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三石一聲 + 侯曉鵬
裘德個人第二張專輯《最后的水族館》給我聽出了比第一張更有“錢味”、制作經費更充足以外,用心程度極至演唱技藝都比第一張有了顯而易見的進步……
我是說,當專輯有魏如萱合唱同名單曲,有李格弟加盟創作后,這至少同步體現了“有錢”也“有心”這兩個方面吧,合作找到對的人,這就成功了一半。
在我已經很上癮各首先行曲《B級鯊魚》、《水母銀河》之后,全新專輯終于來了。
顯然,在我這樣相對有著比較久“聽齡”的人而言,李格弟的名字是吸引我的,所以最先點開她作詞的《浮動的島》來聽,也成了這張專輯迄今被我斷定最耐聽的一首,尤其這首歌解決了裘德上一張專輯過于“高級”不夠K的問題——講真,我欣賞裘德的才華,但對于他入圍了金曲獎的第一張專輯,總覺得隔了一層能直通心底的隔膜——音樂當然有門檻,但是欣賞與共鳴不該有。
《浮動的島》之所以打動我,在于這首歌有著“由淺及深”的層次,從木吉他的清幽、到薩克斯與鼓聲交織的優雅,以島嶼隱喻情感最終放下了的釋懷,在音樂氣氛上做到了貼切的傳達,還有升級的表達。
另一首《濃縮藍鯨》也很棒,專輯概念提及“藍鯨的靈魂被濃縮進磷蝦的身體里,這是一只異化磷蝦生態箱的展品”,這種有趣的文字游戲更加吸引了聽眾的好奇,想到用藍鯨的視角去表達心意的創作方式很浪漫,歌詞里幾處出現的靈魂、沉迷、棲息等,把整個浪漫的維度抬高。最后就算隕落,驚天動地,還是能留下一座島嶼給心愛的人,然后把自己的靈魂濃縮進磷蝦。
只是,還是很可惜,是吧?
最后,一只磷蝦被帶走后的靈魂,就像遺言消散在風里。
對于這種慢板的抒情會有天然的好感,背景音里面有鯨魚的聲音做鋪墊,有些陰郁但又很浪漫的聲音讓這首歌的氛圍感整個拉滿。
聽的過程中腦海里會自動鋪展出藍鯨和海洋的那種孤寂和遼闊的氛圍,歌詞里一些應景的部分會有對的器樂配搭,整首歌從創作動機到完整發布,完成度很高,無論是詞曲還是配樂,都是值得作為專輯里的第一首歌,拉起整張專輯的氛圍,讓人聽完就會繼續循環下去。
華語樂壇從來都生機勃勃,有時是市場充滿生機,裘德的存在和出現從創作和想象力的維度上表現的另一種生機。如果這個樂壇要“卷”,都請以裘德這樣的水準,深“卷”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