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是你曾給予我勇氣,所以我想要為你而勇敢。”
勇敢,無疑是一種極度稀缺的品質,特別是在親密關系里。
見過的人越多,經歷越豐富,人卻變得越發膽怯。不再天真相信愛情,也不敢去全身心投入去愛一個人,更害怕被他人嫌棄、拋棄以及背叛。
正如太宰治 在《人間失格》一書所說的那樣:“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
我們渴望愛,害怕受傷,漂泊的心,又該在哪里靠岸?人生短短三萬天,我們尋尋覓覓所追尋的何嘗不是,互相尊重、理解以及共同成長的默契,以及不離不棄的恩情與心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幸福?
最近,有幸遇到陳海賢的新書《愛需要學習》,關于親密關系那些“愛與怕”、如何消除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以及婚姻遭遇傷害等內容,深受感觸與啟發。
一、為什么要談戀愛、結婚經營親密關系?
有人說,只要有錢了,就不需要談戀愛,更無需要結婚了。
還有不少年輕人對于婚姻憂心忡忡,戲謔道:“不婚不育保平安。”
當然,無論是單身還是結婚,這不過是我們的一種人生選擇,無謂好壞。但,你是否想過,你不愿意進入一段親密關系,有可能只是因為害怕,而不是你內心并不需要。希望你能誠實面對自己,做一個不讓自己后悔的選擇。
單身很爽但可能會孤獨,結婚心安但可能一地雞毛。在《愛需要學習》一書提及到,親密關系能讓人長出新的自我,獲得一種新的眼光以及獲得歸屬感。
其中,印象較為深刻的是,被問到單身和戀愛的區別時,小伙子回答:“最大的區別就是無論我在外面做得怎樣,心里都十分確定,有個人會在家里等我。一想到這兒,我的心就變得很安定。”
進入一段親密關系,也許不如單身自由,看似沒有很多限制,但與此同時也得到很多美好事物如個人成長、學會負責任以及來自靈魂深度的接納與認可。
如果想要戀愛,那就不要害怕,盡管在經營親密關系中你可能會受傷害。畢竟你需要面對愛情與婚姻背后的人性復雜,但愛是一種能力,我們可以學習與他人建立一種超越自我局限的關系。
愛也許是一場冒險之旅,但值得我們去探索,去歷練,去成長。
二、如何打破溝通的無效循環?
婚姻經營之道,核心在于溝通與理解。
但,很多夫妻其實都在進行無效的溝通,總是“口是心非”,讓彼此進入一種指責、爭吵以及冷戰的消極情緒混戰中不能自拔。
明明眷戀丈夫的溫柔,卻非要刻意做出“離開誰都能活”的高姿態,將丈夫推出門外。明明想要妻子的關心,卻非要用沉默或抱怨來強迫妻子認錯……
如果戀人之間已經進入“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消極關系模式,一張嘴就吵架,一吵架就翻舊賬,一來氣就沉默冷戰,那么可以按《愛需要學習》書中提及到這五方面破局。
第一,不給對方貼標簽
因為我們以為足夠了解,所以總會不自覺給伴侶貼標簽。
對方可能只會偶爾發脾氣,我們就給他貼上“脾氣臭、情緒失控”的標簽,或者對方只是喜歡操心,我們直接貼上“愛控制、強勢”等標簽。一旦在心里貼上了這樣刻板標簽,我們就找到對方可愛之處,也就是失去發現與改變對方的可能性。
“你就是這樣的人”,這句話我們聽過太多了,似乎忘記了反思是否妥當。人的性格固然難以改變,但人又是復制多面的,貼標簽是靜止固化的思維模式,不利于我們經營親密關系。
第二,放棄自我辯解
有矛盾的時候,越是自我辯解,對方就越生氣。
“如果你想要辯解,可以先問自己:‘當我這么說時,對方會聽嗎?他愿意接受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如別說,很多時候,你一辯解,就會回到原有的溝通模式,不如先聽聽對方怎么說,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方身上。”
放棄自我辯解,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面對伴侶無故的追問但請不要急于反駁對方,更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或者非要自我辯解來證明自己是對的。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好好溝通或者解釋個中的誤解和你當時的感受。
第三,從我開始改變
明明是兩個人的關系,卻需要一個人先改變?
當一段親密關系發生問題時,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將過錯歸咎于伴侶身上,希望對方改變以符合自己的期待。但,認為自己沒有錯,期待對方改變,只會讓你們的關系越發緊張,掉進溝通無效的惡性循環。
《愛需要學習》提及到,“從關系模式看兩個人的相處,有兩個關鍵詞很重要,一個是‘配合’,另一個是‘循環’。”
親密關系中的兩個人,是互相影響的,想要進入良性溝通的循環,就應該從我開始改變做起,不然只會進行無效的掙扎。
第四,看見對方微小的改變
我都改了,你怎么沒看見?
被看見,被理解,是親密關系很重要的一環。如果你看到伴侶有再小的改變,也請積極反饋,讓它逐漸變成習慣。如果一直盯著對方的舊行為或者過去的錯誤不放,那么你可能就看不到他發生的新的改變。
作者告訴我們要看見對方微小的改變,“重要的不是舊行為會不會出現,而是新行為會不會增加。”例如,一個不懂浪漫的丈夫,嘗試主動買一束花或者禮物給妻子,那么妻子最好給予鼓勵,而不是抱怨以前生日沒有蛋糕又沒有禮物。
第五,改變處理事情的模式
有時候,矛盾并不容易化解與處理。
也許用不了多久,就容易再次陷入溝通無效的消極模式,一方指責抱怨,一方反唇相譏,雙方陷入難受痛苦的狀態。如果舊的行為無法改變,或者一時半刻改變得不徹底,那么可以改變夫妻的互動模式。
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可以約定換一種方式來處理。例如,丈夫明明承諾回家吃飯,最后卻爽約,這時候妻子會很生氣。
一時半會改變不了行為,那么兩人就可以協商達到相對的平衡。例如,可以約定,如果丈夫爽約就給妻子帶一份禮物,或者找個時間下廚等方式滿足妻子的需求。
如果你對愛情或者婚姻有所困惑,想要找到一份真摯實用的答案,那么請你認真讀一讀《愛需要學習》這本書。它沒有枯燥的理論,而是用真實故事結合心理咨詢方式,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可謂是“中國式親密關系度身訂制的實踐指南”。
不愛,可以有無數種理由。愛情,需要學習與付出。
想要擁有美好的親密關系,那請不要那么害怕受傷,必要的時候,不妨勇敢冒險。
無論這個世界對你怎樣,都請你一如既往地努力、勇敢、充滿希望。
愿你能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系,遇見更好的自己。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