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春節又結束了,人們該返崗的返崗的,該找工作的找工作,該做生意的也已經差不多開門營業了,這時候的小城似乎已經恢復往日的平靜,作為在這個小城工作生活的90后,也開始思考春節對于我們這種小城90后的意義到底在哪兒?
小城日常
小城位于西部某地級市,戶籍人口300多萬,城區常住人口90余萬,城區產業以服務業為主,工業為輔,就業人口大多集中于銷售、建筑和服務領域,工業領域就業人口不到10%,體制內就業人數同樣占比較大。
城區內交通以公共汽車、出租車、共享單車及自駕車為主,其中公交線路70多條。平時除上下班高峰期,部分路口因紅綠燈堵車外,城區大部分時段道路都較為通暢,即使在高峰期的擁堵路口,擁堵時長一般也不會超過20分鐘。
地級市處于省會大城市和縣城的中間結構,在工作節奏上,雖沒有大都市的繁忙,也沒有小縣城的悠閑,各項服務和品質雖沒有大都市的優良,但體驗上的落差并不會太多。
正因為地級市的這種中間結構,使得我們這種在此穩定工作的90后,往上的前進階梯雖然不及大都市的寬敞,但也不會如縣城一樣的完全被家族壟斷,因此實際上在地級市這種小城有穩定工作的,其生活和工作的舒適度并不會太差。
但這一切僅局限于日常,春節對于小城90后們的意義可能就不太“舒適了”。
堵堵堵
先說交通。小城城區道路的規劃建設基本就是根據小城的常住人口規模來設計的,受限于地級市的財力,其真實的道路容量往往還低于常住人口規模,立交橋、下穿隧道、高架橋等現代立體交通就更不用說了,整個城區只有一座立交橋,兩個下穿隧道,最繁華的主干道是親一色的紅綠燈布局。
這樣的交通布局應付日常居民的正常出行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春節確實不是日常,對所有人都是如此。
如前所述,小城戶籍人口有300多萬,城區常住人口卻只有90余萬,理論上春節返鄉人口會達到200余萬,扣除原地過年和已經在外定居的,實際返鄉人口也會達到近100萬,相當于小城在春節期間的人口是平時人口的兩倍。
這一點從道路交通上得到了真實反映,基本從農歷25開始,小城道路上的車輛開始增加,到農歷27、28的時候達到高峰,小城主要路段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堵車基本上成為常態,甚至成為停車場。
90后平時從所住的小區到單位駕車時間一般在15分鐘,但是在農歷27那天,光在小區門口就堵了20多分鐘,到單位的時間全程用時50多分鐘,是平時駕車時長的3倍,下班用時基本與此差不多。
堵在路上是預期之中,但下班回家才發現,90后自己租賃的車位也被其他車輛強占,小區內的行車道上也停滿了各式車輛頓時,感覺這個春節不是那么舒服。
后面吸取教訓,不再駕車出行,轉而選擇公交、出租、共享單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但春節幾日連綿小雨,共享單車計劃被放棄,門口等待出租車,要么滿載有客,要么高價拼車,等車時間至少在20分鐘以上,期間曾使用過網約車,但基本無人接單。
選擇公交出行,擁擠程度是平時的兩倍以上,有時還不一定能夠擠上,這是在小城感受大都市生活的良好機會,平時劃出來的公交專用車道,在這一期間仿佛也沒有了效力,各色車輛紛紛上道,坐公交車也堵出了新的速度。
不止是公路堵,人行道也堵。過量的車輛涌入,必然需要匹配的停車場所,但小城的設計是沒有預留這部分容量的,一些車輛選擇了強占了90后車位的行為,更多的車輛是選擇了直接將車開上馬路沿,停在人行道上,從樓上往下俯瞰,此時的小城仿佛處處都是停車場,而JG部門在這一期間也基本對這種違停行為采取了容忍態度。
90后家中有一不滿一歲的小孩,往日出行都能推著嬰兒車出門,但春節期間,就只能雙手抱著他在各種豪車之間來回穿梭,加上人行道上本來很大的人流量,人行道便也變得寸步難行了。
忙忙忙
春節七天的長假,對90后而言實際上并不是假期的開始,而是忙碌的開始。
走親訪友、同學聚會、參加婚禮、參加壽宴、采買年貨、布置裝飾、打掃衛生等等,春節,你不會知道你有多忙,你只會知道你一直在忙。
七天時間里面,90后一共走親訪友3家,參加同學、家庭聚會2次,參加婚禮、壽宴各1次,幾乎每日都在忙碌的路上,不但要考慮交通出行的問題,還要思考收入、家庭等敏感問題的應對。
如此以來,就會發現在春節這七天的假期里面,不僅要將就家里面老人們的各種習俗,還要將就外面的各種時間安排,于是春節每天的日程就變成了:早上一早就要起床(因為老人們說春節不能睡懶覺,否則一年都要懶),然后食物按照節氣安排得滿滿當當,哪天湯圓、哪天面條、哪天餃子都不能亂;早飯一過要么忙忙碌碌準備接待客人的午餐,要么就是匆匆忙忙的去親戚或朋友家吃飯;吃完午飯,一般又會安排一眾人等閑聊或者閑逛、或者砌長城,對于一個習慣了午睡的人屬實不習慣;疲累一天,晚飯結束后最簡單輕松的就是一起看電視,但大多數還會安排逛商場、看電影等娛樂活動,如是同學聚會,則還有K歌、劇本殺等活動一路安排,結束時至少都是晚上十一二點了。
從早上七八點到晚上十一二點,基本被安排得忙忙碌碌,幾乎沒有一點空閑,幾乎比上班要忙得多。
累累累
忙也就意味著累,可謂是身心俱疲,整整七天就是在不停的轉場、轉場、再轉場的過程中,有時候這個場子還沒轉完,就已經接到了下一個場子的通知,或者自己還在轉場的同時,就要自己的場子,一天下來,別說大年初一不能洗澡,那完完全全就是不想洗澡,因為身體實在太累了。
另一方面,心也累。只有天真爛漫的小孩才會在春節的時候期待各種壓歲紅包,但成年的我們卻要提前準備各種紅包,擔心紅包個數準備少了,金額準備不對了,這時候才發現準備紅包也是一門學問。此外和形形色色的親戚、朋友、同學聊天也是一項比工作還要累的休閑活動,既要準確猜測對方某句話的背后含義,又要應對得當,說出的話既要能暖場子,又要襯托出自己的得體,還要讓對方聽著舒服。
一番折騰下來,晚上回到家最想著的本來是想刷刷手機,結果手機沒刷兩頁,眼皮就誠實的閉上了眼睛。
空空空
在“堵、忙、累”之后,節后上班終于緩過神,突然之間才發現自己的余額早就空空如也,就像自己的假期一樣,來去都是那么不經意之間,但是和清空購物車不一樣,絲毫沒有感受到任何用空錢包的愉悅。
回過頭來,春節結束,小城又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拖著疲憊的身體上班后才發現仿佛是過了一個假年,真心思考這個節的意義究竟在哪兒,你那兒春節是不是也過得如此的“堵、忙、累、空”呢?,到底是小時候的年味不見了,還是因為90后的我們已經長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