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對外而言,苕皮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最近幾年才在重慶火鍋店看到過,之前完全沒有概念。沒嘗過之前,單看外觀覺得那不就是豬皮嘛。后來吃了一口后,才知道不是豬皮,但一時也搞不懂是什么。聽商家解釋后,才知道是紅薯皮。
苕字,就很特殊。在四川方言里的“苕”,指的是紅苕,也就是紅薯。苕皮,難道是紅薯皮?商家笑笑稱,那不是紅薯真正的皮,而是用紅薯制成的寬粉條。怪不得呢,我吃起來很順滑,Q彈,雖然外觀不好看,也無法遮掩他可口,有韌勁的味道。當我以為苕皮,只能下火鍋的時候,四川人又拿出十八般武藝,把我鎮住了。原來,苕皮還可以烤著吃。
這天,剛下班,同事二話不說拉著我去海墾夜市。當我以為是去吃雞腳,燒烤什么的時候,他居然說去吃烤苕皮。火鍋里苕皮的味道,我還記得很清楚,那烤著吃的苕皮是什么鬼?能好吃嘛?
他家店起的名字也倒實在,就叫烤無雙苕皮,在夜市左邊區域。到店后,同事麻利地點了一份。烤苕皮,顧名思義就是將苕皮烤熟了吃,只不過光靠苕皮,那味道太過單一。于是,店家在苕皮里包裹了酸蘿卜、香菜、青蔥、洋蔥、葛根等食材。調料的話,可以選擇辣椒和陳醋。
燒烤時,炭火烤在苕皮上,發出滋滋的聲音,香氣慢慢升騰起來,不斷誘惑著我們的味蕾。一對小情侶,也被吸引了過來,立馬各要了一份。
待店家烤好遞上來后,同事迫不及待地往嘴巴里送,用她的話說就是這玩意要趁熱吃。我也張嘴試了一小口。嘿,這味道還挺有嚼勁,外焦里嫩。苕皮是咸甜的,里面配菜是鮮辣的,滋味多樣,果然不錯。
起初,我還不知道為什么一定要放配菜,只有吃了才知道配菜是為了中和苕皮的油膩,也把口味多元化起來。相比純粹的辣椒,我比較喜歡醋多一點,酸甜的味道,配上醋香更容易引發我的食欲。
吃完,發了朋友圈后,家里一個電話追過來,一定要我帶點回去,說是從沒嘗過,看著我酸溜溜的吃相,感覺一定很好吃。我隨即回復,這可是紅薯皮,我買回去可不要后悔。果然,我買回去后,他們都后悔了:從來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紅薯皮”呢。
海口現在開了很多家烤“紅薯皮”店,精華在各家不同的配菜,以及燒烤程度的把握。最后,溫馨提示下,新人入坑建議不要太多辣椒,不然吃不慣辣椒的,很容易被勸退。再者,還真的要烤熟后立即吃,等冷了后,味道賣相全無,會讓人一時沒了食欲。配菜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增加,或減少。個別朋友吃不慣葛根的話,可以不選,畢竟沒多少人喜歡那股魚腥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