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虎年的第一條推送,先祝大家新的一年能虎虎生風,萬事順利!
如果有和三老師一樣過本命年的朋友,更要祝你們平安、順遂。
春節發歌的歌手不多,咱一起來溫暖地懷一懷舊唄。
去年我寫過一篇名為《 》的推送,看得出大家都各有各自偏愛懷舊的年份,和音樂有關,或者是和生活、經歷、故人有關,那么今天,我再寫一篇關于 2014 年的懷念篇。
會寫這篇的推送,是源自最近看到了中國臺灣當地很有影響力的電臺聯盟 HitFM 揭曉了年度百大單曲。
這是 HitFM 很有年度儀式感的一件事,甚至曾經也是整個華語樂迷很期待的一個年度單曲榜單,入選規則很簡單,也很包容,所有在前一年發行的歌,無論普通話、閩南語、廣東話亦或是歐西的英文歌,東亞的 J-Pop、K-Pop 都可以參與票選。一部分看歌迷投票,另一部分則看前一年在電臺的播放量,還有實體銷售量,這些年還加入了線上音樂平臺的播放比例,是一個綜合維度相當合理的年度音樂榜單。
所以從 1999 年開辦至今,HitFM 年度百大的冠軍,既有像《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溫柔》、《小幸運》、《不為誰而作的歌》、《遇見》、《日不落》、《七里香》、《夜曲》及去年《無人知曉》這樣大家張口就會唱的華語至尊金曲,也有像宇多田光《First Love》、Super Junior《Sorry, Sorry》這種橫掃全亞洲的非華語作品拿到年冠,所以說包容度很高。
今年的年度冠軍單曲是韋禮安《如果可以》,是一部臺灣電影的主題曲,咱們可能感覺一頭霧水,但是在臺灣地區已經是爆款單曲無疑了。
看到今年的百大單曲的 Top 10, 其實幾乎每一首入選的華語歌內地歌迷都不熟,《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算是相對熟悉,但也是五月天的翻唱版本入選,因為原版在去年已經拿到過年度單曲 No.2 的榮譽了,被《無人知曉》險勝。
反而今年入選 HitFM 年度百大單曲 Top 10 的 Adele《Easy On Me》、BTS《Butter》以及 aespa《Next Level》,還更令內地及全球歌迷有點共鳴,蔡依林和 R3HAB 合作的《Star Align》在內地音樂平臺也有很好的數據表現。
可見,都是以聽華語歌為主的市場環境,但因為兩岸文化如今各自發展的差異性和其他因素,這些年 HitFM 的年度百大單曲愈發令人懷念到以往兩岸聽歌還很有共鳴的年代。
不只今年,前年的年冠被畢書盡拿下,大家是不是也會發出 Don’t Know Him 的感慨?盡管畢書盡這些年有參加過「歌手」的踢館賽,但他人氣在內地和臺灣地區,著實天差地別。
今天關于 2014 年的懷念,就是基于今年 HitFM 年度百大單曲而來。
雖然三老師并不打算就著 HitFM 年度百大單曲聊下去,不過先以 2014 年的榜單作為引子,大家或許能更快想起那年的樂壇里里外外都發生了什么。
2014 年的 HitFM 年度百首單曲從一至十名分別是:蔡依林《Play我呸》、孫燕姿《克卜勒》、Demo Lovato《Let It Go》、CNBLUE《Can’t Stop》、蕭亞軒《不解釋親吻》、Super Junior《MAMACITA》、張惠妹《三月》、蔡依林《第三人稱》、Taylor Swift《Shake It Off》以及 LYN《My Destiny》,最后一首有點眼生?說起《來自星星的你》主題曲有熟悉多了吧。
所以大伙兒看,這些都是能流許久的金曲。
2014 令我懷念的最大原因,我一定要說是因為“四大三小”——熟悉臺灣地區流行音樂的朋友知道我在說誰—— 2014 年的四大三小是她們出道這么久以來同年“后見后”最整齊的一年:
年初有張韶涵《Angela Zhang》和孫燕姿《克卜勒》專輯輪番登場;
年中暑假檔有蕭亞軒《不解釋親吻》和王心凌《第 10 個王心凌》加熱市場;
年末還有蔡依林《呸》、楊丞琳《雙丞戲》壓軸;梁靜茹在這一年缺席,因為她過相夫教子的日子去了,那時她還是個甜蜜人婦。
且別忘了,除了“四大三小”七缺一之外,2014 年張惠妹還首度出任 EMI 廠牌音樂總監身份,以“張惠妹”之名發行了《偏執面》專輯,次年在金曲獎上拿到她迄今為止第三座金曲歌后獎杯,專輯里的《三月》到現在每一年的三月,都會成為社交網路上大伙兒的打卡分享專用歌曲。
張惠妹在 2014 年出任 EMI 音樂總監之后,第一個大動作就是官宣了楊丞琳、羅志祥的加入,并在年底發行了楊丞琳《雙丞戲》專輯,延續了楊丞琳知性、文藝的音樂面,且強化了楊丞琳在音樂和戲劇上雙向平衡發展的人設。
《雙丞戲》專輯我最喜歡的單曲有兩首,《失憶的金魚》和《其實我們值得幸福》,前者我去年還特別找曲作者都智文重置了一首作者演唱版,后者由馬來西亞的創作者彭學斌作曲,很好的完成了一首兼顧可 K 度和人文氣息的友情題材歌,詞曲的契合度堪稱完美。
而從法國巴黎拍攝《想幸福的人》到去德國柏林取景給《天使之翼》專輯視覺,再到美國紐約完成了《雙丞戲》的平面及 MV, 楊丞琳當時一步一個燒錢的腳印,卻也著實坐穩了一線的位置。
我這么一個喜歡蕭亞軒的人,去紐約都沒百分百還原 Elva 《第五大道》的視覺,反而拍攝了楊丞琳《雙丞戲》內頁的同款打卡照。
去年我在杭州偶遇李榮浩,還在浩哥引薦下,親自給嫂子看了我的照片,證明我是真的很喜歡楊小姐的歌啊!對了,關于李楊伉儷的故事,也差不多是從 2014 年開始的。
要說華語女歌手愛卷,是人人皆知的事,但 2014 年的她們,格!外!卷!
前面提到了臺灣地區“四大三小”七位天后六缺一齊齊發片,張惠妹也加入了戰局之外,比較文青卦的魏如萱、徐佳瑩、白安、王若琳、莫文蔚都有發行口碑頗佳的專輯。以至于我翻看當年我個人的年度華語十佳專輯,女歌手出品達到了八位之多,這其中除了以上各有提到的幾位之外,粵語專輯的林憶蓮《Re:workz》和謝安琪《Kontinue》我都有選入我的年度專輯。
次年的 26 屆臺灣金曲獎上,徐佳瑩、魏如萱、莫文蔚、A-Lin、張惠妹齊齊爭奪歌后的場面實在好看。
26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雖被 aMEI 監制的 BOXING 樂團拿下,但 2014 年新人到目前為止發展最好的要屬孫盛希,從入圍“最佳新人獎”到 2019 年拿下“最佳國語專輯獎”,希希走了五年。
去年金曲獎上,《出沒地帶》又幫希希拿下一座“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可見無論是演唱還是綜合實力亦或是技術層面,孫盛希絕對都是臺灣地區新生代當中的佼佼者。
26 屆臺灣金曲獎上最佳國語專輯獎的入圍局面更“神仙打架”:六張最佳國語專輯候選,莫文蔚、蔡依林、徐佳瑩代表女性陣營,迎戰的是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組成的男性陣營!
各位,你沒看錯,當年的確是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同臺!
最終以蔡依林綜合指數最高的《呸》拿下年度“最佳國語專輯獎”收場。
2014 年的港臺地區男歌手也是難得的高光時刻。
前面就提到,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三人在金曲獎同臺的畫面,最終以陳奕迅拿下“最佳國語男歌手獎”勝出。
助陳奕迅拿下金曲獎的專輯是《rice & shine 米·閃》,制作人一半交給了火星電臺,另一半交給了林俊杰來做,所以 2014 年的 JJ 除了交出有收錄爆單《可惜沒如果》的《新地球》專輯,上半年還很勞模地制作了陳奕迅的半張專輯,寫出《你給我聽好》這樣優質的歌。
專輯的另一半制作人——可以說——火星電臺的制作案變多,正是從陳奕迅這張專輯開始的,在此之前,他們有口碑,作品卻不多,因為制作周迅的專輯而被周公子介紹給了陳奕迅認識,在此之后,火星電臺二人成為了業界炙手可熱的制作人,自己發行專輯也入圍過金曲獎。
《rice & shine 米·閃》的一個彩蛋是,在火星電臺制作的半張專輯里,譚維維被黃少峰拉來唱了其中一首歌的和聲,是哪首我不說,大伙兒自己找找。
2014 年的張學友出了迄今為止他最新的一張國語專輯《醒著做夢》,聽業界經手過這張專輯發行事務的朋友講,當時《醒著做夢》僅僅在內地的 CD + 黑膠印刷量就達到了 50 萬,歌神到底是歌神,許久不發片,號召力還是 Top 級別。
周杰倫 2014 年的《哎喲,不錯哦》專輯有產出《算什么男人》這首在 2021 男偶像塌房年最好用的 BGM,同時專輯在內地的 QQ 音樂平臺嘗試以付費數字專輯的形式發行,是內地平臺很早的“吃螃蟹者”。
講到這張專輯,三老師不免就還想推薦一首自己很心水的《手寫的從前》,這么好聽怎么就沒爆呢!
除了前面寫到張陳周林這幾座大山在 2014 年的音樂作為,中流砥柱一些還有韋禮安當年發行了第三張個人專輯《有所畏》,專輯里的單曲《狼》還拿下過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方大同發行了《危險世界》專輯,金曲獎同樣有入圍“最佳國語男歌手獎”,只是引起的反響有限。
2014 年有個最成功的出口轉內銷案例:李榮浩。
前一年李榮浩發行了《模特》專輯,首發版在臺灣地區才 500 張,滯銷了很久都沒賣光。
結果 2014 年被提名了包括演唱類、創作類、專輯類等五項金曲獎之后,《模特》專輯一下從滯銷品變成了暢銷品,不僅喜迎多次加印,首版到現在還被炒出了五位數人民幣的價格,李榮浩在臺灣金曲獎拿到“最佳新人獎”之后,開啟了通往內地一哥的康莊大道。
那么順著李榮浩,接下來就轉到 2014 年的內地樂壇講講。
2015 年可以說是內地數字音樂全面正版化的開端元年,那么 2014 年算不算是黎明前的黑暗呢?至少說,那一年內地音樂人的專輯雖然出產量不算多,但精品率很高。
前文就提到李榮浩 2014 年上半年拿下金曲獎,完成了漂亮的“出口轉內銷”,到下半年發行了第二張專輯《李榮浩》,并與陳澤杉和華納唱片合作,開始全面實踐一張專輯如何工業化地宣傳操作,達到傳播最大化效益。
當時華語音樂的中心尚在臺灣地區,李榮浩就隨著專輯發行,去到當地做宣傳,全面打通了和蔡依林、林俊杰等華納師兄師姐的關系,還和楊丞琳正式認識,并開始了有要發展的苗頭。
大概楊丞琳也沒想到,在她 2007 年第三張專輯《任意門》中一首 B-Side 曲目的曲作者會成為她未來的丈夫,倒是二人的第一首合作曲像是冥冥注定了一般,歌曲叫《幸福果子》;此處多插播一句,2007 年李榮浩還給楊丞琳的好友王心凌創作了一首《熱愛》,是《Fly Cyndi》專輯的主打歌之一。
回到《李榮浩》專輯,這張當中一首名為《喜劇之王》的歌正式奠定了李榮浩這兩年玩復古、玩港風的音樂基因,這首歌直白地致敬了周星馳的同名電影,李榮浩說《喜劇之王》最初的 demo 就叫《尹天仇》,所以還專門找了香港填詞人寫這首歌。
和 2014 年勞模林俊杰相似的產出模式,2014 年李榮浩也是發行了一張全創作專輯,還完成了帶他入行的前輩李泉《再見憂傷》專輯至少一半的創作和制作工作。李泉一向是音樂品質的保障,《再見憂傷》當年有為他摘得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的最佳男歌手獎項。
回應前面講到,且不管 2014 算不算內地數字音樂產業黎明前的黑暗,但那年由蝦米音樂組織并完成的“尋光計劃”,著實有給這個行業看到了很多很有希望的音樂人,邱比、金玟岐、聲音玩具、程璧、西樓等人都出現在了這個企劃里。
“尋光計劃”預熱階段的《尋光集》更集結到了李榮浩、莫西子詩、好妹妹樂隊、逃跑計劃、痛仰樂隊、旅行團等人的全新單曲作品,這些音樂人在現在都各自有了很好的發展——我 2014 年的個人年度華語十佳專輯,兩個男歌手的 KPI 就分別是《李榮浩》和莫西子詩的第一張專輯《原野》。
2014 年內地還有一張令我印象深刻的專輯,是李宇春《1987 我不知會遇見你》。這張專輯是李宇春把動感的快歌和感性慢歌都做很到位的一張專輯,可概念上的視野高度,又顯然切分了這張專輯和她過往專輯之間成熟度的明顯劃分,歌曲追求動聽的同時,開始越來越有深度了。
和李宇春同為歌唱比賽出身的周深、張碧晨,也是在 2014 年正式出道的,二人都是當年「中國好聲音」的學員,且同屬那英的“小二班”。
張碧晨當年得到冠軍,后續的發展一路順風順水到現在,始終是內地女歌手名列排名靠前的一位。
周深當年在“好聲音”名次不算高,好在賽后被高曉松看中,聯動了錢雷、尹約給他制作出第一張個人專輯《深的深》,造成業界很高的口碑度,后又參加「聲入人心」,漸漸邁入一線男歌手陣營。
2014 年在內地最火爆的兩首歌,大家還記得嗎?樸樹《平凡之路》& 筷子兄弟《小蘋果》。
這兩首在當年的橫空出世,似乎也預示了這些年不同群體帶著不同目的打起了“市場化”和“品質化”的紛爭,至少目前看來,誰也說服不了誰,同時,好歌和火爆但不夠品質的歌依然源源不斷出現在市場上。
對了,莫西子詩《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也是 2014 年出產的單曲,是不是個神奇年份?
2014 年的香港歌壇仍有不少的內容產出,只不過現在回頭看這一年,現如今影響力很能輻射全華語區域的兩位中國香港的音樂人不再以發行粵語歌為主,他們也是在 2014 年橫空出世的,可形式不同。
鄧紫棋 2008 年已經在香港出道,到 2014 年通過第二季「我是歌手」的曝光,她正式躍居一線華語女歌手陣營,從此鮮少再發行廣東話作品,都以國語為主了。
2014 年的王嘉爾剛在韓國以男團團員身份正式出道,就算那時他會有成為一線歌手的決心,但也未必能想到自己在多年后會完成得這么漂亮吧。
或許新歌《王嘉爾》就是 Jackson 唱他 2014 及更之前的故事,真實到令人動容。
最后,三石想問的是:
2014 年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歌、專輯、歌手 / 音樂人是哪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