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辛苦點,不算啥,大家都安全了,我們也就安全了......”
——記安徽阜陽潁州區戰“疫”一線涌現出的感人事跡
安徽省阜陽市疫情防控靜態管理以來,阜陽市潁州區各地各單位迅疾進入戰“疫”狀態,心往一處想,勁朝一處使,上下擰成一股繩,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中涌現出諸多感人事跡。
潁州區清河街道:投身抗疫一線的“黨旗紅”
投身抗疫一線的“黨旗紅”
王子雨,潁州區清河街道卜子社區黨總支書記,199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有著32年的黨齡的他始終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他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完成組織交代的各項工作任務,面對無數的艱難困苦,他始終沖在工作的第一線。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王子雨同志做為社區里的“領頭雁”舍小家為大家,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戰“疫”中去,每天早出晚歸,動員本社區內的黨員、群眾志愿者一起參加到防疫工作中,從疫情爆發初的緊急部署安排,展開對返阜人員“地毯式”大排查,各項防控措施的強化落實,再到全民核酸檢測和居家隔離管控,他臨危不懼,義無反顧,每天盡職盡責地奮斗在一線,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忠誠履職、服務人民”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突如其來他沒有慌張,而是冷靜的帶領“三委”班子認真研究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和注意事項,重點討論如何布控,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繪制出小區中每棟樓的平面圖,并對轄區網格如何管控、管理、核酸檢測點如何設置等詳細信息與網格員、物業進行一再的溝通,研究出最適合的方案。為嚴格落實外防輸入、隊防感染、嚴格擴散的要求,他們24小時不間斷輪流值守,在小區門口設置卡口,對返鄉人員逐一排查,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在疫情防控以來,除了每天都要召開“兩委”班子會議,對當前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并對當前形式進行工作安排。還要到各小區對出入口人員的信息登記、二碼聯查、檢測體溫,排查外來人員信息等工作進行巡查,還要與居民宣傳疫情期間最新政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解答居民的各種問題,來回運輸防疫物資、接送核酸檢測醫務人員。晚上,他不是在各小區守著,就是在社區值班。經常是飯涼了湊合對付兩口,繼續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第一線,他帶領著一支“硬核隊伍”奮戰在社區防疫工作的前線,用實際履行著入黨誓言,用行動詮釋著共產黨黨員的初心使命!
潁州區三合鎮“文明實踐紅”的“逆行者”
閃耀“志愿紅”的“逆行者”
抗疫工作一刻都不能懈怠,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大志愿者們毫無畏懼,逆行而上。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抗疫志愿者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抗疫志愿者的及時援助。潁州區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張永偉就是疫情防控宣傳“小喇叭”之一。自4月5日清晨收到有關通知后,他第一時間趕到潁州區濱河安居苑小區,背著喇叭、手持話筒,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宣傳疫情防控通告精神,把最新信息送到居民身邊。每天核酸檢測任務結束后,我就趕到社區卡點,我們志愿服務隊要輪換值班值守。
”4月7日中午,張永偉輪班到城郊社區卡點,與其他志愿者一起查驗進出人員證明。在阜陽市潁州區潁西街道四里社區的防疫一線上,那些身穿統一的紅色馬甲、拿著小喇叭的志愿者們,他們奮力抗擊疫情的舉動,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義不容辭加入到“逆行者”的抗疫隊伍中來,不分晝夜,分秒必爭,從上門組織居民進行核酸檢測到為居民提供情緒疏導,從引導居民有序排隊到講授正確佩戴口罩,一忙就到深夜。
潁州區程集鎮退役軍人“紅耀江淮”志愿隊的“逆行者”
一個小棚、一支體溫槍、一本登記簿,簡陋的辦公地點成為他們守護人民的戰“疫”陣地。社區的一個志愿者說,我們習慣了,披星戴月,一站一天,有時忙得水都不敢喝,怕沒時間上廁所。等到一天的任務完成了,整個腿感覺都不是自己的了,像兩根樹樁在下身支著......
“逆行者”是西湖鎮陸續發動10余支近150名女性參與一線志愿服務的巾幗志愿者們,西湖鎮婦聯動員婦聯干部、婦聯執委、巾幗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的“逆行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責任與擔當,全力配合做好西湖鎮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逆行者”是程集鎮30個臨時卡點19個臨時黨支部退役軍人“紅耀江淮”志愿服務隊,彰顯“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信念,充分發揚軍人優良傳統,傳遞正能量。
他們沒有年齡、性別、學歷、職業之分,積極響應社區號召,主動申請成為社區志愿者,他們協助好社區防疫工作,無私奉獻,筑牢安全防線。
潁州區發改委挺身而出的“卡點員”
挺身而出的“卡點員”
潁州區發改委四級調研員李海忠同志按照區委、區政府疫情防控部署安排,積極投身于疫情防控一線。在交通運輸環節“三站一場一口”疫情防控管理服務中擔任阜陽高鐵西站服務點值班點長。
在3月31日下午值班時,從合肥至阜陽西站高鐵下車的旅客中發現有上海轉乘至南京、南京至合肥、合肥至阜陽的旅客許某某,女,15歲,李某某,男,22歲(二人系表兄妹,共同返回),當收到衛健部門發來其母唐某某被確診為陽性感染者的信息后,立即啟動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將兩人控制在阜陽高鐵西站轉運等候區,同時聯系太和縣疫情防控專班派來120負壓救護車閉環隔離轉運至隔離點
。4月1日李、許二人核酸初篩呈陽性,經市疾控部門復核為陽性。因當日值班點長李海忠同志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及時妥當,切斷了李、許二人下車后到阜陽市區的奧密克戎病毒傳播鏈,防止了疫情的擴散和外溢,為阜陽的人民群眾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
潁州區西湖鎮戰“疫”一線的“夫妻檔”
抗疫一線的“夫妻檔”
申振、崔亞娟夫妻倆,一個是潁西湖鎮大許村村民委員會委員,一個是西湖鎮大許村衛生室的工作人員。由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他們攜手并肩,走向了疫情防控一線,成為并肩作戰的“戰友”。
在西大許村代莊檢測點,崔亞娟熟練地為群眾核酸采樣。同為防疫人員,崔亞娟的愛人申振,此時正在為群眾進行掃碼登記和現場秩序維護。二人都在同在一線,也只有在西湖鎮全員核酸時才能見上幾面。
申振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在這次抗擊疫情中起早貪黑,宣傳登記、卡口值守、查驗兩碼......忙碌在疫情最前沿。崔亞娟作為醫務工作者,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支援安慶市和三塔集鎮。阜城三區的每一輪核酸檢測,她都奮戰在社區,半夜才歸家。今天上午在代莊檢測點做完檢測,簡單吃過盒飯后,她又馬不停蹄的隨著衛生院的人員趕到鎮中檢測點為學生們做核酸。這期間,少有的空閑期她仍堅守崗位,照顧衛生室的病人們。
“很多次她回家時臉上口罩的勒痕還在,手由于長期戴手套也是發白的,看著很心疼。”申振說道。在疫情防控中,他們大都各自分赴崗位,持續奮戰,無暇顧及對方。由于工作繁忙,照顧不到孩子,夫妻倆只能把還在上一年級孩子托付給80多歲的太太。談及老人和孩子,他們二人均是感到愧疚,“疫情來臨,我們倆一起忙,所有家里的擔子都甩給老人了,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辛苦點,不算啥,大家都安全了,我們也就安全了。”
(文/ 張抱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