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Figure的第284支 ▼ 原創視頻
今天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當媒體還在苦口婆心教女生們如何做人時,大S徐熙媛已經選在這一天公布再婚喜訊——此時距離她因失婚被全網「心疼」還不到四個月。
跟男人相比,女孩想過好這一生,似乎要面對更多的挑戰。但是她們用智慧、耐心和勇氣迎戰生活的姿態,已經告訴這個世界,她們不需要在自己的節日里接受「教育」。
導 演|吳國驥
撰 稿|許 靜
編 輯|鮮 于
出 品|FigureVideo
搬家是一項折磨人的浩大工程,尤其是跨城搬家。如果不親自體驗一回,恐怕很難理解「累」字怎么寫。
Figure跟拍了雨琪整整三天。搬家工程此時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但大部分時間,她仍然在打包、打包、打包……間或努力地說服朋友收下帶不走的家當。
鏡頭里的女孩,淡定而隨性,卻無法掩飾連日勞累引起的煩躁和郁悶。
人們告別北京時那些不可或缺的「儀式」,對雨琪來說沒有什么意義。她沒有一一通知多年來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好友,沒有送別聚餐,沒有紀念打卡,只是在臨行前去京郊山上燒了一次香,感覺像是走個過場。
離開北京,對于她來說似乎只是一次遠行。
體面的撤退者
與大多數離開北京的年輕人相比,雨琪是從容和輕松的。擁有北大研究生學歷和多數人望塵莫及的高薪工作,而且在北京買了房——只要她愿意,即使是這座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城市,也可以用溫柔的姿態繼續接納她。
于是,跟閑魚上那些慌張的逃離者不同,決定離開北京后,雨琪跳過了「變賣家當」這個步驟。她跋山涉水帶走了三只寵物貓、七盆綠植、電視柜、沙發、靠枕……幾乎一切讓自己保持舒適的物品,把喜歡的書和家具留給了租客。
雨琪養的花
運貓是雨琪異地搬家這個大工程里最費心思的一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貓的一切都已經抵達那個家了,有一些貓碗什么的我得隨身帶著,這樣去了貓就能吃。托運(貓)的時候我會把幾件衣服塞到貓籠子里面去,它們聞到我的味道就會安定下來。」
貓在雨琪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從到北大讀研究生開始,她在這座城市已經生活了十多年,陸陸續續養了三只貓。
雨琪和她養的貓
它們就像家人一樣,陪伴雨琪度過單身-戀愛-恢復單身的各個人生階段,讓她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逐漸安定下來。
高速發展的城市,為優秀的年輕人預留了足夠的機會。回顧職業生涯,雨琪自認是比較幸運的那一類。學建筑專業出身的她,研究生畢業后和朋友嘗試一起創業。很快,她發現自己更擅長和喜歡創意行業,創業失敗后就進入業內有名的廣告公司,從頭學起。
雨琪:那段時間像是把自己打碎了,再重新組合出一個自己想要的樣子。以前會把自己繃得特別緊,現在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休息,不想干了就讓自己停下來,允許自己當個廢物,允許自己躺在那,但并沒有因此變得不好。我覺得松弛有度了,在做事情的時候想清楚怎么做,而不是拼體力,就逐漸會找到一個很高效的工作方法。
我的生活主軸就是工作,工作給我帶來了特別大的安全感,因為我知道我干得很好。而且我很過癮,我的各種多巴胺、內啡肽的分泌都跟此相關。我所有的人際關系全部都是工作,我所有的男朋友都是工作過程中認識的和交往的,我沒有辦法在工作以外建立關系,在工作當中得到了一切,工作對我極為重要。
收獲工作成就感的同時,雨琪一步步得到晉升,花了五年時間成為公司股東之一。
因為是天生的工作狂,只要不工作的時候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直到2020年疫情爆發后,雨琪才得到了多年來難得的休息機會,可以停下來思考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之后她辭掉穩定的工作,進入一家TOP級的互聯網公司重新打拼——悄悄說一句,「大廠」最喜歡像她這樣離不開工作的年輕人。
早在社保繳滿五年之后,雨琪就在父母的資助下,不太費力地買了房。對于這座城市高不可攀的房價而言,這就等于在北京站住了腳。但在進入「大廠」一年之后,雨琪就面臨著是否調到公司總部的抉擇。這意味著,她要搬去另一座城市。
像雨琪這樣在職場打拼多年的年輕人來說,一份有前途的「大廠」工作是值得珍惜的。恰好此時她的生活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認為自己需要做出改變。
「我覺得離開北京有一點像在逃亡,其實挺舍不得的,但以我對自己的了解來看,物理隔離或者是徹底換一個環境可能會更好。」
逃離與割舍
雨琪說搬家搞得這么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太愛買東西了。尤其是在填滿屬于自己的房子這件事上,她像絕大多數女孩一樣,毫不手軟。
雨琪:有了自己的房子了以后,我就敢買很多東西。比如說我在租的房子買一個小凳子,我會買最便宜的,但是現在我會買最好看的,不管價格。我買任何的東西都會想它跟我整個家搭不搭,是不是漂亮、舒服的。
我之前在裝修這個家的時候,就是有點「變態」。比如說我買碗,其實我根本不會用那些碗,我根本不做飯。但我就覺得如果家里來客人了,我們要吃點東西時,我的碗不能減分。我買的那個鍋、那些刀一次都沒有用過,但是我都要買最好的。買東西心態會不太一樣了,會覺得我要為這個家負責。
搬家這些天,雨琪每天都瘋狂地扔掉淘汰的東西,然而需要打包寄走的行李依然數量驚人。「我這次寄了18個箱子,6個麻袋,5件家具,在淘寶跟京東上面買的東西這兩天也到了,我估計也得有個七八個箱子。它們就堆在一個客廳里,如果全部打開,就會像爆炸了一樣——想想那個畫面都有點崩潰。」
打包寄走的行李
生活用品保留還是舍棄,決定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并沒有太多困難。但要告別熟悉的社交圈,對于以「社恐」為榮的當代青年來說,才是真正的挑戰。
臨行前兩天,雨琪照例跟朋友們聚會,卻刻意隱瞞了即將離開北京的消息。她的理由是告別是一個「體力活」,特別消耗體力。然而在內心里,她很清楚自己是在逃避要走這件事情。
雨琪:我們都在北京,打車的距離我們就可以見面。我難過了、想你了,我們就可以見面,關系還能存在。但是當物理距離拉開了,好像就沒有維護關系的東西了。
因為我覺得跟人建立關系的過程很耗體力,不知道該怎么聊。去另一個城市對我來說可能又要過一段孤獨的日子了。2015年我是以一個人開始的,從一根孤枝到逐漸長出了一些枝杈、樹、開花……但我覺得有一點累了。年輕的時候很有體力,特別能折騰,但現在就會覺得我折騰不動了,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折騰了。
有一天晚上回來,我坐在沙發上嚎啕大哭,覺得可能還是舍不得,覺得很恐慌:會不會就這么一直沒有朋友,會不會就這么孤獨終老?
今天翻照片的時候,發現我照片里面全都是貓。自從有了貓之后,我的相冊里面基本就都是貓了。
何以為家
即使在幾乎被搬空的房子里,雨琪依然自在地展現著生活中無數個具體而微的細節——所有細節都是花費時間和精力一點點構建起來——穿衣的風格、讀書的偏好、每只貓咪的性格、還有收集靠墊的小癖好……豐富而生動地描繪出那個只屬于她個人的自由王國。
雨琪很滿意現在的生活。這也意味著,換一座城市會增加很多經濟成本和情緒成本。
雨琪:比如說洗衣服之類的這些店,都是我花了很多錢、去了很多地方,最終選出來的。現在去了另一個城市,相當于要再花錢重新找個地方。這個對我來說這個成本是很高的,所有的生活成本都要重新開始計算,直到重新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花錢是一個事情,還要花時間去再找到你喜歡呆著的地方。
我并不打怵去陌生的環境,我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做這些事情。我也沒有深的眷戀,覺得哪都一樣,去哪都行。但是這次可能是因為我買了房了,很用心的在家里面在布置一些東西,所以我就會覺得這個地方對我來說已經有一點家的感覺了。我(曾經)覺得可能逐漸接受北京會作為我一直在的地方,我會在這里結婚生小孩,在這一直生活下去,(并且)已經有一點覺得這是我的家鄉的感覺了,(但是)在這個時候走了。
為了消解對新城市新環境的孤獨感,雨琪一邊搬家一邊琢磨如何打造未來租住的房子,讓它成為和北京一樣的安樂窩:「家里要有樹,要有兩棵樹,要有一些書。可以擁擠、可以亂,本來房子自己一個人住的,舒服就夠了。我挺喜歡在那邊租的房子,它有一個小書房,貓活動的空間也更大一點了,有一個陽臺。我已經在設想在陽臺上買一個小桌子,在那喝咖啡……就這種事情讓我還挺幸福的,彌補了一些我的一些遺憾。」
在這支短片即將上線的時候,雨琪搬去另一個城市已經快半年了。導演特別去關心一下雨琪的近況——雖然她在朋友圈里的狀態似乎樂不思蜀。些許意外的是,臨行前堅信幾年后還是會回到北京的雨琪,這么快已經完全融入并愛上了那座南方城市的生活。她毫無保留地表示:「我現在擁有很多很多的愛,以前從來不健身,現在每周四節體育課,正在沖刺把體脂刷到20。這座城市救贖了我!」
如果不去嘗試,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生活的小蛋糕藏在什么地方。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藥神父親:兒子的人生已經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女性電影人發聲:一場尚未終結的性別對抗大戲
落跑主婦:逃避雖然可恥,但真的有用
\ 收看更多人物視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