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作者:溫全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素材庫 審核:何良慶)
在孩子學習時間管理的過程中,不同性格的孩子,在時間管理上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橙橙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女生。
從一年級開始,媽媽每天都會事無巨細的幫助橙橙安排好放學后的所有時間,橙橙只需要按照計劃表一項又一項的完成。
橙橙每天被動地接受媽媽的安排,她說不出哪里不對,卻總感覺非常窒息和壓抑。到后來,橙橙就開始軟抵抗,她經常對著密密麻麻的計劃表發呆。
媽媽看到橙橙的狀態后,她感到非常煩躁,覺得孩子才三年級就開始不聽話,等長大進入初中高中可怎么溝通?
當橙橙和媽媽學習到四種常見性格,發現橙橙是老虎型的性格,而自己是典型的貓頭鷹型。她的事無巨細,橙橙沒有任何自主的空間, 這讓她感受到壓抑,這也正是她抵觸媽媽各種安排的根源。
了解橙橙后的媽媽,以前對橙橙說話或者列計劃都是直接給答案。比如馬上要出門了,她會說:“我準備好了,你趕緊收拾,十分鐘后我們出門。”
每當橙橙聽到這樣的表達,她就會覺得我的人生總是被別人安排, 頓時心里就非常堵。心里有抵觸的情緒,動作上也就慢了下來,事實上, 有很多時候她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為什么不高興。但是,聽到媽媽用這樣的方式和自己說話,她的心情馬上就會煩躁起來。
媽媽意識到這一點,也愿意給到橙橙一些空間,就試著改變自己說話的方式:“我準備好了,等你收拾好,我們就出門。你收拾大約需要多久?五分鐘,七分鐘,十分鐘,你選一個?”
當橙橙聽到媽媽這樣的表達,她會感覺自己有參與感和掌控感, 也因此會心情愉悅,這時她的動作自然快起來,原來的拖拖拉拉自然就解決了。
由此看出,當我們足夠了解一個孩子,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學習工具和技巧,就已經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解決拖拉磨蹭的問題了。那橙橙和媽媽到底在四種常見性格中學習到了什么呢?
借用李海峰老師所講授的 DISC 理論,四種常見的性格有老虎型、 孔雀型、貓頭鷹型和樹袋熊型,那么,這四種常見性格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呢?在時間管理上,給這四種性格的人各自的建議是什么呢? 大家請看以下圖表:
需要說明的是,四種常見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在時間管理上,每一種性格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同時,每個人的身上絕對不是只有某一種性格,而是四者兼備,只是以其中一種性格為主,我們可以刻意地去學習不同性格的長處。
時間管理訓練營的月牙和她的媽媽上完這節課,很驚訝地發現;她們兩個都是孔雀型。
她們兩個會經常制定計劃,制定以后一轉眼就忘了。然后兩個人再想起來的時候,就相互原諒彼此說沒事沒事。
當她們了解了自己的性格類型,知道了這種性格類型在時間管理上的劣勢,便開始學習貓頭鷹型人的嚴謹。
媽媽和月牙就這樣一點點制定學習計劃,并且力求計劃能夠執行。堅持了 3 個月之后,月牙和媽媽都變得越來越條理,越來越享受貓頭鷹性格里的嚴謹有序。
當我們身份定位清晰,同時,越來越了解自己和孩子時,我們就可以用更加平和與接納的心態,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用更適合孩子的方式引領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