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拋棄你的時候,“再見”都不一定會說!
11月24日,福建人熟悉的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出售零售業務板塊的全部資產(商標除外)。
消息甫出,再度引發市場對日趨凋敝的實體零售業關注。
而福州市民則難免唏噓,已陪伴身邊多年熟悉的商超賣場,越來越少了。
“說商道市”一年多前也曾唏噓過,年虧7.56億!福建前首富旗下新華都沉淪記,引發福建人極大關注與熱議。
新華都:擬甩賣零售業務
日益內卷的實體零售賽道,作為資深玩家,新華都被市場無情甩下。
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出售零售業務板塊的全部資產(商標除外)和負債,包括除互聯網營銷業務以外的、其他任何與超市百貨等零售業務相關的資產及負債。
意向受讓方征集期為2021年11月25日至12月9日。
根據公開資料,此次新華都零售業務涉及11家全資子公司及1家參股公司,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廈門、寧德、三明、龍巖、南平新華都購物廣場,福建新華都綜合百貨,江西新華都購物廣場、贛州新華都購物廣場,三明新華都物流配送,及新華都(福建)物流(公司持股5%)。
截至2021年9月30日,總資產25.99億元,凈資產2.77億元,1~9月營業收入31.73億元,凈利潤-0.51億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新華都門店數為81家:超市店75家、百貨店6家;其中,閩南區49家,閩東區12家,閩、西北區16家,省外區4家。
今年剛發布的2020零售百強,新華都購物廣場排名第76位。
唏噓!已陪伴福州人26年
令人唏噓!
作為發家福州的最早一批大型商超賣場和百貨商場,掐指一算,新華都購物廣場已陪伴福州人26年。
1995年,首家新華都百貨出現在福州東街口。
此后,新華都旗下的火車站新華都商城、廈門湖里區商場、五四路新華都購物廣場、新華都百貨寶龍店等相繼開業。
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則成立于1999年,是新華都實業集團的控股子公司,經營業態主要分為超市、百貨,以及久愛致和公司,于2008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
業績方面,新華都上市公司2021年三季度報顯示,前三季度主營收入41.36億元,比增20.19%;歸母凈利潤4936萬元,比降67.09%;扣非凈利潤4969萬元,比降61.05%。
目前,交易對方、交易方式和交易價格尚不確定。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擬出售資產所產生營業收入占公司的比例超過50%,根據相關規定,預計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但不構成重組上市。
新華都表示,此次交易如能順利完成,公司將剝離經營業績承壓的零售業務,聚焦于以互聯網營銷業務為主業的業務布局,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實現業務的戰略轉型。
11月25日,新華都一字板漲停,收盤4.62元。
前首富陳發樹成超級牛散
不過,作為吃瓜群眾,盡管實業失色,也不必為新華都的創始人陳發樹操心。
細數陳發樹在線上的布局,新華都如今轉型的互聯網營銷板塊,主要就是久愛致和。
其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數據研究為基礎的效果營銷、產品運營公司,主營業務為數字營銷、電商運營,新華都在2016年完成對其的全資收購。
新華都2020年互聯網營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4.4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7.88%,比增28.86%,可見新華都的大部分營收仍是由傳統零售板塊貢獻。
顯然,這些投資,對福建前首富陳發樹而言,只是小意思。
如今,將他定位為企業家或商人越來越不準確,因為其超級牛散的名頭日趨響亮。
在最新的《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陳發樹個人凈資產達710億元,排名第212位。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除了是云南白藥聯席董事長,陳發樹仍然以牛散身份持股有隆基股份等5家A股公司,持股市值約為130億元。
近期漲幅較大的恒合股份等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背后出現了眾多資本大佬,其中就有陳發樹的身影。
除了眾所周知的投資紫金礦業暴賺數百倍,押寶隆基股份及中國中免獲利百億元等過往“戰績”,陳發樹2015年持有恒合股份80萬股,成為第三大股東,2016年加倉到570.3萬股,并維持至今。今年以來,恒合股份漲幅達98.19%。
當你注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人生如登山,懂得敬畏,全身而退方顯大智慧。
實體商超轉型艱難
這一天來的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伴隨著電商和新零售的沖擊,新華都的頹勢早已顯現,之前已關閉了多家超市,并且出售了餐飲板塊。
2013年起,新華都就開始出現凈利潤虧損的情況,當年營收73.8億元,凈利潤卻為-2.36億元,此后營收更是呈現逐年下滑拉跨趨勢。
2019年,新華都經歷“至暗時刻”——全年營收60.06億元,巨虧7.56億元。2020年雖然勉強挽尊,營收51.91億元,凈利潤1.82億元,但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加強了成本管控”,說白了就是關閉處置虧損門店和子公司股權。
單單2019年,新華都不僅全年無新增門店,還關閉或處置租賃合同到期的門店6家、虧損門店50家,共56家;調整門店1家。經此,門店總數縮至87家。
更讓業界爭議的是新華都1元賣子的“騷操作”。
2019年7月,新華都公告,以1元賣掉旗下新零售試水品牌海物會,將持有的福建新華都海物會投資有限公司51%的股權,轉讓給福州新界餐飲。
回到實體商超百貨行業,疫情困擾之下更是危如累卵。
如今,在電商、生鮮到家、社區團購和便利店等進擊擠壓之下,不對單單新華都面臨窘境,原本外資超市大賣場“優等生”的家樂福、麥德龍、大潤發等紛紛賣身,沃爾瑪、華潤萬家等也不斷關店,大洋、王府井、蘇寧易購等百貨更是吃癟,永輝、Costco、盒馬等則轉戰倉儲會員制店。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新零售業態暴露出了各種問題,現在還很難說“路在何方”。
穩健or保守?
沉默的新華都
一個難掩的不爭事實是,作為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旗下的零售業上市公司,新華都自2013年首度虧損以來,最近N年始終在奮力保殼的路上。
財報顯示,2013年至2020年,新華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3.8億元、70.18億元、64.88億元、67.1億元、69.73億元、68.5億元、60.06億元和51.9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36億元、0.32億元、-3.74億元、0.54億元、-0.52億元、0.17億元、-7.56億元和1.82億元。
在“說商道市”看來,在2008年的時候,新華都上市成功,甚至先于永輝一步。這些年,較之永輝,新華都顯得要“穩健”的多。
但另一個層面上說,與其說新華都“穩健”,倒不如說“保守”。
“說商道市”也甚是困惑,“說商道市”與同為福建零售業三朵金花的東百、永輝,高層、中層均保持良好溝通與交流,唯獨新華都是例外。
這么些年,新華都給“說商道市”最大的感知即沒啥感知,就這么沉默著,沉默著。
痛定思痛,最終還是決定“躺平”了么?!
“說商道市”覺得,也不盡然。這些年,福建前首富,醉心投資,無心零售。做零售,他是失敗的。但資本市場一字板漲停似是告訴別人,市場愿意相信陳發樹這些年已經展現出的投資格局和利益分享。看來,剝離掉虧本業務后的新華都,在資本市場還是很有講故事的空間的。
故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