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專注商業+地產的“說商道市”藉由兩位大佬,重新認識了兩個詞:觸點、欣然。
在華首關店:宜家何其含蓄
宜家刷屏了!
因其在華第一次撤店。
3月1日,宜家中國資訊中心發布信息說明稱,“從全渠道的角度評估,宜家中國決定自4月1日起,對其在貴陽市場的顧客觸點布局做出調整,現階段專注線上渠道,不再保留線下顧客觸點”。
相較近期刷屏朋友圈的福州超市賣場集體現“閉店潮”,宜家顯得甚是惹眼。
同樣是閉店,一個個失去光輝,福州過去的巨頭們,老老實實說閉店;早已走下神壇的全球最大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全文不說“關”“停”,哪怕只是一個字眼,而稱“重新布局”“不再保留線下顧客觸點”。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宜家在華第一次撤店。
明明就是宜家貴陽商場要關張了,還能說得如此含蓄,如此清新脫俗,“說商道市”“舅扶”宜家。
令人心有戚戚的是,宜家貴陽商場略早于福州商場,是宜家在中國的第29家商場,整體營業面積3.3萬平方米,于2019年10月開業,運營至今還不足兩年半。
在“說商道市”看來,此番宜家官宣關張貴陽實體門店,事涉貴陽,但又不止于貴陽。在此之前,并無任何的吹風與鋪墊,官宣關張是突如其來的。
宜家稱,這是零售企業日常商業運營管理的舉措之一,也是宜家業務轉型和發展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任何一家宜家商場都有關張的可能。
福州宜家的新財年之憂
數據顯示,宜家2021財年期間總銷售額為419億歐元,與上一財年總銷售額396億歐元相比,同比增長5.8%,和2019財年相比則基本持平。
凈利潤方面,宜家在2021財年凈利潤為14.33億歐元,與2020財年的17.31億歐元相比,下降了17.2%。和上一財年相比,宜家2021財年的毛利同樣有所下降,運營成本、銷售成本則有所增加。
實際上,除了國內門店,受到疫情影響,宜家全球已有許多門店關閉,消費人次也在下滑。
2021財年,宜家全球門店共接待了7.75億次消費者,低于上一財年8.25億次人數,使得門店銷售額下降了8%。
另據路透社報道,宜家于2021年12月30日對外宣布,由于運輸和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該公司將在全球各個市場平均提價9%。
宜家此番在華首次關張門店,我們除了感嘆實體艱難,還能說啥?
任何一家宜家商場都有關張的可能。而關張的原因有且僅可能是,業績說話。
不妨把視線拉回至福州。
2017年12月20日上午,備受關注的宗地2017-43號原福州鴻福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出讓地掛牌出讓,面積42235平方米(約63.35畝),結果終于揭曉: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3.764億元的底價(樓面價約3428元/平),如愿摘得該地塊,并于2020年12月17日開業,而今已一年有余,薈聚商場則于2021年4月30日開業。
嚴格意義上,福州宜家商場并未真正度過一個完整的宜家財年。
宜家2022財年(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方貫穿福州宜家,也就是說,過去的半年以及未來的半年,福州宜家商場的業績表現方完完整整第一次寫進宜家的財年。
▲已足歲的福州宜家未來半年甚是關鍵
是騾子是馬,是時候牽出來遛遛了!
管中窺豹:福州宜家的四個硬傷
但過去的半年,正是福州宜家商場過了新鮮期的時候。
根據多次實地探訪,也曾出道即巔峰,人山人海也不足以道出TA在福州受到的追捧,宜家開業帶來的家居產品體驗式營銷的新鮮感,已然消逝不復見。
業績,固然只有福州宜家商場自我知曉,但,不妨管中窺豹。
“說商道市”在N多非宜家主場的場合,譬如2021年11月融僑中心ARTMALL舉辦的日落公園節,見到了福州宜家商場的工作人員,正賣力游說只為會員拉新。而彼時,宜家都已開業多久了?!
管中窺豹,福州宜家硬傷一:會員拉新嚴重不及預期。
會員拉新與線上線下業績直接相關。要知道,許多購物中心都將會員拉新、社區地推做在開業之前。
而宜家開業之前堪堪在福州世歐王莊、愛琴海落地了兩場小型活動,彼時后者還在傷筋動骨圍擋裝修,幾乎就將一腔熱情錯付了。
“說商道市”大膽判斷,福州宜家商場不說壓力山大,也相差無幾。
而未來的半年,對福州宜家商場而言,甚是關鍵。
福州宜家硬傷二:如何提升提袋率。
畢竟,光看不買的人真多啊。況且,面對日益覺醒的越來越多的新中產,屢被處罰的宜家正在漸失人心。
▲早前,說商道市探訪,周末的福州宜家地下停車場
此外,福州宜家商場各種造勢,努力讓自己呈現出“網紅”的效果,但網紅們的宿命是什么?新鮮打卡嘗鮮,在永遠“喜新厭舊”的消費者面前,很難長期保有生命力。
福州宜家硬傷三:如何讓網紅產生的流量變成最終的“留量”。
底價競得地塊、宜家專屬的長之又長的地鐵通道,無一不在彰顯著宜家在福州的“特權”。
但“說商道市”真的是擔憂福州宜家團隊的運營能力,此為福州宜家硬傷四。
正如上述所說,開業前的預熱,福州宜家快閃店把第二站定在了愛琴海購物公園。卻正值愛琴海一樓的絕大多數商鋪圍擋裝修。彼時,身處愛琴海一樓,宜家快閃店猶如商業孤島,空蕩的人氣頗有些“遺世而獨立”的凄冷感覺。
▲被圍擋包圍的宜家愛琴海快閃店
這是被坑了么?還是團隊經營能力委實有限的表現?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正如被邊緣化的居然之家、退出萬寶商圈的紅星美凱龍,家居行業也與實體零售行業一樣在凋敝。
人流量持續下滑的福州宜家,漸有巔峰已過,頹勢漸顯,焦慮初現的跡象,亟需披荊斬棘。
融信:從地王收割機到國際金融“小傲嬌”
人世間,人間事,有感傷,有不平,有人悲情收場,有人得償所愿,余味綿長。
2月25日,融信中國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欣然宣布已匯出資金至境外還款賬戶,用于償還于2022年3月1日到期的優先票據2.63億美元及已累計未支付利息金額2396.57萬美元,合計約2.87億美元。
請注意!欣然宣布!欣然宣布!!欣然宣布!!!重要的用詞說三遍!!!
“說商道市”發現,融信可能,或許是全中國最喜“欣然宣布”的開發商了,沒有之一。早前,收購股權,董事會欣然宣布;早前,業績尚佳,董事會欣然宣布;此番,提前償債,董事會欣然宣布。
何謂“欣然”?融信高興、愉快的樣子躍然紙上。
“說商道市”欣然宣布,融信你就是人世間的“小傲嬌”。
作為閩系房企的一員,融信中國在歐宗洪的帶領下,也曾表現得極為激進。為了快速擴張規模,頻頻大手筆拿地,在業界有“地王收割機”的盛名。
成名之戰,正是上市當年經過百輪競價,擊敗保利、萬科等頭部房企,拿下上海靜安中興社區兩宗地塊,拿地單價10萬元/平方米。其中一宗,以110.1億元的價格成為當時的全國總價最高“地王”。
但,也曾拼出一席之地的閩系房產江湖代表,融信,真的可以欣然到底嗎?
截至2021年上半年,融信負債總額已經高達1939億元,資產負債率接近80%,貨幣資金有321.8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212.9億元。而同期融信中國的短期借款有251.5億元。
來自業界的解讀是,如果只靠現金,融信中國連短期借款都覆蓋不了,更何況還有一大筆的應付票據。
況且,融信非常依賴債券市場融資,截至2021年上半年,其債券融資占債務總額的53%,其中約13億美元債和85億元人民幣的在境內債將于2022年內到期或可贖回,2月25日公告償還的就是其中的一筆。
略帶苦澀的“欣然”
“說商道市”甚是篤定,一再欣然宣布的融信其實并不怎么欣然,換句話說,這欣然帶著苦澀。
一大理由即,N多場合欣然宣布,拋售總部大樓回血時不見欣然宣布,出售資產時亦不見欣然宣布。
君不見,2月18日,融信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愷胤實業有限公司與浙江貝澤集團有限公司訂立協議,出售寧波海亮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的55%股權,代價為人民幣4.21億元。
出售事項完成后,融信將不再持有寧波海亮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的任何股權。融信方面表示,出售事項將增加公司現金流,而出售項目所得款項,擬用于歸還銀行借款。
更早前的今年1月,融信退出杭州雅望居所屬項目公司,此前,其持有該項目公司50%股權,距其拿地僅有半年左右時間。
融信中國轉讓項目之所以引人關注,與該公司近期部分債券價格波動較大以及境外債兌付傳聞有關。
此前的1月中旬,穆迪宣布將融信中國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2”下調至“B3”,并將其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3”下調至“Caa1”,評級展望從下調觀察調整為“負面”。
融信方面隨后公開表示,近期房地產債券市場持續波動,各方承受巨大壓力,穆迪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把融信主體評級進一步下調,核心觀點認為融信短期到期債務相對集中,以及受行業環境影響公司信用債再融資渠道收窄和銷售可能出現下降等行業共性問題,從而對于公司提供的充沛流動性的相關支持依據考量不足,公司嚴重不認可此評級結果。
另據融信中國發布的2022年1月銷售報告,1月其合約銷售額約65.06億元,同比下降47%。
能說什么呢?人世間,人間事,各有各的難,有感傷,有不平,有人悲情收場,有人得償所愿,余味綿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