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是位家庭主婦,每天周旋于忙碌的工作與照顧家人,長期蠟燭兩頭燒的結果,讓她有偏頭痛及失眠的問題。每個月的月中到月底是工作最忙碌的時候,因工作與時間不足的壓力總會加重偏頭痛和失眠的問題,平日則為了要提振精神,每天都要喝2~3杯的咖啡,讓頭腦清醒免得工作到頭昏昏、腦脹脹,平常更是將各式茶飲當水喝。高度的工作壓力讓吳女士幾乎到了每天都要依靠藥物才能入睡的階段。
睡眠是可以讓大腦休息然后恢復活力、整理記憶的重要時間。想要進入睡眠,大腦要先能放松,才能從清醒中銜接進入睡眠狀態,很多人會失眠,部分人是因為身體在退化的過程中,睡眠型態本來就會比較短、比較淺眠,部分人是因為長期的壓力、焦慮、憂郁或者是身體不舒服,使得大腦在緊繃不易放松的狀態,臨床上會使用藥物助眠。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靠吃安眠藥來解決失眠問題,不僅會帶來副作用,還會讓我們對安眠藥物產生成癮性。事實究竟如何?我們詳細來看一看。
Q1:什么失眠情況要就醫?失眠可能是哪些疾病的癥狀?
大部分患者提到失眠,都是指入睡困難。其實更應該關心是否能一覺到醒來,沒有睡睡醒醒,因為只有睡眠持續不中斷,我們的大腦才會進入熟睡階段,以慢波睡眠為主。對睡眠品質來說,睡得飽比睡得久或立即入睡更重要。在臨床上,對于睡眠容易中斷、早醒或常沒睡飽的人來說,更要及早前往就醫。
失眠一般最常與精神疾病相關,比如抑郁癥、焦慮癥、物質濫用、酗酒等。此外與失眠相關的常見臨床問題,比如夜尿、胃食道逆流等。也有些只發生在睡眠狀態中的疾病,像睡眠呼吸中止癥、周期性肢體運動癥候群等,都與睡眠品質相關。在治療失眠時,也要同時處理相關生理問題,比如建議夜間限水以減少夜尿,或與其他專科合作,才能確保一夜好眠。
Q2:安眠藥分長短效適用哪些族群?
單純地入睡困難,但后面品質維持得不錯的話,會選用比較短效、作用快速的藥物輔助。入睡容易,但睡眠維持很淺、容易中斷者,會考慮使用中效型藥物輔助,效用大約4-6個小時的睡眠。
另外,還有更長效的藥物,如果使用短效或中效藥物后,在入睡跟維持上仍屬困難,醫師就會考慮選用偏長效藥物,但這類藥物相對半衰期長,要完全代謝,一般要五個半衰期之后,身體會才會代謝完藥物濃度。
因此,長效型藥物可能12到24小時才一個半衰期,五個半衰期就需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有可能累積的濃度影響白天的精神或是認知功能,因此長效型的著眠藥物使用上一定要謹慎評估。
Q3:安眠藥傷肝腎嗎?副作用有哪些?
合格的安眠藥都經過嚴格的醫學試驗以及人體實驗才會上市,每一種藥物也有其安全劑量。原則上,肝、腎功能在正常范圍,并且代謝功能是正常的話,并不會造成傷害。此外,安眠藥主要是由肝臟酵素代謝,因此肝功能異常或肝硬化患者,就是相對要去評估以減少劑量。
常用的放松、安眠類的藥物都有兩大類,一類是BZD類,比如艾司唑侖,另外一類是非BZD,比如酒石酸唑吡坦等, 它們都是作用在大腦的GABA接受器,GABA其實是一個大腦本身有的神經傳導物,作用是讓大腦其實相對不要這么的活躍、比較穩定。
安眠藥物除了幫助入睡之外,還會有降低焦慮度、肌肉放松、抗癲癇等效果。因此,用藥濃度較高或是服藥的人本身比較敏感,容易覺得肌肉軟軟的,行動上就要注意跌倒的可能性。此外,如果我們太想睡的話,白天可能也會昏昏沉沉,影響認知功能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對于藥物的使用,醫師都會建議從低劑量開始慢慢做調整。
Q4:醫師開立的安眠藥會不會容易上癮?
很多民眾都有失眠的經驗,但不敢求診,多半是擔心只要一開始吃安眠藥,怕會上癮,其實不然。現行臨床所開立的安眠鎮定劑大多屬于苯二氮平類(BZD)藥物,基本上屬于管制類藥物,大部分屬于成癮級別較低的,但這并不代表偶爾服用就不會上癮。相反,我建議大家在使用前要與醫師溝通、謹慎使用。如果覺得藥效不如預期,必須讓醫師知道更多的細節,才能進一步調整藥物。
此外,我們的身體有適應的能力,所以安眠藥類的藥物,的確有可能吃一段時間以后,覺得藥效變得不那么明顯,這中間有可能是身體會去適應大腦的一些神經傳導技術或接受其他遇到的環境的變化,導致覺得藥效沒有一開始那么好。其實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它并不等于成癮。一般來說,成癮多半出現在不正確的用藥,比如感覺藥效不佳時,自行加藥或是在不對的時機點服用藥物,這些會讓身體出現成癮的。
對于前往醫院求診的民眾而言,失眠大多已冰凍三尺,建議至少都要吃滿一個療程,等到睡眠狀況改善后,再行討論減量。如果我們的失眠同時罹患其他身體疾病,比如高血壓或具有風險時,我們一定要將其他疾病都控制好了,才能讓我們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所謂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要由醫師把關來調控藥物劑量,而無須過度擔心。
Q5:除了安眠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能做出哪些改變?
事實證明,如果我們睡眠時間短,就會被剝奪睡眠,那么我們患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另一方面,失眠往往會損害心理健康。由于睡眠與健康之間的密切關系,即使是老年人也可能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睡眠。一般來說,失眠除了服用安眠藥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生活進行改變。
找出失眠原因。對于經常失眠的朋友而言,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從實際生活之中,找出自己為什么會失眠,比如是否壓力過大、是否擁有不良習慣、是否服用藥物、是否是疾病引起等等。當我們通過檢查自身的生活,確實發現自己與某些因素相關。那么,我們就可以改變那些因素,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失眠困擾。
創造優質的睡眠環境。眾所周知,嘈雜吵鬧的外界環境并不利于我們的入睡。相反,入睡需要一個溫和、優質的環境。因此,我們一定要讓自己臥室的暗度、溫度、濕度、通風環境等很適宜。特別是在自己的臥室不要擺放電視、電腦,以免屏幕藍光影響入睡。
靜心。“凡眠,先臥心,后臥眼,人臥一夜當作五度,反復常逐更轉。”古代名醫孫思邈曾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寫道。正是這樣一句極其普通的話語,卻道出了現代人失眠的核心問題——心難靜。簡單來說,我們在睡眠前,將自己的內心雜念都一一摒棄,讓自己的心趨于平靜,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放松,那么一夜好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良好的睡眠習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如果我們在假期睡得太晚或熬夜,我們的睡眠生物鐘就會改變。因此說,我們為了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首先要做的便是睡覺時間要規律,建議大家在晚上11點前就應該就寢。此外,春夏晝長夜短,秋冬晝短夜長,我們也可以根據四季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睡眠的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