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不但為后人開創了一個民主的新中國,更重要的是用他們的人格魅力為后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其中,毛主席的革命思想與精神最讓人信服與敬佩,他本人一生都堅持為民服務,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并將這種優良傳統澆灌給了下一代。
在毛主席的子女中,李敏是他與賀子珍在延安生下的孩子。她四歲就去了蘇聯與媽媽一起生活,建國后才回到主席身邊。多年過去,李敏的一雙兒女早就長大成人。在外婆賀子珍身邊長大的這對兄妹,如今一個身家幾十億,一個長相儒雅帥氣。
01
毛主席早年在井岡山上領導中國工農革命的時候,與賀子珍相識并走到一起。他們一起相攜經歷了中國革命最艱難的時期,期間先后失去了數個子女,直到中國革命在延安落下跟腳后才基本穩定下來。1936年冬,賀子珍在延安生下一女,取名為嬌嬌。由于她當時身體不好,還受過傷,只能將嬌嬌送去保育院生活。
不久后,賀子珍遠赴蘇聯學習養傷,從此與毛主席分開。后來,毛主席得知她在蘇聯生活得不甚如意,就將四歲的嬌嬌送過去陪伴她。就這樣,母女倆一起在蘇聯度過了十年,嬌嬌也已經習慣了當地的生活,甚至忘記了母語。建國后,母女倆回到國內,嬌嬌懷著激動迫切的心情來到北京見到了爸爸。當時,毛主席內心是非常喜悅的,逢人就炫耀家里有個“洋寶貝”。
02
雖然對女兒很是疼愛,但毛主席教導子女從來都不會嬌慣,所以對嬌嬌的學習很是重視。他為女兒正式取名為“李敏”,送她去讀書,教導她要做個樸素低調的人,不要搞特殊,多學本領,將來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李敏就是在這樣優良的革命傳統教育下慢慢長大了。除了早年犧牲的毛岸英,李敏是毛家第二代中最早結婚的,也是在毛主席的親自主持下舉辦了婚禮。
婚后,她和丈夫孔令華就住在毛主席生活的中南海,直到第一個孩子出生。他們的兒子也是毛主席的第一個孫輩,主席親自為其取名為“孔繼寧”。此后不久,一家人搬出去自立門戶,孔繼寧被送到在上海療養的外婆身邊養育。他小時候是個很機靈、很討喜的孩子,每當外婆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他總會想辦法將外婆引得哈哈笑。
03
1972年,李敏在毛主席的支持下生下了第二個孩子,這是一個女兒。女兒出生后,她第一時間將照片寄給了父親。毛主席收到信和照片后很開心,經過斟酌后為外孫女取了一個飽含疼愛的名字“東梅”。這兩個字,一個是取自他的名字,一個是他最愛的花。和大哥一樣,孔東梅小時候也是在外婆身邊長大的,直到該上學了才回到父母身邊。
或許是早年在外婆身邊受到的言傳身教,孔繼寧和妹妹孔東梅都繼承了毛家樸素低調的家風。小時候,他們身上經常穿得是帶補丁的軍裝,還是用媽媽穿過的舊軍裝改小的。外婆教導他們,不要在外面說自己是誰家的孩子,就做個普通人。因此,直到大學畢業的時候,孔繼寧的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當時,他連女朋友都一起瞞著,后來女朋友成了妻子,得知他的身份后驚詫不已。
04
不管是賀子珍還是李敏夫婦,在教育孩子方面從不講究吃穿,但在學習方面卻比較嚴格。孔繼寧大學考的是南京的一所軍事院校,畢業后分配到解放軍總參部工作,曾被調到駐外大使館做了多年的武官。90年代后期,他從部隊轉業。在幫助母親出版著作的時候受到啟發,從此開始步入了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播產業中,如今已是業內有名的成功人士。因他長相儒雅帥氣,也被譽為毛主席最帥的外孫。
孔東梅畢業于北京航空大學,曾在企業擔任過高管。為了圓自己一直以來的文學夢想,她于90年代后期辭職赴美留學,回國后創辦了東潤菊香書屋。她先后寫過多部有關外公與外婆的著作,讓外界更加了解與敬佩他們的革命事跡。值得一提的是,她與丈夫陳東升曾一起登上了新財富富人榜,身家50億。
結語
毛主席和賀子珍都已逝世多年,但毛家的革命思想與傳統依然在毛家后輩的傳承下繼續弘揚與傳播。如今,它不但影響著毛家后人,也影響著中國億萬個家庭與后代,照耀著無數人的前進道路。希望孔繼寧兄妹的紅色文化產業越做越大,惠及更多的中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