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搜上一個說法,叫做“辭職式養生”, 意思是辭職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現在的職場人壓力山大,極其高的KPI、擅長畫餅的老板、只會PUA的領導、同事之間的內卷、后輩的追趕,這都讓人煩心。 而當你辭職以后,沒有了職場的壓力和煩心事,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好好休息,好好養生, 這樣很多病就會逐漸好轉甚至痊愈,身心健康狀態會變得越來越好。
于是有人說,吃了這么多藥,還是辭職對于身體健康最好, 可是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1
辭職在家養生是怎樣的體驗?
現在的職場壓力大,事情多、又復雜,大家都很焦慮,領導總是發火, 有些人受不了,于是就辭職在家待業,躺平了,你就不能壓迫我了吧。
上個星期,我就回老家一趟,就是覺得壓力大,需要休息,想回去補充能量。
剛開始回到老家,那感覺是真的好,老家空氣好,不再有刺鼻的汽車尾氣、灰塵,晚上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 都可以看到銀河; 特安靜,有一種不真實的安靜,晚上睡覺的時候感覺耳鳴,可以安安靜靜地想事情,這樣睡眠質量高,第二天早起來都不累;沒有了城市的喧囂,晚上吃完飯,隨時可以睡覺; 父母在,不用擔心每一餐吃什么, 只要準時出現,肯定是熟悉的媽媽的味道。這樣過了幾天,人特定精神,補充了能量。
人就是這樣,過了幾天,就會發現,這樣的日子太無聊,人就是要折騰,于是就像搞事情,抓魚、抓鳥、爬蟲、摘野果,很多也發現膩了。
再過了幾天,就會想工作了,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找點事情做,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可能性。
而再過幾天,錢包會提醒自己,你要上班了,否則要斷糧了哦,房貸、車貸、信用卡、各種貸款時間到了,短信告訴你你要還款了。
所以辭職在家養生,舒服是舒服、也可以調整自己,給自己充能量,不過錢包也會帶來壓力,太無聊也會讓你想折騰,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還是要出來上班。
2
你是否有足夠的底氣休息?
其實在家休息不是自己決定的,而是錢包決定的,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沒有經濟基礎,你再想休息,也只能休息一陣子,然后麻利回去上班。
而如果有經濟基礎,或者有父母、家人的支持,也就是不缺錢的主,那就可以休息得長一些,甚至可以開始養生。
所以,在辭職的時候需要儲備一些錢,或者獲取支持,這樣才能有底氣。
如果是單獨一個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這樣還簡單一點。去年在一家快餐店吃飯,一個年輕小伙進來打飯,順便跟老板道別,說準備出去玩了,老板問他:“你不就做了3個月,怎么就走了?” 這個小伙說:“夠了,我準備出去玩一圈,這些錢夠用了。” 老板后來跟我說:“真的看不懂這些年輕人,不好好做事,有點錢就出去吃喝玩樂。” 這經典地詮釋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而如果是拖家帶口,還著房貸、車貸,則不能那么魯莽,需要考慮自己存了多少錢,如果找不到工作,可以活多久,沒有工作老婆還是不是會慌。去年一篇文章刷屏《40歲失業,我在公園假裝上班》道出了失業的辛酸。失業最后一項還有失業保險,但是也有著嚴格的規定才能拿到。 所以這個時候辭職需要深思熟慮,好好準備,而不能率性而為。
當然了,更可怕的是失去對于職場的適應能力,最近上熱搜的一名軟件技術人員,有著不錯的背景,技術,是公司的系統架構師、核心技術骨干,可是在家陪孩子半年,發現已經很難得到面試機會的。
離開了工作崗位,而公司的狠心崗位是很少的,隨和年齡的增大,如果主動離開,要找到合適的崗位越來越難。
3
你是為了養生還是逃避自己?
當你準備好了,要辭職了,也要問問自己,你是去養生,還是暫時的逃避,這還是有區別的。
如果你覺得現在你在公司處理不來、應付不來,工作內容太難,上司不好相處,跟團隊不合群,換家公司是不是可以解決,或者說休息一段時間問題就可以解決,如果不是,那就是逃避。
而如果公司太忙,上班太累了,老板是在PUA你,加班太多,這個可以休息解決,那辭職養生是還不錯的選擇,讓自己放下壓力、補充能量。
4
寫在最后
辭職式養生,可以讓自己徹底地放下、補充能量,不錯這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需要經濟基礎,否則就不能養生,反而更加焦慮。當然了,要養生,而不是逃避,需要把問題清楚,才能徹底放松。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贊支持阿布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