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將知與行分為三類: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不管哪一種,及其成功,都是知行合一。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上一篇文章中所講的知行合一都屬于“生知安行”事,也就是圣人才能做到的。對我們很難適用,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總感覺難以做到知行合一。
我們普通人做不到生知安行的知行合一,但是還有“學知利行”和“困知勉行”。
還以是先以孝順父母舉例,當你聽到父母說腳酸時,內心自然升起給父母泡腳按摩的念頭,這是良知發揮作用,然后不辜負良知的指引,誠意的去實行,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就是生知安行。
而大多數人內心有私欲,當私欲發揮作用時,聽不到良知的指引。但是你通過學習知道了給父母泡腳按摩是孝順,或者給父母泡腳后,父母給你零花錢。于是去行動了。
此刻雖然內心并沒有孝順的心,但是通過切實的行動,在行動中逐漸體驗到孝順父母的心,從而內心與行為合一,這就是“學知利行”。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人逼著你去給父母泡腳按摩,并且勉強的行動了,如果在行動中只有抱怨,那么就沒有知行合一,如果體驗到了孝順的心,就是“困知勉行”的知行合一。
“生知安行”是良知自然發揮作用,然后自然的根據良知的指引去行動,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知行合一。
“學知利行”是良知被私欲隔斷后,通過學習知道這么做對我有好處,于是去行動,在行動中逐漸體會到內心知的感受,于是達到知行合一。
“困知勉行”是良知被私欲隔斷后,被迫讓你去做某件事,你勉強而行之,但是在勉強而行的過程中,逐漸體驗到內心知的感受,于是達到知行合一。
比如你所在的公司需要完成銷售目標才能存活,身為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會有為公司出力的想法,這是良知的發揮,你在這個公司就與公司是一體的。
如果你覺得不是,那你可以想象一下,把公司看成一個國家,當國家有危難時,那些抗戰英雄何以能夠舍生取義,這都是良知的指引,連怕死的私欲都沒有,可見良知的光輝是多么耀人。
回到剛才說的公司完成銷售目標才能存活的問題,如果你只是一個后勤崗,但是領導還是給你安排了銷售崗的簽單任務。
此刻如果你沒有私欲,只想把事情干好,想著為公司為團隊出一份力。就會自己去找各種資源,想各種辦法,良知會時刻指引你該如何做,然后出色的完成這個任務從而得到回報,這類人一般都容易成功,這符合“生知安行”的知行合一。
而大多數人是有私欲的,如果你是為了簽單的提成獎勵,覺得有利可圖,于是去學習各種銷售的方法技巧,然后通過行動完成任務,在得到獎勵的同時,內心逐漸體驗到團隊的榮譽,這就是“學知利行”而達到的知行合一。
如果你不為利益,看著好像沒有私欲,但其實還有其它私欲,比如不想太累,公司存亡跟我無關,所以就是不想做。
但是領導逼著你打電話做各種銷售動作,你被迫勉強而為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一直是抵觸和抱怨心理,就無法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通過行動簽到了單,感受到團隊的氛圍,大家認可,于是內心接受了這一任務,并且明白了任務的意義,這就是“困知勉行”而達到的知行合一。
每個人都天生具備良知,只在于有沒有私欲遮蔽它。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是“生知安行”,比如對小孩,對父母,很多時候都是沒有私欲的,想到什么對他們好久會切實的去做。
有時候我們是學知利行,為了一些利益去行動。有時候是“困知勉行”,被迫而行動,不管哪種,及其成功,都是知行合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