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只有柬埔寨能讓中國人聽了就皺眉。
幾代華人來這兒,賺了錢,沒留下家。
從政變到清洗,從制度到社團,樣樣有記憶,件件能致命。為什么偏偏是柬埔寨?答案藏在一條條被掐斷的生路里。
不怕你來,只怕你留下
柬埔寨的華人,多。2002年數據顯示,全國華人超70萬,占總人口5.2%。分布范圍廣,金邊、磅湛、貢布、馬德望,幾乎每個省都有華人學校。截至2003年,全國共設立華人學校74所。這說明什么?中國人來了,扎根了,辦學了,生意做起來了。
可問題也就在這兒。柬埔寨這片地兒,不怕你來賺錢,就怕你留下不走。政策設計上看得清楚,結構框架里藏著防備。主流敘事只有一個民族:高棉族。法律不反對少數民族做買賣,但對參與國家治理,始終三緘其口。
民族整合目標是“吸納”,不是“共生”。什么意思?你得學會像高棉人一樣活著。語言得換,名字得改,習俗得收。社團活動,只要一冒頭,就可能被盯上。
這是從法國殖民統治時期就延續下來的控制邏輯。殖民者早就設定好了游戲規則:教育不普及,文化被同化,基層治理只認自己人。
當局擔心什么?擔心有人另起爐灶。擔心多元文化變成平行社會。擔心國家身份失控。政權太多次改朝換代,每次都怕“非我族類”趁虛而入。所以建制度、立法律,確保民族主導地位穩穩當當壓在最上面。
華人社團雖然在1990年代后逐漸復蘇,但始終沒有恢復戰前的結構力量。潮州、廣肇、客家、海南、福建五大幫派繼續存在,卻失去了話語權和自主空間。
做點生意可以,開個學校也行,但要想融進政治系統,幾乎沒有路。
制度給出的信號已經很明確:可以來,可以賺,不能主導,不能扎根。
從這條規矩出發,柬埔寨的可怕感并不來自街頭,而是制度的天花板。
一場政變,埋下一代恐懼
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議會發生了變天。朗諾聯合施里瑪達發動政變,罷免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軍隊進城,議會表決,政令改旗,國家路線拐了個大彎。
政變當天,金邊街頭幾乎沒有抵抗。但這一擊之下,政局崩了,社會斷層出現。中國被迅速貼上“外部干涉者”標簽,華人被當作“同情者”處理。華人學校、商鋪、工會首先被清理。街頭掃蕩、戶口審查、家族背景追問成了常態。
政變僅過一年,紅色高棉崛起。1975年,進城接管政權。這一年,中國人徹底沉默了。柬埔寨正式進入“民主柬埔寨”時期。這個政權極端反城市、反知識、反資產階級,把整個社會拉入黑暗。
高棉族是革命的唯一合法民族。其他族群必須轉化,否則就是異類。華人,尤其是經商家庭,幾乎全部劃入資產階級范疇。清算從戶籍下手,從語言、姓氏、親屬網開始排查,一層一層往下剝皮。
沒有法庭,沒有通告,也沒有解釋。只是某一天,有人被帶走。再沒回來。
華人“傳統大戶”成了第一批失蹤者。福建商會領導、潮州幫年長者、學校董事會骨干,一個個不見蹤影。那些留下的人也逃不掉,全被送去農村,“再教育”,實際上是強迫勞動營。勞動營不分性別、不分年齡、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水稻田、運木車、掘井道,餓死、病死、打死的事天天發生。
1979年紅色高棉倒臺,越南軍隊推翻政權時,全國人口已減少將近四分之一。其中華人比例損失尤重,因缺乏具體統計,直到今天都無法確認確切人數。
這場清洗沒有留下名單,只留下了恐懼。
紅色高棉垮臺后,政局再起變化。1979至1991年,又是十多年內戰。邊境游擊戰、政治分裂、援助斷流,經濟社會再度全面崩潰。華人沒有恢復期,只能自保。
制度性歧視成了活下來的經驗。再也沒人敢說“我是僑領”,也沒人辦年貨大會,更沒人組織公開祭祖。
經濟復蘇,社團復活,但門沒敞開
1993年,聯合國主導下舉行全國選舉。柬埔寨進入憲政新時期。王國復辟,憲法確認民主制度,設立議會、司法、媒體體系。
表面看,這是一場重啟。實質上,舊系統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外殼。民族主導權仍由高棉族掌握。華人雖然經濟活動開始恢復,但政治參與依舊受限。國家治理的主架構中,找不到華人名字。
華人社團在1990年代后陸續復活。潮州、客家、海南等組織重新建立。學校數量上升,捐資活動重啟,教育復興被視為僑界“第二春”。
可社團是“社交場”,不是“權力場”。在行政管理系統里,華人依舊沒有代表席位,也無選舉動員權。政策制定沒有發言機會,預算撥款沒有照顧通道。即便在經濟領域,土地法、經營執照審批中也明顯存在“原住優先”原則。
華人雖然做生意做得響,但做生意的權利始終懸在空中。投資靠關系,合同靠人情。哪天政策一緊,市場一封,資產歸零的風險立刻撲面而來。
有人問:這怎么就“可怕”了?可怕就可怕在,它不是明面壓迫,是結構性懸置。讓你在這里,但不讓你在這里扎根。讓你賺錢,但不給你身份感。
華人活得像影子,社團像借宿,經濟活動像過客。每一代人都要重新問一遍:我們能留下嗎?這個問題沒人敢回答。
從政變,到極權,到復蘇,這國家的每一次動蕩都把華人推到邊緣。如今它靜了,可靜得讓人警覺。門沒鎖,但也沒開。
參考資料:
1970年柬埔寨朗諾政變的原因分析. 中國知網. 2015年
1993年以來柬埔寨民主化進程. 中國知網. 2017年
Steps Toward a Solution of the Indochina Imbroglio.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6年
柬埔寨的華人社會——華人與新華僑的共生關系. 南洋資料譯叢. 2011年
柬埔寨的民族政策及其實踐研究(1953-2013). 云南大學. 2016
柬埔寨經濟現代化進程研究(1953-2015). 云南大學. 2019年
柬埔寨民族國家構建與民族整合進程研究. 中國知網. 2016年
冷戰以來柬埔寨地緣政治變動研究. 中國知網. 2015年
論法國殖民統治對柬埔寨社會文化的影響. 東方論壇. 2013年第5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