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改革之后,留下一些疑問,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而“雙減”之下,在2022新年的第二天,又一家課外教育機構從小區附近撤離。地上擺放著大量桌椅和拆下來的空調主機,還有工人不斷地從里面搬出來,周圍好多人過來圍觀。
1、
2022明年“雙減”仍將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教育部將加大督辦通報約談問責力度推動“雙減”取得新成效
曾經的喧囂歸于沉寂,不知道這個搬空的地方將來又會變成什么場所。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那里,就是一座山,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與你我生活秘不可分的2022年新規 教育與醫療一直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也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兩大民生問題。2022年1月的這些新規,本著為患者減負,學生減負的理念,使雙減政策細節全面開花
2、
學而思換了個馬甲“樂讀”又回來了。樂讀上線第一天,需求井噴式爆發,小班課半天便爆滿。很多家長發圈慶祝終于搶到了課程。但是樹大招風,2022年“雙減”一系列政策只會越來越嚴格,樂讀的這條路能否走長遠還未可知,僥幸心理不能抱,提早做好的規劃還是要做好。“雙減”其實誰最開心?打心眼里憎惡學習,把學習恨之入骨的學生開心。只會刷題,不講究方式方法的孩子也開心。誰不開心呢?成績可以,有能力的孩子在搖號、雙減之后既沒路子進民辦,又無法進入快班,只能進入一個和他學習風格格格不入的學習環境。人都在玩,他捧著書看,也挺另類的,這類孩子是不開心的。但也無需焦慮,外在的東西有影響,但關鍵因素還在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系統,每天用錯題本抹掉課堂上的漏洞。同時網絡資源現在還豐富,一些有價值的專欄課在頭條上就有不少,趁還沒有因其他你懂的原因下架放一點,以后這種資源可遇不可求。改變不了外在,但依舊可以提高自己,學習的核心在于不斷增長自己的智慧,豐富自己的底蘊,這種事不會減。
3、
2022年這屆畢業生有可能就業難度增加了。“雙減”政策一出來。很多培訓機構減員或者是變相裁員。全國7萬多培訓機構1000萬人走向就業市場。他們這里面有很多985 、211高校畢業的。陸續看到高途、新東方的員工拍視頻。這些培訓機構的教師們很多都在失眠當中。國家一刀切的力度,恐怕也是他們沒法想象的。最可惜的是認識的一個老師。40多歲了,覺得培訓機構工資高。剛剛從公立學校轉過去不到兩年。再回公立學校幾乎不太可能他這種情況虧了。這些培訓教師絕大多數人手里都有教師資格證。有可能考教師編制或者是考公務員。一下子這么多人涌入就業崗位。未來的就業趨勢不容樂觀。與之相對應的,前兩天教育部發布一個消息為中西部地區培養優秀教師。說明有的地方還是十分缺乏老師的。培訓機構的教師也不乏優秀的人才,其實也完全可以考慮向中西部或者偏遠地區去應聘。這樣既解決了就業的問題,也解決了國家中西部缺乏優秀教師的問題。
4、
教師已經成為了缺崗的這樣的一個職業。而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之下,那些培訓機構的教師們完全可以考慮向需要的地方走去。不必要千軍萬馬去走獨木橋。
5、今年有一個考生被陜西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生錄取。錄取之后又后悔,覺得應該重讀去華南理工大學。因為華南理工大學將來可以讀研。這名學生是個女孩子,而且專業也非常好是漢語言專業。我對她只有恭喜。幫她分析了利弊之后。母親和孩子都開開心心地準備去讀書。今年的師范非常熱能被陜西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生錄取,真的不容易。在目前這樣的一個就業環境之下,讀公費師范生,我個人認為性價比很高。特別是一個女孩子。如果去上華南理工大學。將來是可以考研。但是考研也不是大家想象的一下子就輕松地考上,能不能考上是個問題。考上了讀什么專業又是個問題。讀上了能不能延期畢業又是一個問題。畢業了能不能找到相應的滿意工作還是一個問題。華南理工大學以工科見長。女孩子讀工科其實也是很累的。能不能順利地考研,畢業就業。目前的就業形勢真的很嚴峻,恐怕是很多家長真的想象不到的。在這種情況下讀公費師范生女孩子專業又好,真的且行且珍惜。有的家長覺得我考慮就業的方面過多。這其實是很多家長在報志愿的時候恰恰忽略了。4年之后等到畢業的時候,因為自己學業生涯規劃得不好。考研考不上就業也困難。那才是真正的后悔。
校內減負成效明顯,作業負擔明顯減輕,73%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比“雙減”之前明顯減少,85.4%的家長對學校課后服務表示滿意。教育部教育督導局一級巡視員胡延品近日透露,2022年,教育部將繼續把‘雙減’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特別要加大督辦、通報、約談和問責力度,推動‘雙減’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6、
明天一覺醒來就是2022年了,今晚給自己許下一個新的愿望。明年要給自己做做“雙減”,身體減重,心情減負。兒子上大學以后,我還給自己定下指標:在兒子寒假回來之前,體重降10斤。如今看來很難達標,原因一是自己不敢太狠戒主食,據說主食吃得太少容易失眠。二是加班餐吃得太多了,加班總是各種外賣,吃得太過油膩。在外面吃飯的時候也不少,平時基本沒有自己做飯的時間,偶爾還有大餐。比如今天中午的一頓烤肉下來,離減重的目標又遠了一點。不過盡管如此,體重也沒有增加,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安慰。心情要減負,什么憂愁煩惱,要像金魚的記憶,在腦海里存留的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鐘,迅速地找到解決方案,讓煩惱趕緊地溜走。讓心情格外地開朗,不要讓情緒左右自己。人生越往前走,越要一切更加簡單,就像丟掉所有的包袱,讓自己更加輕松,把心情空出來,多欣賞沿途的風景,多一點快樂的旅程。
一學期快結束了,雙減政策的落實也將近一個學期。在我們這種小地方,初中雙減政策減了家長負擔,而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負擔反而更重了。沒有校外機構入駐,全靠老師晚托到6點,然后繼續晚修到八點半,老師個人的時間少之又少了。學生呢,從早學到晚,午托被安排了,晚托也被安排了,晚修也被安排了,自己能夠安排學習的時間幾乎沒有,連放學運動的時間都沒了,可悲。2022年,繼續如此操作
7、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法就正式出臺了,有網友調侃道,以后就要依法帶娃了。“雙減”落地之后,家庭教育法也正式出臺,這兩者看似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但其實家庭教育法的實施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一個重要環節。過去我們的教育出現了一些誤區,特別是有些家長對教育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識。第一種常見的錯誤認識,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孩子在學校學不好,那就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惰性思維。有不少家長經常喜歡把“沒時間、工作比較忙”,這兩句話掛在嘴邊。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見問題,他們都把這些問題簡單地歸結于知識層面的問題。在他們看來,只要孩子把知識掌握了,分數自然就提高了,孩子自然就成才了。甚至有些家長已經習慣性地把所有的家庭活動外包給。比如,孩子一鬧人,父母就讓他玩iPad,孩子一不喜歡吃飯,那就給孩子點外賣。這種習慣性的外包,只會讓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越來越遠。父母越來越看不清孩子,孩子也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待在一起。第2種常見的誤區,我們小時候就是這么過來的,因此,我也要按照我的成長方式去教育我的孩子。這就是典型的教條主義。過去正確的事情現在一定還對嗎?
8、
一些70后、80后父母把學習簡單地等同于看書、做題。只要孩子在看書,他們就覺得孩子在學習,只要孩子在看手機,他們就覺得孩子是在偷懶。但90后和00后是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一代人,他們除了在課本上學習知識之外,很有可能還在網絡上學習知識。孩子明明生活在一個網絡世界當中,家長卻把手機視為洪水猛獸,卻禁止孩子接觸手機。這樣的教育方式,這樣的教育理念肯定是不合時宜的,肯定會嚴重破壞親子關系。這次的“雙減”有兩個目標,一是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二是減輕家長的教育負擔。如何真正有效地減輕家長的負擔呢?最關鍵是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過去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身上花錢給孩子報班,給孩子請名師,但現在我們的家庭教育法希望家長重回家庭教育,希望家長在孩子身上多花時間,多花心思,而不舍得花錢。正如尹建莉老師說的的一句話,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9、
教育改革也罷,雙減政策也罷,也不論是學而思好未來,還是新東方的改革,無疑說明一件事情,教育是國家的大事,容不得任何人左右,尤其是資本的驅使之下,更不得法,這是國之根本,怎能容得你胡來!
教育改革之后,下一個要動的自然就是國計民生相關的房產,只有房價真正地房住不炒,才能真正地回歸到生活之本,這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