下年輕人的躺平現狀,談到年輕人對好房子的理解,談到如何買好人生第一套房,越談越覺得這個話題——
有興趣、有價值、有意義——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被一種思路帶偏了——
為什么一直以來大家對房子的理解都是貴、豪、奢等字眼,而不是真正回到房子的本質,回到一個飄窗的設計一個地漏的邏輯一個戶型的采光度一個房子的價值區間呢——
回到我們理想的房子真正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呢?
四
談到90后與00后的買房消費觀。
我說了一件事——
小外算是00后,因為我的原因,多少對各個房地產品牌有些接觸。吃飯時,我倆也經常聊起這些老板的故事。有一天,他對我說,之前看到朋友家的大豪宅會嫉妒到哭——
是因為我還小。
“媽媽我越來越覺得,我們家就挺好,不用那么豪。”
前幾天,他從淘寶買了個79元的書包。我拿著包和他聊了很久怎么花錢的問題,——
“買東西講究性價比是對的,但需要搞清楚——
什么是山寨,什么是原創品牌。像房子,什么品牌值得買,什么品牌不值得買,這是一門學問。”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有錢人,不一定都是窮奢極侈的。并不是說一個房子越貴,住在里面的人越尊貴。有錢人對錢非常節制、節約,生活也非常簡單,該花錢的地方又絕不手軟。
一直以來,碧桂園給我的感受就是這樣——
家不一定是富麗堂皇的,簡簡單單就好。家是一個可以讓自己真正放空躺平的地方,一個給自己人生托底的地方,所以,他值得擁有,值得你去追求——
越早擁有越好。
五
建筑是一門偉大的藝術,它基于兩個原則,美與實用。
一條曾發過一個視頻——
講了一個設計師的家——
斷舍離后,只留十五件家具。簡簡單單,清清爽爽。一個家應該有的東西都有,不該有的都去掉。
讓一個家回歸到家本來的樣子。
碧桂園也是這樣,堅定的走在回歸一個好房子本原的路上,走在建設安全、健康、經濟、適用、耐久的好房子的路上——
“戶型均衡、均好,產品迭代、推敲、體驗......永遠不是最終版。”
從某種程度來講,碧桂園是一個有信仰的造房者,帶著敬畏、謙卑、鄭重、謹慎、精進、一絲不茍的造房者——做好產品的每一個細節,把產品和服務當作愛的輸出,用質樸、有生命質感的語言,讓信任和選擇它的人——
享用這個房子——
完成居者的驗證,生命的驗證。
讓每一套房子盡可能的南北通透,日照充足,每一個戶型每一家住在里面的人都真正被尊重,被陽光照耀不厚此薄彼,不因為同樓層里誰家戶型偏小就少開一扇窗,給空間一個良好的情緒,讓每一個想回家躺平的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不去人為夸大房子的價值,不給房子增添不必要的表情、標簽——
讓房子回歸到房子的本質。
它關乎物質,關乎精神,關乎造房者的信仰。
關乎年輕人如何買好人生第一套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