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取貨,淘CC的”。
撩起透明的防寒塑料門簾,就沖小超市里面喊。
“還得謝謝昨天師傅幫忙送回家,要不,我一個人可拿不了那么不多”。
“客氣啥,你那不算多的。剛有一個客戶要得更多,光是禮盒,每個都要了5份。”老板輕飄飄地應道。
趁著疫情,團購卷土重來。
細想下,上次像模像樣去逛農貿市場,差不多倆月了。其間偶爾扎進去一會兒,也還是買買海鮮之類。
為啥移情團購,無他,便宜省心。
價格低,包裝標準,不用和攤販斗智斗勇。
若是往常,去農貿轉一圈,沒買多少果蔬,一張紅票子就沒了。
于攤販而言,這群入侵的團購,就是野蠻人。這群野蠻人,有互聯網背景,有體量和技術的高維度優勢。
為什么野蠻人不在未來的原野上去探索呢?
前路晦明,風險大,理性的資本不喜歡。
相形之下,傳統生活必需品市場,物流、租金、硬件等固定成本高。小散集中,商販往往憑借自身經驗、口才,通過信息差來賺取價格差。
野蠻人憑借資本、技術優勢,對商販進行精準降維打擊,風險小、收益可期。
這到底是社會內卷,還是發展必然呢?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若能長期有利于大多數人的福祉,便也可順其自然。就像是當年的馬車與火車。
只是果真如此嗎?
且觀其行。
(文耕坊-景軒bookhi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