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雅虎新聞網發布文章感嘆道,處于抗疫前線的上海,正在上演一幕幕令人動容的鄰里互助暖心佳話。
在上海長寧的某個小區,社區自發成立了一家“物資銀行”,進行生活物資的交換。住戶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放在門外,由志愿者上門收取,并與其他住戶進行交換。在沒有貨幣的前提下,物資在小區居民之間進行“不等價交換”,小區居民既是“銀行股東”,又是“銀行客戶”,志愿者則成為了“銀行免費員工”。
上海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因為對于手機網購不太熟悉,鄰居每次團購買菜的時候,都會問一下老大爺,連帶著幫大爺一起團購物資。而大爺也投桃報李,給鄰居送去了連環畫、現金和感謝信。當下上海小區內各式各樣的鄰里互助,頗有古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鄰里風采。
其實,日媒報道的這些還只是上海暖心互助的冰山一角。就在上海著名的“互聯網小區”中友嘉園,平時“各自為戰”的騰訊、字節、唯品會員工,這次主動拋棄隔閡攜手抗疫。騰訊化身PPT表格小能手,字節員工化身群管理,唯品會員工化身母嬰專家,為居民籌集物資。
除了員工自發的攜手抗疫,互聯網企業也在行動。阿里派出了3000多名保供人員直奔上海;京東快遞小哥前赴后繼地趕到上海,確保將物資送到急需的居民手上;唯品會捐獻的1800余套防護服已陸續運抵上海,將無償捐贈給上海市紅十字會、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機構和社區的抗疫一線工作人員。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的物資都在源源不斷地流向上海。天津用火車往上海運送了1300噸牛奶;黑龍江3000噸大米緊急馳援;廣西開通援滬專列,將4萬份物資包送達上海等等。
在所有人的眾志成城之下,上海確診病例連續三天大幅下降,疫情正在逐漸被控制。4月16日,上海市經信委更是發布企業復工復產防控指引。從芯片到汽車制造,再到生物醫藥,各大企業和工廠正在加班加點準備復工復產。上海特斯拉工廠,在最近兩天晚上開始變得燈火通明。
在上海居民的鄰里互助下,在各地物資的火速馳援下,在互聯網企業的保供作戰下,上海正在一邊抗疫一邊加緊復工復產,迅速回歸正常軌道。曾經黃浦江頭人潮擁擠的一幕,已經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