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62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01.
三年前出版《時間的答案》,花了一個小說的篇幅去描寫一個人的成長。
但細細說來,主人公其實并沒有成為厲害的人,也沒有成為成功的人,那他的成長到底在哪里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他能夠客觀看待自己,并且接受自己了。
我自己已經三字打頭,時而還是會羨慕別人。
比如身為一個寫作者,實在是羨慕東野圭吾“人形打字機”的寫作速度,驚訝于他源源不斷的創造力,但我又會覺得,那不是我可以隨意模仿得來的,且不說他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我是否能夠做到同樣努力,光是身心的疲憊就讓我受不了。
前段時間跟包子聊天,聊到性格這個話題。
他說,我這個人就是一塊石頭,石頭你懂吧,就是雖然時間的流逝能夠些許改變我的形狀,但我注定無法成為一個鵝卵石。因為我這塊石頭的本質就是卵石的性質。
我大驚,說,你還懂鵝卵石的性質呢?
他說,那倒也不是,我胡謅的,這不是跟你說話要用點比喻嘛。哎呀反正我的意思是說,性格這東西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再說了,如果一個人真的那么不舒服,真的因為自己的性格焦慮的要死,那他早就改了。說到底,那是因為那種性格帶來的焦慮是社交屬性給的。真的,你看看那些內向的人,說要不變得外向就完了,可歸根到底,你讓他一個人待著,他舒服的要死。如果要比喻呢,就是……就是……
說到這里他卡殼了。
我說,打住,日常對話哪用那么多比喻。
他說,就像一個人喜歡吃包子,他聚會的時候吃饅頭是因為人人都說饅頭好吃,他就只能跟著說饅頭好吃,但等他一個人出門的時候,他還是會選擇吃包子。
說完他洋洋得意,意思是自己果然是個比喻小能手。
我笑著說,包子你這個確切來說不完全是比喻,更像是舉例子。
包子說,管他呢,寫書的是你又不是我。
02.
也是這段時間在另一個平臺做直播,每周一次,推薦推薦自己讀的書,跟大家嘮嘮嗑。
我看到公屏里出現的高頻問題,就是:“我很內向,我覺得我這樣下去不行。”
我說,其實沒有行不行,外向的人能很熱鬧,會有很多朋友固然不假,但他絕非沒有孤獨的時候;而你內向,說明你已經比他們更適應孤獨了,換句話說,你應該能容易專注。
又有讀者問,怎么擺脫內耗呢。
我覺得一個天性內向的人,逼著自己去外向就是內耗的一種。
因為我在日常生活中常有類似的感受,那就是當一個人被迫去外向的時候,等回到家之后,迎接他的只有疲憊。
如果想要擺脫內耗,就只有接受自己的個性,然后發揮自己的特長。
我是一個寫作者,因此又要舉寫作的例子了(還希望各位讀者不要嫌棄)。
通常而言,寫作本質上是一種艱難,枯燥且需要極大時間成本的事。無論一個人是否天才,倘若下定決心想要寫一本書,那么在寫成之前勢必得有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埋頭寫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必須要把內心所想的順利變成文字,他就得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也就是說,他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坐在書桌前,孤身一人、與他人毫無溝通的情況下,默默與鍵盤(稿紙)做斗爭。
沒有忍耐孤獨的能力,恐怕很難寫作出一本完整的作品。
內向者的特長,大概就是擅于與時間相處,也能夠在一件只需要自己的事情上獲得樂趣。
與此同時,我總覺得內向的人并不等于毫無社交能力。
我深知一個內向的人,在陌生人很多的場合,一定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然而一個內向的人,也并非完全不能與他人成為朋友,甚至他在自己最好的朋友面前,可以瞬間切換成一個“外向”的人。
也就是內向和外向并非是那么絕對的,有時也分情況而定。
你只需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模式就好。
其實在很多場合,能做到與人正常溝通就可以了。
如果你無法在社交場合如魚得水,也不必強迫自己。
只需要懂得“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繼續堅持”,并且“捍衛住自己的勞動成果”這兩點就可以了。
03.
不要把自己的性格當作敵人,把它當成朋友。
這世界如此喧鬧,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喜歡獨處,有人性格外向,有人性格內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光和熱。
最重要的是,
一個內向的人也有著屬于自己的色彩。
我們與外向的人一同構建了這個形形色色的世界。
我們都有著享受自己生活的權力和能力。
你是誰。
就成為誰。
祝大家早安午安晚安啦。
一篇隨筆。
Ps:最近身體不算太好,努力調節。
Pps:有人問,最近怎么不寫故事了,也不是不寫,這不是憋著準備攢成一個小說呢嘛。
Ppps:一個人最終學會的,或者說最終的歸宿,都是學會與自己和平共處。這世間的大部分聲音,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遠去,唯有你內心的聲音,永遠與你同在。
以上。
文/盧思浩
圖/盧思浩&唐誠TangChe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