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花85元在某外賣平臺點了一個漢堡,1小時后騎手送來了漢堡,可肉餅已經失去“美拉德”原本的魅力。
有人告訴我,去另一個平臺下單或到店吃只需要花60多元,手里的漢堡就更不香了。
心疼20元差價的同時我也在想,外賣平臺剛推出時可不是這樣的。高額的補貼和快速配送引導消費者養成點外賣的習慣,可一旦養熟了市場,清除了對手,主動權馬上發生轉移。
不過,這一問題接下來很可能得到改善。有一條“鯰魚”的殺入,很可能重新激活外賣市場,至少掀起一番動靜不小的浪花。
近日,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京東已經“考慮并探索”推出餐飲外賣服務。“至于我們何時開始做這件事,這將取決于我們的能力,以及我們何時能組建一支團隊”。
據報道,京東的餐飲外賣目前還未正式上線,將會在鄭州等城市開展試點。京東此舉,必定會與外賣領域的兩大對手餓了么、美團產生直接競爭。
而對于京東是否能成功突圍,與餓了么、美團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網友爭議不斷,積極和消極的態度此起彼浮。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京東推出的外賣業務壽命如何,外賣渠道的擴建,都將給消費者帶來多重紅利。
首先,“見面禮”必不可少,京東放血補貼才有可能換來市場。
真金白銀的補貼,是外賣平臺發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2018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餓了么半年后,整合餓了么和口碑,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阿里本地生活CEO王磊上任伊始便和美團開戰,喊出“餓了么至少要占到 50% 的份額”的口號。
一開始便發起了一輪30億元補貼的"夏季戰役",無奈之下美團只能倉促應戰,被迫走了一輪補貼。如今歷史重現,在兩方鏖戰火熱時,試圖擠入分羹的京東若不放點血,進入市場恐怕也只是一場空談。
2020年,打車軟件“花小豬打車”誕生之初便紅極一時,借著各類補貼以超低價優惠乘客和司機,被戲稱為“打車界的拼多多”。
同樣,食客對京東送外賣的期待,多半也是希望能有“外賣屆拼多多”的出現,但愿京東已經準備好了籠絡消費者的甜頭,不然這生意,要想贏得開頭彩還真不是一件易事。
以京東目前的口碑和用戶量,只要舍得“出血”,拉攏用戶的能力一定是非常強大的。而餓了么和美團也必定深知消費者們有多現實,勢必也會被迫陪跑京東,把福利補貼政策紛紛安排上。讓我們在這三家的優惠補貼中擇優消費,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其次,“人多力量大”,京東入場,外賣配送效率也會提高。
在“僧少粥多”的外賣行業,一個騎手往往會同時接兩到三單,多的甚至能達到四五單。
正常吃到一份外賣一般都涉及商家接單、騎手接單、騎手開始配送,騎手等紅綠燈、騎手被門衛攔下掃健康報、騎手等電梯、電梯人太多騎手等下一趟電梯、電梯人還是太多騎手跑樓梯……
調侃歸調侃,但對于騎手來說外賣壓力的確不小:接單少賺錢少,接單多跑不過來,平臺派單不接不行。無論深夜還是清晨,總有一輛摩托車在路上逆行,因為他快超時了,這也是真實存在的窘況。
對于消費者而言,點外賣就是圖一個省時省事,等待騎手接單和騎手超時未到都是痛苦之至的事情。就近來說,國內疫情反復,物資儲備是一個隨時爆發的問題,一有風聲,被封控支配的人們便條件反射開始囤菜。
如果外賣訂單暴增導致運力不足,家里沒開過火的人,想解決一頓晚飯都成了問題。京東的出現,將會極大解決運力問題。京東聯合達達,在即時零售領域發力早,具備較強的運營優勢。
截至去年,達達快送業務覆蓋全國2700多個縣區市,京東到家業務覆蓋全國超1500個縣區市;同時京東同城零售的其他業務板塊已經跑順,現有的同城購能力和運營管理經驗可以嫁接到外賣板塊,只要招募到足夠多的騎手,京東外賣的出現,對于外賣運力問題的解決,絕不是杯水車薪。
最后不得不談的是,京東的加碼能增加就業機會,緩解現有就業壓力。
“外賣”其實是個很寬泛的詞,除了大家日常理解的快餐外送服務之外,從廣義上來說賣家通過提供外送的服務和商品都算是外賣,大到桌椅板凳、小到針線柴火,只要不想(不能)出門買,能下單送到家的都可以叫做外賣。
近幾年,伴隨著外賣服務在日常生活中大幅普及,消費者需求也呈爆發式增長。有需就得有供,要供就得有人。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發布會上談到,2021年,新增就業人數超過1200萬人,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作為靈活用工市場的重要分支之一,外賣平臺在吸納就業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覷。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有超過520萬騎手在美團平臺獲得收入。全國外賣騎手數量也超過了770萬。
京東外賣業務的開通,勢必要補充派送騎手數量,將會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對于穩就業、促發展將起到了推動作用,如果你丟了飯碗,給京東送外賣也不失為是一條退路。
同時,正穿梭在城市路上的外賣小哥也可以考慮換個新平臺,相信京東為了吸引騎手加入,也會帶著誠意和money。
上次核酸排隊,路邊快遞小哥說他每月能拿1萬8,我承認,我動念了,這也是現在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不愿進工廠的根本原因。
總而言之,且不談業界對于京東入局外賣行業的爭議如何,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而言,倒是期待多于否定。至于京東自身實力如何,能否扳倒餓了么和美團層層駐守的產業入口,讓我們共同期待便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