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想,偶然途徑秀英區一條800多米的文化景觀,能轉角遇到海南千年歷史文化,感受闖海精神,也能勾起了我內心深處的“老海口記憶”。
毗鄰秀英港的東方洋路,因港而生,過去曾見證了港口的繁榮忙碌。當“帆船已消逝,海灣已遠離”,隨著秀英港整體搬遷至新海港東方洋路一夜之間冷清許多。未來何去何從,成了當地人們心里的疑問,好在這一切沒有耽擱太久。
兩年前,東方洋路建起了老碼頭懷舊休閑文化街,運用海洋生物造型,航海工具元素,以及歷史文化浮雕,打造了一條古色古香的小街,因此東方洋路漸漸成為了海口市地標建筑街區,常有外地游客,或是闖海人留念于此。
道路兩側都是錯落有致的建筑,文化氣息濃郁的浮雕,穿插著各式各樣的商鋪,理發店、服裝店、副食店、藥店、老爸茶店等琳瑯滿目。
小街有不少仿古院落,每一個院落都修建了獨特的門樓,搭配兩側浮雕,以及火山巖外墻,生動地再現了老碼頭繁盛的市容街景。
設計者別出心裁地將一幢老式樓房重新改建,外墻裝飾成帆船一般,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帆船行駛在茫茫大海,一往無前。
在東方洋路的中段,有組海南非遺很好代表八音的雕刻。八位民間手藝人,手持八個樂器,造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一旦入了神,仿若真有動聽的八音悄然入耳。
走在這沉淀著老碼頭歷史記憶的老街上,不經意間就能尋到這個城市歷史文脈和鄉愁記憶。不管是誰,總能找到時代的共鳴,尤其是老海口和闖海人,能夠讓他們找到感情的寄托。
秀英港曾是連接海南島與大陸的交通紐帶,即便他不再發揮過去的作用,但只要走進東方洋路,望著“十萬人才過海峽”、“三角池人文故事”、 “蘇東坡海南講學”、“冼夫人帶兵出征”等富有海南歷史人文的浮雕,聽坐在路邊老人講述著老碼頭的回憶,一定能讓他們找到屬于彼此的文化認同,滿滿的感慨。
雖然秀英港已經落下歷史帷幕,但東方洋路的繁榮興旺依然在延續,勇往直前的闖海精神、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依然流淌在我們“老海口”和“新闖海人”的心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