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古文人多風(fēng)流,這話一點都不假。從古至今,有很多文化大家都偏愛美女,感情生活飽受詬病。在近代的書畫家中,也有這么一位,他不僅喜歡美女,還喜歡“老牛吃嫩草”。暮年之時,娶了女兒的閨蜜為妻,繼而老來得子,只可惜,兒子的命運卻異常悲慘,甚至可以說是活成了人間悲劇。這位畫家就是中國近代的山水潑墨畫大師,張大千。
正文:
作為中國近代著名的山水畫畫家,張大千畫的荷花雅而不俗,受到了很多文藝愛好者和收藏者的喜愛。他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的成就毋庸置疑,但他的個人感情問題卻始終飽受詬病。
或許是因為追求浪漫的藝術(shù),張大千對感情的追求也從未間斷過,他渴望真摯的愛情,同時也喜歡感情中的新鮮感,這樣的感情觀就注定了他的感情世界豐富多彩的。
張大千出生于1899年,母親是當(dāng)?shù)赜忻募艏垘煟瑐€人的藝術(shù)涵養(yǎng)很高,父親也是文化名人,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張大千,從小便有著非常強的審美意識和藝術(shù)感。
不過,和父母不同的是,張大千是一個特別多情的人。到了青春期之后,他就對愛情充滿了向往,先是和青梅竹馬的謝舜華訂了婚,之后便獨自一人前往日本留學(xué)。
原本兩人打算在張大千留學(xué)回來之后就舉行婚禮,不成想,張大千離開后不久,他的未婚妻就不幸因病離世。出于對他安全的考慮,家里人并沒有告訴他實情,直到回國之后,他才知道了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
這時候,張大千對待感情還是很真摯的,甚至為了未婚妻而出家當(dāng)了三個月的和尚。后來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方才還俗。
還俗之后,張大千的感情之路也正式步入“正軌”,先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將十九歲的姑娘曾正蓉娶回了家,但又因為對方長相不夠漂亮,始終不肯碰她,一直用冷暴力來折磨對方。
不久之后,張大千便拋棄妻子,來到上海發(fā)展。上世紀(jì)初,上海是亞洲的金融中心,也是國內(nèi)最繁華的地方,有很多大家閨秀和美女都在上海生活。恰逢當(dāng)時張大千父母的封建思想比較嚴(yán)重,家里的正妻始終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他們實在看不下去,便產(chǎn)生了給兒子納妾的念頭。
就在這時,張大千和上海姑娘黃凝素結(jié)識,因為對藝術(shù)的共同追求,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雖然給人做妾會飽受流言蜚語,但為了追求愛情,黃凝素并沒有在意,甚至不顧父母反對也要嫁給張大千。
可以說,黃凝素對張大千愛的濃烈,她甚至以為自己找到了一生的真愛。可沒想到的是,對方只是把自己當(dāng)成了傳宗接代的工具。換言之,當(dāng)時的張大千之所以愿意娶她回家,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而非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娶她。
既然一開始的出發(fā)點就帶著目的性,也就注定了黃凝素最后的結(jié)局是悲慘的。結(jié)婚之后,黃凝素先后為張大千生下了八個孩子,成了名副其實的“生育機器”,但即便如此,她依舊沒有得到公婆的認可,每天的日子都是煎熬。
隨著黃凝素身材的走樣,張大千漸漸對她失去了興趣,轉(zhuǎn)而又愛上了楊宛君,不久之后,便將其娶回家做了三房。黃凝素實在無法忍受這種委屈,便經(jīng)常到舞廳釋放情緒,并且和一位陌生的男人墜入愛河。
不久后,黃凝素和張大千提出了離婚,拿到分手費之后便這個給予她安慰的男人走到了一起。然而,她怎么都不會想到,這個男人竟然會是一個騙子,兩人在一起后不久,男人就卷款而逃,只剩下黃凝素一人,孤苦伶仃地走完了這一生。
黃凝素出局之后,楊宛君原以為自己可以得到張大千的心,卻沒想到張大千很快又愛上了另外一個年輕的女孩,這個女孩就是女兒的閨蜜徐雯波。第一次看到徐雯波的時候,她還是個十八歲的小姑娘,長得像花朵兒一般。
有趣的是,張大千還是徐雯波的偶像,一來二去,兩人之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雖然這段感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強烈反對,但他們還是沒能把女兒從懸崖上拉回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兒嫁給張大千。
兩人結(jié)婚的時候,張大千48歲,而徐雯波只有18歲,在那個婚戀觀還很正常的年代,三十歲的年齡差屬實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不過,浪子總歸是會收心的,在和徐雯波結(jié)婚之后,張大千就徹底收心,一心只對徐雯波一個人好,后來兩人還生下了一兒一女。只可惜,這對兒女的命運卻不太好。
當(dāng)年,張大千和徐雯波出國發(fā)展的時候,將自己的孩子留在國內(nèi),兒子張心建被好友收養(yǎng),不料中途好友家道中落,張心建再次被拋棄。張大千的正妻曾正蓉看他可憐,便一直照顧著他。
雖然曾正蓉已經(jīng)盡可能地給予這個孩子溫暖,但始終沒能讓他從被拋棄的陰暗中走出來,這也導(dǎo)致張心建的性格十分悲觀。后來,張心建被女友拋棄,一時想不開選擇了“臥軌”自殺,生命永遠定格在22歲。
諷刺的是,張心建悲慘離世的時候,他的親生父母正在另一個國度開心地享受生活……
結(jié)語:
作為藝術(shù)家,張大千的成就確實很高,但作為丈夫、父親,他實在不夠格,在他的身上根本感受不到任何的“人情味”,不知他知道自己的親身兒子命運如此悲慘,會作何感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