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來慚愧,大學畢業已有10年,銀行卡余額卻湊不到五位數。這就是我,在一線城市的打工人,愛以「不能委屈自己」為理由麻醉自己,不停地被商家各種促銷信息綁架,陷入了「月光族」的死循環中。
如今,我站在30歲的分水嶺,回憶起我這些年的消費,腦子里一片空白,錢賺得不少,但不知怎么地就花光了。
七八歲時,父親用的是大哥大,還有幾個大姐姐在家里打零工。后來父親賭博,加上生意伙伴欠債未還,補不上資金流轉,家里的生意慢慢淡了下來,等到我升高中時,原本老板娘的母親,只能從隔壁廠的叔叔那里領一些雜碎活,按件數結工資,好補貼家用。
但是,我一直是在母親的庇佑下長大。十指不沾陽春水,讀高一時都不曾為自己綁過頭發、洗過一件衣服。每次提出的購買需求,無論是衣服,還是書籍、生活用品,她總如萬能的叮當貓一般,幫我實現。
不得不承認,青春時代的我是非常享受母親的「富養」,我不清楚家里具體的財政,也不用操心我的生活會受到影響,也一直謹記母親給我的教導,女孩子,就是要過得好一點。
可當我翻開《優等生》時,如當頭一棒。
這是一本寫給父母,教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財商的書籍,對我這種前半生財商缺席的成年人來說,我更愿意把自己帶進去,認真研讀一番。書里提到,富養應該是精神上的富養,要讓孩子建立自信的心態、清晰的消費價值評估體系,從而理性識別消費需求,具有抵御誘惑的意志力等。
對我而言,最致命的一點是,30歲了仍沒有建立起清晰的消費價值評估體系,月入與支出相當,結余為0,是典型的都市窮人。
2
優等生,書中給出的解釋是,擁有比普通孩子更多的人生選擇權,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謀生。
年齡、經驗、財富等因素,是我們做選擇時的評估資源。作者強調,金錢是生活穩定的重要起那題,擁有堅實的財務基礎才能擁有對生活的底氣。
對小孩子而言,培養他們的變現能力,才能與這個社會的不確定性抗衡,才能不被內卷。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優等生》歸納了27個培養財商的方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為夢想而行動」,對間歇性迷茫癥發作的我非常有幫助。
- 通過討論從事各種工作的狀態和風險、看各種職業的工作場景和參加職業體驗三種方式,和孩子探討什么是向往的生活,讓孩子逐步明白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狀態。
- 通過以下討論,讓孩子對「夢想」有更清晰的認知維度
- 和孩子探討過上夢想中的生活需要付出的成本,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態度、能力、知識、財務四個維度討論,如何去實現夢想,并設定計劃。
去年12月20日,江蘇常州一名15歲女孩在路上毆打母親上了熱搜。據女孩子講述,媽媽承諾,如果考試成績能進步5名,她便資助孩子2000元買手機。可當女孩完成既定目標時,母親卻反悔了,認為舊手機都修好了,沒必要再花錢買新手機。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不斷地提出各種各種的消費需求,我們自己也會被潮流所影響,對自己提出相應的購買需求。《優等生》里提醒我們,一旦遇到這種提需求的機會,別武斷拒絕,別直接給答案,而是通過「5w2h」引導思考。
- what:其目的是什么?
- why:為什么要這么做?有沒有替代方案?
- who:誰來做?
- when:什么時間做?什么時機最合適?
- where:在哪里做?
- how:孩子(你)想怎么做?具體怎么做?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 how much:要花多少錢?多少錢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好處?
總結
得到APP創始人在推薦語里寫道,《優等生》這本書,不是讓父母學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去要求孩子,而是先給父母提要求,讓父母用更成熟,更先進的理念來調整自己,然后帶動孩子、影響家庭。
除了掌握書中的干貨知識點外,我們還可以跟著《優等生》財商操作手冊執行我們的日常,但我更希望你們不僅停留在已閱,而是和我@二狗和奶牛一樣,行動起來。
最后,回到我們標題的提問,對孩子談錢真的會顯得勢利嗎?如果以錢衡量,真的會傷及彼此的感情嗎?我想,這些答案會在你們翻閱《優等生》時出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