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區一些村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叫“越吃越有”,村民說“越吃越有”與“餃子就酒,越喝越有”有區別,剛開始,聽到村民這樣說,不理解,美食越吃怎么可能越“多”?村民解釋道,將好的食物贈予他人吃,在工作和生活上,他人肯定會給予幫忙,意味著生活會越來越好,不愁吃喝。倘若將這種方法用在種植業方面,是否也能增加收入呢?
周六上午,攝影師一行到皖西南山區采風,看到一些人正在果園里采摘水果,果園里有梨子、火龍果等,有人或站或蹲在地上吃個不停,原以為吃水果的人是果園的老板或親戚,沒想到吃水果的人稱,果園不是他家的,也不是親戚,不過,在這里,老板任他們“品嘗”。
果園里,吃水果不收錢,果園的老板也同意這種說法。他說,既然別人來玩,如果是體驗采摘,當然要吃點品嘗一下,否則怎么知道味道呢?如果別人不是來采摘水果的,也沒有關系,權當是來了朋友,朋友來了,吃點水果更沒有什么關系。
到果園里吃水果不要錢,一些想“占便宜”的人都來“品嘗”,老板絲毫不吝嗇,任他們吃。稱他們一個人只有一個肚子,吃撐了總不可能再吃,另外,也不可能悄悄再帶走的。所以,他很放心,只偶爾觀察一下。
倘若別人吃了,也就是“品嘗”了水果,而不購買怎么辦?老板不擔心,因為他對自家的水果品種特別有信心,口感好,吃了還想吃,客人們自己吃了還想帶一些回去給家人吃。聽了老板的說法,有人說,讓他們免費吃水果,像是果園老板的一個“套路”。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免費吃了果園里的水果,總要采摘一些買回去。一位外地來此游玩的客人說,本來不準備帶水果回去的,可是,看到別人都買了,倘若自己不買一些回去,覺得對不起果園的老板,心中總想,老板憑什么讓你免費吃水果,再說,這些水果的口味不錯,買一些回去也不吃虧。
不過,在果園采摘水果,價格要比市場上高出不少,果園里的老板解釋道,這也是有原因的,一是采摘的人免費吃了水果,這些成本是要算進去的,另外,客人們采摘水果時,只挑好的,甚至不能排除浪費和損壞果樹的現象,所以,價格高一些,在這方面,相信別人也能理解。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不少人對這些方面不再斤斤計較,只要心里高興,花點錢沒有關系。就這樣,種植水果的老板收入不斷增加。
有的客人在果園里吃水果,讓種植和管理果園的人幫忙采摘,這便出現一種情況,說是來體驗采摘水果的,其實,成了來免費吃水果的。一邊是快速采摘,一邊則是快速吃,看誰吃得多,看誰摘得多。“別人再怎么會吃,總不會比采摘的速度還快。”一位果園管理者笑著說道。
越吃越有,聽起來是不可能的事,然而,這句話卻是山村一些種植水果的村民的“生財之道”。村民表示,這種方法在其他地方是否可取,他們不得而知,不過,在他們這里,卻是一種增收的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