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期望共同重視中老年婦女的健康,并采取行動進行更年期教育保健活動。今天的科普就來聊聊女性更年期一個常見的疾病——骨質疏松癥。
說到“骨質疏松癥”對更年期女性有哪些影響,可能大家不太清楚,下面讓我們來通過一個真實的病例來了解一下。
51歲的陳女士,1年前開始感到腰背疼痛,但她并未重視,未予治療。6月前感覺腰背疼痛明顯加重,尤其以夜間睡覺時明顯,嚴重影響睡眠質量。走路時必須以手托扶腰部,無法從事任何家務勞動,連做飯都需要家人照顧,極大影響生活質量。曾于康復科就診,予以物理治療后感腰痛稍好轉,但仍疼痛較重。后來聽朋友說也曾有腰痛,去婦科就診,診斷骨質疏松癥。于是來到婦科,經骨密度檢測后證實是骨質疏松癥。經醫生評估后予以激素治療,3月后復診時感腰痛明顯好轉,并能從事輕體力勞動,能自己做飯,心情改善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后定期復查,目前已口服激素1年余,腰痛基本消失,自我感覺狀態較好。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為特征,導致骨脆性增加以及骨折風險增高的一種全身性骨代謝疾病。
骨質疏松癥有哪些高危人群?
孕婦,哺乳期女性,絕經后女性,中老年人群,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問題尤為嚴重。
國家衛健委2018年10月19日發布的首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0歲以上男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6.0%,女性患病率達到32.1%,65歲以上女性的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更是達到51.6%。
為什么女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
1
女性一生各個階段的骨量均低于男性,天生就是骨質疏松癥的“青睞”對象。
2
女性日常運動量相對小于男性。
3
有些女性為了追求“美感”,過度節食,營養失衡,體脂量過低,甚至繼發性閉經或月經紊亂。
4
女性進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開始下降,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造成骨量快速流失。
骨質疏松癥的危害包括腰酸、背痛、駝背、身高減少、骨折等。危害最大的是骨質疏松性骨折,其中髖部骨折是致死率最高的類型,每5人中有1人在1年內死亡,年齡越大,死亡風險越高。而且骨折后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家庭照護成本增加,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
如何預防女性骨質疏松癥?
1
“生命在于運動”,適當增加體育鍛煉,加強運動,如慢跑,健康大步走,游泳,打太極拳等;
2
適當增加日照時間,從食物或曬太陽中吸取充足的維生素D,有利于鈣的吸收;
3
加強營養,進食足夠富含鈣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蝦皮,紫菜,堅果類及其他添加鈣的食品;
4
戒煙,限酒,少喝咖啡,濃茶及碳酸類飲料;
5
為了預防骨質疏松癥引起的骨折,老人要注意防止跌倒,家中房間要保持充足的照明,物品擺放位置固定,家中浴室及洗手間要布置防滑墊,安裝扶手。
6
絕經后的女性如果有骨量減低或骨質疏松癥,如果沒有激素補充治療禁忌癥,可考慮行激素補充治療(醫生指導下)。
哪些女性可以進行激素補充治療?
當女性在40歲以后,出現和卵巢功能下降相關的系列相關癥狀,即更年期癥狀后可以考慮激素補充治療,以下是激素補充治療的適應情況:
1.絕經相關癥狀:月經紊亂,潮熱,多汗,睡眠障礙,煩躁,情緒低落等;
2.生殖泌尿道萎縮相關問題:陰道干澀,性交痛,反復下尿路感染,夜尿,尿頻,尿急;
3.低骨量及骨質疏松癥。
有人說,雌激素會使女性變胖,患有骨質疏松癥的女性不要吃激素。這是真的嗎?
很多女性朋友一提到激素就談虎色變,是因為她們把女性雌激素當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讓人長胖的”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片,可的松片等),而雌激素是不會引起女性變胖的。科學研究發現,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后的體重增加是由于體內雌激素缺乏所致,雌激素本身更加有利于女性身材的維護。如果有了低骨量或骨質疏松癥,可以在醫生的評估后考慮激素補充治療。
美麗人生是每一個女性追求的目標,我們不僅要有美麗的容顏,更要有挺拔的身材,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關注骨健康,遠離骨質疏松癥,讓我們的骨骼慢慢變老,一直擁有美麗而挺拔的人生。
文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 周江華(主治醫師)
王威(副主任醫師)
圖 | 來自網絡 編輯 | 宣傳中心 張軒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