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區域城市版圖,正在發生百年未有的大變局。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北京以19352億對19349億,僅僅3億的微弱優勢趕超上海,成為新的中國“第一城”。
雖然這中間不乏疫情等突發因素,特別是二季度,由于上海實施“全域靜態管理”,經濟活動近乎停擺。但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拉長就會發現,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里,北京跟上海的差距,其實一直在穩步縮小。
1978年時,上海GDP是北京GDP的2.5倍。之后有所回落,但直到1982年以前,上海的經濟總量一直維持在北京的2倍以上。1983年-1999年,上海對北京的優勢逐步降低至1.5倍。進入21世紀后,又一路從1.4倍降低至1.07倍。所以早幾年就有專家預測,北京超上海是遲早的事。
北京憑什么就能超過上海?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清楚另一個問題: 上海,作為一座1843年才開埠的年輕城市,何以能夠穩坐內地“第一城”近兩百年?
01
上海,中國天賦最佳的城市
很多朋友可能知道,在上海開埠以前,明清兩朝幾百年里,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是被曹雪芹稱為“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蘇州。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以及鴉片戰爭后中國國門的逐漸打開,上海得天獨厚,甚至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地理區位,便凸顯了出來。
在上一篇《》中,我曾提到,上海由于腹地廣大、區位優越,所以開埠沒多久,原先集中在寧波老外灘的洋賈中商,一溜煙地全跑上海灘來了。其實,何止在長三角,放眼全國,可以說也沒有一座城市的地理區位比上海更好的了。
上海的地理區位到底有多牛呢?如果我們把中國漫長的海岸線比作一張弓,把長江比作一支箭,那么弓箭交匯之處,就是上海。
上海不僅擁有整個長江流域接近半壁中國的廣闊腹地,而且扼守中國海岸線的中點,背靠富庶的長三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點,從當年鴉片戰爭后英國人最初想割讓舟山,被道光皇帝一口回絕,最后給了香港這樁陳年舊事,就能看出端倪。當然,舟山的問題和寧波一樣,有港口沒腹地,重要性比起上海,還是差了一大截。
不只是舟山,和上海相比,廣州、深圳太靠南,經濟上可以很發達,但影響力卻難以輻射全國。而青島、大連,尤其是天津,雖然靠近京畿重地,但多為交通末梢,腹地范圍有限,且缺乏類似長三角這樣的富庶之地作為支撐。
所以我曾“預言”, 如果未來中國出現一座城市取代上海 ,就像當初上海取代蘇州、蘇州取代揚州,那么 它只可能位于上海更東面的“新長江入海口”,要么是現在的臨港滴水湖新城,要么還在如今的海里。
扯遠了,言歸正傳。雖然開埠是近代上海歷史的開端,但真正助力上海崛起的“功臣”,卻是中國人自己——為期十多年的洪楊之亂,在造成江南十室九空的同時,也使得上海因為大量江南富戶的涌入而一舉逆襲,取代蘇州,成為中國新的經濟中心。
類似的劇本,后來在香港身上又重演了一遍。直到90年代浦東大開發后,上海重新崛起,兩者攻守之勢才又一次翻轉。但這些都是后話,而且也不影響上海在內地的“第一城”地位。
民國時候就不用說了,雖然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但央行等機構卻設在滬上,由此奠定了上海作為中國乃至遠東金融中心的江湖地位。別說香港不能比,東京在上海面前都瑟瑟發抖。至于對內地其他大城市,更是如珠穆朗瑪峰對五岳般的存在。
以1949年為例,有人曾估算,那一年上海的GDP是22.74億,而第二名天津直接掉到6.84億,之后的南京(3.09億)、青島(2.87億)、無錫(2.53億)、武漢(2.08億)、重慶(1.97億)等,更是不足5億。上海站在這幫兄弟城市中間,不說是鶴立雞群吧,起碼也是人中姚明。所謂“上青天”之說,我很懷疑是出自后二者的自我吹噓。
哪怕到了49年以后,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雖然令上海曾經引以為傲的金融優勢被幾乎掃平殆盡,但它還是憑借雄厚的工業實力繼續領跑全國。
這里就不擺大數據了,想想那時候全國人民的衣食住行吧:騎的是永久、鳳凰牌自行車,戴的是上海牌手表,臉上抹的是百雀羚,學生寫作業用的是中華牌鉛筆、英雄牌鋼筆,零食吃的是光明牌冷飲和大白兔奶糖——不僅中國人愛吃,據說當年尼克松訪華的先遣隊因為太喜歡大白兔奶糖,臨走前,竟連糖紙也要一起打包帶走,最后中國政府特批送給他們每人十斤!
正是因為上海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極端重要性,鄧小平晚年才會對浦東開發晚了這事耿耿于懷。而與上海的熠熠生輝不同,北京在近代中國經濟史上,一度是個默默無聞的存在。
1990年5月3日,浦東開發辦公室正式掛牌。
02
北京,中國最有權勢的城市
如果論區位、稟賦,北方地區排名第一的應該要數天津。
這點,光聽它的名字——天子津門,就能感受一二。天津,不僅地處華北最重要的河流——海河出海口,是整個環渤海灣區的地理中心。當初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設想的北方大港,就選址在天津大沽口到秦皇島之間的海岸岬角上。而且其附近,還坐落著著名的開灤煤礦。
物阜加地利,所以近代以來,天津一直是北方的工商業和經濟中心。九國租界里,更是不知道住過多少位來自京城的下野寓公,上演了多少出晚清大戲和民國風云。
不只在北方稱雄,從民國時代的“上青天”組合,到建國之初的三大直轄市,天津也是唯一一座能夠始終與上海齊名的城市。后來開發濱海新區,也是奔著把天津打造為北方經濟中心的目的去的。反倒是臥榻之側的帝都,一直以來并不以經濟作為主要的城市功能。所以按道理來講,挑戰上海“第一城”的應該是天津,而不是北京才對。
但那句話怎么說的:打敗你的不是對手,顛覆你的不是同行。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的快速崛起,靠的就是不走尋常路。其他城市說我底蘊深厚,北京說我是首都;其他城市說我區位獨特,北京說我是首都;其他城市說我工業發達,北京說我是首都……對此不少人忿忿不平,覺得北京要不是首都,啥也不是。問題是, 成為首都,恰恰是北京最大的競爭力。
從地圖上看,北京位于農耕和游牧兩大區域的交匯處,同時又扼守滿蒙入關的門戶,找遍全中國,北京是唯一一座能夠控制住整個三北,也就是華北、東北、西北,進而統攝天下的城市。這也是為什么唐宋以后,隨著蒙古、滿洲、回疆等北方民族地區逐漸并入中華版圖,元明清歷代王朝都將龍庭安在北京,而不再是身處內陸漢地的西安、洛陽等故都的原因。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 首都設在北京,對于促進北方經濟發展,避免資源進一步流向南方,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特別是在當前南強北弱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大背景下,北京平衡南北的定海神針作用愈發明顯。
事實上,依靠首都的政治優勢,而發展成為經濟中心,這是全世界各國的通例。無論是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等中小國家,還是英法這些老牌強國,無一不都是首都獨大的。
讀19世紀的法國小說,經常會看到一個詞:外省人——泛指老巴黎上三(色)旗以外,所有其他地方的法國人。兩者平行存在,折疊法國,巴黎的超然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即便是華盛頓,也不是一些網友想象中的“小而美”。相反,做了兩百多年美國首都后,如今的華盛頓,已經發展成為僅次于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的全美第五大都會區,和北美第二大金融中心。而其強勢崛起的第一推動力,就來自政府的購買服務。
正如《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華盛頓的黃金年代》中寫道的那樣:“政府外包的迅猛發展已經令國會山的聯邦資金大量涌向首都環線兩邊明亮可鑒的高樓大廈?!?/p>
回到北京,情況同樣如此。
前面曾提到,上海借助長江航道,腹地涵蓋了半個中國。雖然至今水路船舶依然是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但就運量而言,公路才是大頭。公路網絡中心節點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船舶航運樞紐。
2021年營業性貨運量分運輸方式構成
2021年營業性客運量分運輸方式構成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的《國家公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由“7射、11縱、18橫”等路線組成,其中的“7射”,即7條首都放射線,是國家高速公路網的主心骨;普通國道網由“12射、47縱、60橫”等路線組成,其中“12射”即12條首都放射線,也是重中之重的存在。
如果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是句民諺,那么條條大路通北京,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借助這些交通血管,全國各地的資源源源地不斷流入首都。所以,北京的崛起是必然的。
03
京滬,不同的定位與追求
客觀來說,上海曾經的輝煌,有其歷史特殊性。
晚晴民國時期,中國的城市化正處于起步階段,城市人口總量有限,城市規模也普遍較小。根據1936年的統計數據,抗戰爆發前,全國人口超過20萬的城市總共只有27座,超過百萬的僅區區6座,分別為上海、北京、武漢(三鎮合計)、廣州、天津和南京。其中人口最多的上海也才348萬,按照最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勉強夠得上Ⅰ型大城市。
抗戰爆發后,眾多城市人口因戰損及大規模戰略轉移等因素,無法準確統計,也無參考價值。
但經過近100年,尤其是改開以來40多年城市化的狂飆突進,中華大地上已經崛起了一大批特大甚至超大城市。它們在很多方面都對上海發起了挑戰,比如蘇州的工業產值已超過上海,而北京的三產服務業總量也領先上海。 上海作為“第一城”的優勢逐漸縮小,甚至泯然眾城矣,可以說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
相比當年的一城獨大,像現在這樣北京、上海兩超稱霸,后面一堆強市你追我趕的競爭格局,對于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無疑更為有利。
當然,上海的江湖地位還是擺在那里的。根據中央對于兩者的城市定位,上海的五大中心——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幾乎都跟經濟有關。而定位為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則正在努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包括雄安的建設和央企的外遷,盡管忙的是北京,影響的卻主要是上海。
有人說,這次北京GDP趕超上海,只是期中考的暫時領先,年終數據才是關鍵。這話雖然有點酸葡萄味道,因為誰也無法預測,下半年疫情會如何走向,上海能否走出陰霾,重新奪回“第一城”寶座,但考慮到京滬不同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有一點或許還是可以確定的,即, 未來上海仍將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而這才是最關鍵的。
︳END ︳
各位老鐵,三土城市筆記 視頻號、抖音號 已經上線了,歡迎關注。想了解更多區域城市最新信息, 歡迎加入三土城市筆記讀友群。入群請先添加土哥助手號,并注明“我想入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