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01
自疫情爆發以來,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就一直受到密切關注。
一些比較有威脅性的變異株會被世衛組織用希臘字母特別命名,比如阿爾法毒株(Alpha) ,貝塔毒株(Beta) ,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德爾塔毒株(Delta) 。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數據,相較于初代新冠病毒,德爾塔的傳播率增加了97% (國外也有一些研究認為,德爾塔的傳染性增強了60%) 。
所以自從德爾塔變異株出現后,很快就擊敗了它的那些“前輩”,成為全球流行最廣的版本。
但是別忘了,病毒是會不斷進化的。
11月9日,南非檢測到了一種名為B.1.1.529的變異毒株,并于11月24日上報到了世界衛生組織。
僅僅兩天之后,世衛組織就將其危險等級列為VOC級,并將這種新型的毒株命名為奧密克戎(Omicron) 。
按照危險程度從低到高,世界衛生組織將病毒分為三個等級:
VUM(Variants Under Monitoring,監測中的變異株)
VOI(Variants of Interest,值得關注的變異株)
VOC(Variants of Concern,值得關切的變異株)
當年德爾塔毒株從確認上報到升級為VOC級,前前后后花了半年時間;而奧密克戎從上報到定級為VOC,僅僅只用了兩天,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種變異株的威脅程度。
由于這種新型毒株才剛發現不久,所以它的傳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關鍵信息都還缺乏足夠的論證,但目前已知的一些消息已讓人不得不高度警惕。
一來是,這種病毒已發生了多處關鍵性的變異。
奧密克戎已確認到約50個變異點位,其中在S蛋白上的變異點至少有32處 (相比之下,德爾塔在S蛋白上僅有15處突變) 。
S蛋白的突變非常關鍵,如果把病毒比作敵人的話,S蛋白就相當于病毒侵入人體的武器。
現在敵人的武器升級了,自然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除此之外,根據目前已知的一些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的S蛋白如果出現K417N、E484A或N501Y突變中的任意一種,其免疫逃逸能力就會增強,而奧密克戎變異株同時存在上述三種突變。
三重buff疊加之下,自然會讓人擔心:疫苗和抗體藥物對這種變異株的有效性,會不會出現顯著的下降?
以上是理論層面的分析。
二來是,目前已有的實踐數據同樣顯示,奧密克戎確實傳播很快。
這種變異株僅用了25天,就在南非的新增病例中占據了90%的比例,相比之下,德爾塔用了100天,才在新增病例的占比中上升到80%。
這里并不是說德爾塔弱,而是想說,奧密克戎很可能比德爾塔還要厲害得多。
它完全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超級毒王。
這也是為什么英美等十三個國家(地區)第一時間宣布對南非等7個非洲國家實行限航;而以色列和日本這兩個原本已放開國門的,更是選擇“全面封國”,暫停所有外國人入境,可見形勢之嚴峻 (當然,就像上文說的,目前我們對奧密克戎的研究還相當有限,目前還只是基于有限信息下的初步推演,其傳播力、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到底如何,至少還需要幾周時間才能得到更可靠的數據) 。
02
那么,這種新型變異是怎么來的?
這兩天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很可能是從艾滋病人體內進化而來的。
艾滋病也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人的免疫系統會出現嚴重退化,難以對病毒進行清除,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新冠病毒成功侵入艾滋病人體內,就能在人體內源源不斷地進行復制,而病毒復制的次數越多,變異的可能性就最大。
根據南非統計局2017年的數據,該國約有1/8的人口攜帶有艾滋病毒,部分省份甚至高達1/4,相當于給病毒的變異提供了“溫床” (也有人認為南非的官方數據明顯低估了艾滋病的比例) 。
而一年前的貝塔毒株,恰恰也是最早在南非被發現的。
當然,以上只是奧密克戎毒株來源的一種推測,我們稱之為可能性1。
中國疾控中心的專家在最新的答復中認為,變異毒株也有可能來源于另外兩個渠道:
可能性2,病毒先在動物體內發生了適應性進化,使其突變速率高于在人類體內,然后再從動物傳染給了人;
可能性3,這種變異毒株早就在某些監測落后的國家持續流行了很長時間,但因為相關國家監測能力不足,所以一直沒能發現,然后病毒在暗中進化了很多代,直到在南非被發現。
這種可能性我認為也是不小的,南非周邊的幾個國家,像斯威士蘭、博茨瓦納、萊索托等等,這些國家的艾滋病毒攜帶人口比例其實比南非更高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斯威士蘭的艾滋病毒攜帶者占人口的比例高達27%,也有一些機構認為實際上已高達40%) ,但可能因為這些國家太落后了,一直沒能檢測到變異毒株,直到這種毒株在南非被發現。
這次歐美國家不僅對南非斷航了,連同南非周邊的幾個國家 (博茨瓦納、斯威士蘭、萊索托、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津巴布韋) 都一起斷航了,應該也是有這方面考慮。
值得慶幸的是,根據Chris Hani Baragwanath醫院 (南非最大的醫院,也是非洲最大的醫院) 給出的反饋,在已感染奧密克戎 (型變異株) 而住院的患者中,有2/3是未接種過疫苗的,還有1/3是只接種了一針的(包括接種了強生、輝瑞-BioNTech 和阿斯利康疫苗的都有),但沒有一個是接種過兩針疫苗的。
前文說了,奧密克戎出現了幾處影響免疫逃逸能力的關鍵變異,但目前的數據顯示,疫苗對防止病情發展成重癥依然是有效的(換成游戲里的說法就相當于,疫苗不能確保成功閃避,但可以防止暴擊) 。
當然,由于目前的數據樣本較小,不排除后續會被更正。
目前學術界也存在明顯的分歧。
比如《Nature》11月25日的文章就表示,由于奧密克戎毒株的S蛋白區域包含大量突變,所以可能會削弱疫苗的效力,甚至有部分專家認為這種變異株至少會讓疫苗效力下降40%,但也有專家 (比如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咨詢小組”成員、利物浦大學教授Calum Semple) 認為奧密克戎的威力被嚴重夸大了。
總之,還是要等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出來之后,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但可以確定的是,奧密克戎是一種需要我們高度關注的變異株。
03
奧密克戎變異株對我們國家會有多大影響?
截至11月28日,已有至少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病例,其中就包括中國香港發現的2例。
一例是從南非飛香港的,另一例很可能是在酒店隔離期間被交叉感染 (兩人住在酒店的同一層、房間正好是對門) 。
所幸的是,國內其他省市暫無相關病例。
我個人對我們國家的防疫形勢還是相對樂觀的,因為我們一直在堅持嚴格的“動態清零”措施,一旦有外來輸入的病例,總是能夠早發現、早隔離、早治愈(并且中國疾控中心已確認,我們的核酸檢測試劑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是有效的,不用擔心無法檢出的問題)。
回想8月份的時候,以彭博社為代表的西方媒體曾公開質疑中國的“動態清零”防控策略,尤其是對我們的入境隔離措施嗤之以鼻,認為這會讓中國被世界孤立。
國內一部分人也紛紛響應,認為我們應該放棄清零,打開國門,來重振經濟。
但新冠病毒真的是“專治各種不服”。
每當一部分人打算要松懈的時候,疫情就會隨著變異毒株強勢襲來。
事實證明,我們國家審慎對待疫情,堅持動態清零的防控措施,才是對老百姓生命安全更負責任的一種做法。
而且正是得益于這些嚴格的防控措施,我們不需要在“放開國門”和“關上國門”之間反反復復,反倒讓“內循環”保持了相對暢通 (當然,和疫情前肯定沒法比,但已經是在不利的局面下爭取最有利的形勢了,上周末我去商場的時候,杭州這邊人流量依然很大) 。
還有一些人則認為反正早晚是要和新冠共存的,不如早一點把它當成流感來處理。
而且他們還會拿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 (其實西班牙大流感起源于美國,但因為西班牙最早報告了病例,結果就不幸背上了這口鍋) 來舉例,說人類最終不還是和流感病毒共存了嗎。
但我并不贊同這種觀點。
因為新冠疫情的后遺癥,遠比流感要復雜和嚴重得多。
根據武漢協和醫院團隊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在他們研究的120個病例中,不管是輕癥患者還是重癥患者,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后遺癥。
尤其是在重癥患者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一年后依然出現呼吸急促等癥狀,43.3%的人存在睡眠困難,32.5%的人出現關節疼痛。
除此之外,還有56.7%的患者存在纖維化等各種肺部異常。
國外的一些研究也顯示,在對患者出院后的隨訪中發現,患者回家后依然存在乏力、呼吸困難、關節痛、胸痛、嗅覺丟失等各種后遺癥。
其中有一個叫娜塔莉的新冠患者,她原本是個跑步愛好者,可在康復一個多月后,又因為胸痛被送進了醫院,后來一查,原來是血氧飽和度過低,導致的嚴重缺氧。
要知道她才20歲,肺部功能就出現了如此嚴重的后遺癥,其后半生的生活質量可想而知。
所以,別再輕易說什么把新冠疫情“流感化”了,兩者的后遺癥根本沒得比。
那么,病毒沒完沒了地不斷變異么辦?
事到如今,有一件事應該已經是非常明晰了,那就是疫情的防控,真的不是一兩個國家的事。
它主要還是取決于那些短板,即那些落后國家能不能控制好本國的疫情。
如果那些落后國家控制不住本國的疫情,新的變異毒株就會不斷進化出來,然后從非洲、印度等地開始向全世界流行。
那么,我們“動態清零”的防控策略什么時候才能到個頭?
會不會沒完沒了?
我個人的觀點是,還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相信醫學是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
而我們現在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是在為醫學的進步爭取時間,是在為特效藥的研發和疫苗的完善爭取時間。
期待醫學的進步,讓新冠藥到病除。
當然,病毒也會不斷進化。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場醫學進步速度和病毒進化速度之間的較量。
在人類足夠領先以前,還是需要再忍一忍,堅持一段時間。
該洗手的洗手,該戴的口罩也要戴起來,相信國家的防控策略。
至少,這個冬天,我們依然要嚴陣以待!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