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進入2022年夏季,全國從南到北先后進入雨季,多地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再度顯示出面積廣大、地處東亞季風區的中國,因為海陸差異、水熱條件差異巨大而自然災害多發的特點。應對各種大型自然災害,在中國屬于常態化的任務。在這片土地上,不僅需要大規模地修建各種基礎設施,包括各種交通基礎系統、大型水利工程等,在工程建成之后,還要對大型工程進行長期的管理與維護。
這些大型基建建設與維護任務,并不是完全的市場化項目,而是帶有很強的公共服務特色,有的大型項目還是帶有戰略意義的國家項目。為了更好地承接與管理這些重大項目,安邦智庫(ANBOUND)創始人陳功曾于2021年11月發文《建議國家恢復增設陸軍工程兵團》(「 每日經濟 」總第6541期):“國家可以考慮恢復曾經設置的基建工程兵團,使之成為國家基建領域的一支重要隊伍。”在當前國內經濟增長疲弱、下行壓力加大的新形勢下,重建工程兵團的必要性愈加凸顯。
以下內容來自《建議國家恢復增設陸軍工程兵團》(2021/11/15)。如果你也有看法想與我們分享,歡迎后臺留言與安邦一起暢聊~~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大國,跨越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等五大氣候帶,海陸差異、水熱條件差異巨大。這種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基底”,決定了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在區域自然地理條件差異顯著的國土上,中國要養活14億人,推動660多個城市完成城市化,修建跨越南北東西的鐵路、公路和航空系統,建設眾多的水利設施,應對頻發的各種自然災害……這一切,意味著中國面臨巨大的基建任務,以及經常性的自然災害應急任務。
從新中國建政以來,承擔國內基本建設任務的是不同的機構,有從東北民主聯軍護路軍發展而來的鐵道兵,到存在了16年的基建工程兵,再到改革開放以后蓬勃興起的國有建筑企業和民營建筑企業,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承載了不同的歷史使命。
鐵道兵曾是重要的基建隊伍之一。1953年9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團與志愿軍6個鐵道工程師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1954年3月5日,鐵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時鐵道兵總兵力達40余萬人,先后修建了鷹廈鐵路、成昆鐵路、貴昆鐵路、襄渝鐵路、東北林區鐵路、新疆南疆鐵路、青藏鐵路和北京地鐵工程等大型鐵路,立下了汗馬功勞。1984年1月1日,鐵道兵部隊集體轉業并入鐵道部,鐵道兵指揮部改為鐵道部工程指揮部,鐵道兵各師分別改稱鐵道部各工程局。從此,鐵道兵在解放軍序列中消失。
基本建設工程兵是新中國從事基本建設的另一支生力軍。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建設及戰備工程規模擴大,基本建設任務日重,國家原先的基本建設施工隊伍存在年齡偏大、拖累繁重、機動性差等問題,中央直屬的部分施工隊伍開始整編為基本建設工程兵。當時考慮在今后三、五年內將全國300萬工礦企業的基建隊伍逐步整編為基建工程兵,實行義務兵役制。毛主席聽完匯報后表示:“這個辦法我贊成。”
基建工程兵受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部隊實行經濟核算,自負盈虧,不用國防費。從1966年起,即陸續在冶金部、建工部、煤炭部、水電部、化工部、交通部等中央各部直屬的施工隊伍中組建了基建工程兵第一批部隊。1971-1979年,又先后組建了鈾礦地質和礦山、水文地質普查、北京地鐵和市政建設、戰備通信、黃金地質等部隊。此后基建工程兵在中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直至1984年,基建工程兵撤銷轉隸完畢。
進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進入到大發展階段,基建任務進入到新的大發展時期。在這個階段,中國建筑、中交建、中鐵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等中央國企、大量地方基建國企以及民營企業都大量進入基礎建設領域,他們在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在中國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戰略倡議的推進,中國的各類市場化基建企業還走向了國際市場,展示了中國強大的基建能力,為中國贏得了“基建狂魔”的稱號。這一階段,上述基建企業雖然也參與了許多國家工程,但基本都是以市場化方式在運行。對于很多非市場化的重大基建、搶險任務,往往需要出動部隊來完成任務。
有鑒于國內新的發展需要,考慮到今后中國軍民融合的趨勢,氣候異常導致的重大風險事件激增,應急救援力量的薄弱,往往導致被迫出動戰斗部隊,承擔基礎設施領域的搶險救援任務,此外,還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需要進行等因素,安邦智庫(ANBOUND)的創始人陳功建議,國內可參考美國工程兵團的建制,重新恢復增設中國陸軍工程兵團。這一陸軍工程兵團,由軍隊進行管理,派駐司令部人員,但獨立運作,不作為軍隊體制內的力量,因此不影響現有軍隊編制。原有部隊的工兵部隊,實際上屬于戰斗工兵,與基建工程兵不同。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USACE)為美國主要水利機構之一,屬陸軍部管轄。
其前身為1775年任命的為陸軍總工程師處理軍隊建設和防御工事的機構。1802年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正式成立為紐約西點軍校的工程班,直至1866年才成為一個更一般的軍事院校。1824年,美國議會授權美國陸軍工程兵團負責航道整治及其相鄰濕地的維護,航道治理包括建設閘壩、疏浚、護岸及航運工程管理等,以保證密西西比河,尤其是上游河段常年通航,有力地促進了沿岸的經濟發展。1936年起負責防洪工程的建設,以后又管理內河航運規劃并結合開發水電。1979年起負責美國全國水壩的安全檢查。2005年負責遭卡特里那颶風破壞的路易斯安娜州新奧爾良市海濱的修復工程。USACE有34600余名文職人員、650余名軍事人員,下設11個分局40個分區,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工程、設計和建筑管理機構。
如果中國組建陸軍工程兵團,其費用開支走應急救援和公共工程這一路徑,而不走軍費,軍隊只是提供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未來,類似核電站、大型水庫、河湖水系等重大工程,都可以由工程兵團來管理。此外,包括病毒疫情的處理、方艙醫院建設等緊急工程等,工程兵團都可以成為建設的主力。陸軍工程兵團甚至可以有大量的盈利,同時還可以提供免費的公共服務。如果是以市場化方式運行的商業機構,上述建設項目可能就做不到了。
中國的基建工程兵已經撤銷,目前有大量的央企、地方國企和民企活躍在基建領域,這時候再組建陸軍工程兵團,是否會有重復建設和利益沖突?
在我們看來,在部分領域內,可能會有這樣的沖突。不過,這是制度設計可以解決的問題。畢竟這些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商業機構,他們都有利潤指標和各種商業標準的要求。與之相比,軍隊管理的工程兵團就完全不同了。實際上,這也就是要建立工程兵團從事部分公共工程的意義所在。
由于中國特殊的自然條件以及巨大的國家項目建設需求的存在,國家可以考慮恢復增設陸軍工程兵團,來承擔商業化建設機構力有不逮的非市場化建設項目。
新形勢下對該建議的再解讀,日前已于安邦智庫(ANBOUND)旗下簡報產品「 每日經濟 」發布——《再度建議國家恢復基建工程兵團》(2022/7/11),歡迎登陸安邦簡報官方網站查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